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片土地被我承包了[种田]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1章 制糖(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洪老三的甜菜收的差不多了, 许管家帮着赵柯然找了个地做制糖厂。

    离做雪花膏的庄子不远。

    这次衙门里又招了不少工,甜菜制糖需去叶清洗,制糖厂内装门挖了一条用瓦片铺好的清洗池。

    清洗好后的甜菜切丝或切片, 榨取汁液。

    榨好的糖汁加热熬制呈现红褐色的粘稠状,便可以盛放进糖桶中, 凝结成糖稀。

    然后将专门烧制的瓦溜放在糖缸上面,瓦溜上面宽下面窄, 底部有小孔。小孔上铺些草堵住,将糖稀倒入。待冷却后, 将草拿去后, 用黄泥淋入。

    这一步为脱色。

    黄泥带着黑红色的糖浆水落入糖缸之中, 留在瓦溜中最上层则是纯白无暇的白糖。下一层会带着些许红褐色, 可作为次等白糖售卖。

    赵柯然将上层白糖取出后, 加热融化。又用鸡蛋清澄清糖浆, 让糖浆更加透亮。并要去除糖浆上面的浮渣。

    将干净的青竹破成篾片,大约寸长, 撒入糖浆之中。

    这样等一夜自然冷却凝固后, 糖块会自行分离开。

    完成后的成品,称之为冰糖。

    “熬制成浆后也可以直接倒入模具里,记得模具里一定要按等距离排列放好竹篾, 这样干了后可以自然分割成块状。做好后就叫红糖吧。”赵柯然强调着细节。

    “脱色后结晶干燥的叫白砂糖。不脱色直接进行结晶干燥的。”赵柯然看了一眼甜菜后说:“我瞧着这甜菜的颜色本质偏红, 最后成品就叫红砂糖吧。”

    负责制糖厂的是许文武的三儿子,许良清。

    许管家替赵柯然看地方做制糖厂的时候,许家二房娘子也就是许良清的娘, 便想尽了办法,让自己儿子进那个糖厂。

    即便只做一个小管事也行。

    赵柯然接触几次后,发现这许良清人如其名。是个能堪大用的, 他想着自己现在手里没什么人用,便和许良清签了契书合约,让他做制糖厂的负责人。

    高兴的许良清的娘整宿没睡着。

    如今老爷去凤阳开拓生意,景阳产业开始由大房家的打理。许良清与大房家的年岁相仿,在家里地位尴尬。

    虽说她无意争夺,但也想让儿子有个好前程。得知许管家要替那小县令找地方做糖厂时,她就知道机会来了。

    她是从心眼里觉得自己儿子进了这糖厂,往后的日子不比做许家主差。

    …

    制糖厂开始正常运行后,收税的日子也差不多到了,为了防止世族乡绅们如往年一样乱来,赵柯然亲自领着霍远,如风又带了几个护卫去收税。

    景阳来了三道圣旨。

    其中一道便是关于方仲源的。

    县衙里,传旨的元公公看了看周围。衙里的所有人都已经在堂前跪下等着宣旨。

    元公公找了半天,也没看见自己要寻的人影。便问道:“赵县令不在衙内?”

    方仲源拱手回他说:“县令大人带人去收税了,再有两日便能回。”

    “这景阳的税还要县令亲自去收?倒也是少见。”元公公捋了捋耳边垂下的发,随后叹了口气,“圣上交代,问一句赵大人好。既如此,便劳烦方大人传达一声了。”

    “诺。”

    方仲源本来以为这旨是给县令的,他知道红薯这些农作物县令通过那盐税司的封大人,交到了圣上面前。

    可这旨,他却越听越不对劲。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景阳县丞方仲源,慧眼识珠,学识渊博,可堪大才。其所辨红薯,玉米,土豆皆为上乘作物,可解米粮之忧,可行通商之路。

    特擢封为正八品下,互市监丞。通商贸易,谱大元昌盛繁荣。

    钦此。”

    “方大人,接旨吧。”传旨的元公公将圣旨卷好,双手递给方仲源。

    方仲源心中太过震撼,他根本就没想过,县令大人竟然将所有功劳皆归功于他。更没想到,自己还能升迁,一展雄心抱负。

    “方大人?”元公公见人发怔,便开口提醒。

    方仲源连回过神来,小心翼翼的接过圣旨,恭敬的磕头致谢。

    “大人此番舟车劳顿,辛苦了。”方仲源掏了个小银锭给元公公。

    赵柯然私下里给他们涨了不少工钱,如今他手头也算是富足,做些打点也不算穷酸拿不出手。

    “哟,我这只是负责传圣上旨意,可当不得一声‘大人’。”元公公接过了银锭,笑着嘱咐道:“方大人,您正九品下的下县丞,如今虽只升一品。可您得清楚,圣上这次很是看中互市监。这监长可是凤阳封家的封老大人,您这监丞品位虽低,可这分量属实不轻啊。”

    元公公说完后,便也没再久留。他赶着去下一家传旨,早早传完也能早早回去。

    这一路走来,他每分每秒都在想着赶紧回凤阳。

    这么个穷乡僻壤的,他住惯了皇宫,如今真是水土不服啊。

    方仲源听进了元公公的话,他难以想象,赵柯然将一个多么大的功劳,尽数给了他。

    谱写大元昌盛繁华,他毕生所求。

    赵柯然带着霍远和如风几人回来的时候,方仲源第一时间冲了过去。

    他一把抱住赵柯然,一把年纪了哭的像个孩子。

    赵柯然一路上听百姓们说许家的盐被圣上封为贡盐,乃是天下第一盐。

    他便知道凤阳的旨下来了。

    见方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