返回

铁血宋徽宗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1章 计划和惊喜(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两人年纪相近,但气势截然不同。

    一个瘦的清隽,一个胖的可爱,一个是大宋唯一的丞相,另一个则是被迫云游天下的五品官员。曾经是携手同游一起爬山的好朋友,然后为了政治理念不合、天下大势所趋而分道扬镳。人生际遇高低变幻,互相伤害,积怨和防备随着时日越积越多。

    官家要宴请刚刚回京的苏轼,还有他依然倚重的章相公。

    待漏院中有许多屋子,两人在院中对视了一眼,各按品级去了不同的屋子。

    郝随回来禀报道:“章相公对苏学士的态度不坏,只是苏学士倨傲,不肯上前行礼请安。”

    “你辛苦了。”林玄礼感到十分麻爪,这几年章惇还在整苏轼,经常给他调动工作,要么是哪里艰苦贫穷让他去,总归是没让苏轼太好过。“我很想念苏轼,又怕章惇吃醋。好么,原先得注意分寸,现在和臣下聊聊天,更得注意分寸。”

    原先的沙比赵佶毫不犹豫的换掉了章惇,好像没啥事,实际上我知道章惇有多重要,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代替他。嗯……希望他能再干二十年让李纲顶上来?

    王繁英肆无忌惮的嘲笑:“哈哈哈哈别把大臣们争锋斗气说的像是小女人争宠一样。”

    “差不多差不多,他们还会写宫怨诗呢。文人写了唐宋诗集中,九成以上的怨妇诗。”

    王繁英嘎嘎嘎笑倒在椅子里:“那我劝官家雨露均沾。”

    林玄礼:“我还是喜欢章楶。哎,他真应该参加这次宴会。”

    又是章惇的族弟,苏轼还写词与他相和:“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别睡懒觉了。”王皇后毫不留情的拖着官家往外走:“你下午还要开经筵听课,然后会见辽使,还得给那件事拟定章程,晚上还许给两宫太后你亲自烹调小菜献上孝心,都不能耽误。”

    就在御花园中的阁楼上设宴,可以观赏迎春花。

    林玄礼顶着章惇不赞同的眼神,试图迎上前去,被亲爱的老婆抓着腰带拖在原地没能上前。

    回头和她眉来眼去了一下,成功接受双份的‘注意身份’。

    只好转身去了自己该去的椅子上坐着:“数年不见,先生,你风采依旧啊。”

    苏轼犹记当年在秦凤路见面时,十一郎看起来还只是个活泼的少年,现在气势大不相同,人也更瘦。跪拜道:“臣苏轼,叩见官家。”

    “免礼。”他想起来点身份之间的差别,微微感慨:“子厚,东坡,入席吧。你们多年未见,只管叙旧,不必顾忌我。这有几道新菜,是这些年我研究了,不便保存,你没吃过。”

    吃吃喝喝听听新歌——晋王妃李清照写的,都单线和官家说话,对对面之人不发一言。

    苏轼在外为官(流浪)多年,气度一如往昔,把天下间的见闻拿来侃侃而谈,天南海北的风土人情和当地趣事、见闻、百姓对秦王的传诵,和美食传说,说的精彩纷呈。

    章惇根本不配合,直接提起当地的犯罪率、恶□□件、被治罪的官员、流民数量给人添堵。说来说去,想起来只要苏轼去赴任之后,半年之内这些问题都有所改善,更气了。

    没有什么比一个才华横溢的朋友和自己不是一条心更令人愤怒的。

    林玄礼:[我真应该给他们准备点韭菜盒子,然后让他们好好聊一聊,反正也要对喷,加点生化武器。]

    [六哥:你可别缺德了。]

    [嘤嘤嘤他们不配合我,并没有相逢一笑泯恩仇。很快我的朝堂上就会分为两党,章惇VS苏轼。]

    “东坡,正宗的西湖醋鱼,和京城里做的,有什么不同么?我此生是没机会去杭州了”

    苏轼沉吟片刻道:“西湖的鲤鱼更肥更嫩,肉质更鲜一些,京城中的鱼常有土腥味,要用葱蒜来压。用五斤往上的鲤鱼,陈年花雕提味,再用阳泉陈醋来调和。”

    林玄礼:“好,美景美食,真是享受。我酿的麦酒滋味如何?”

    保质期实在是太短的鲜啤酒。

    苏轼笑道:“清爽可口,如饮甘露。真是不用烫来喝,恐伤脾胃。”

    “我也不常喝。到如今每个月饮酒不过三五次。”

    章惇看了看旁边的漏壶,提醒道:“官家,到了经筵的时刻。”翰林院选出最好的教师,给官家讲治国之道,鉴于官家在登基之前都没学过治国,这件事格外重要。

    就是他选的人拟定的课程!

    经筵是一个半时辰,三个小时,前后两名老师,讲《周礼》和《论语》。

    林玄礼听的非常认真:[这句好!这句曲解一下能拿来用。哎嘿。]

    [这事儿以后也能给亲征当借口。]

    [对对扩张不是扩张,是仁义之师啊。不是我想征服这个世界,是这个世界需要被我征服。]

    [六哥:佶儿你有点不要脸。]

    他以前也学过这些书,也知道自己以后要治国,只是当时不觉得自己需要用古代治国的思想来治理国家,背诵时只学了典故,没能融会贯通烂熟于心,也做不到信手拈来。现在认真记忆,做笔记,仔细听讲,但暂不发表自己的主政态度。

    经筵的教授虽然是饱学鸿儒,但不敢对皇帝提问,经筵仅允许皇帝提问,他们作答。

    听完经筵,回到书房里。看到王繁英不在这里有点失望,但这样也合理,她只想偷懒睡觉和殴打官家,哎。

    登基的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