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商(大清药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40章(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上海的雨季来得毫无征兆。前一天还是春风拂面的微露清凉, 入夜便是暴雨如注,第二天,空气闷得仿佛能拧出水来。码头上, 一滴滴裹着咸腥气的雨水随意飘落, 打在人们汗湿的额头上。

    容闳举着伞, 跳下船舷踏板,不太适应坚实的大地, 一连几个趔趄, 还是让身边水手扶住的。

    “……谢谢。”

    “环游世界”的雄心壮志可让他受足了罪。先是跨越中美洲,沿墨西哥海岸到旧金山。然后寻寻觅觅, 好容易定到一艘去横滨的船。在太平洋上颠簸无常, 每天咸鱼吃到吐。到了横滨再换船去上海,路遇海盗, 船差点翻。

    回到上海之后来不及休整, 又颠着骡车走陆路, 赶到徐州去谒见领军剿捻的曾国藩,受了一番嘉奖, 以历途万里、购办机器之事, 保奏了五品实官, 只待朝廷核准, 便可上任。

    然后才有时间等待休整。容闳乘船回到上海,一路所见萧然。才知自己去国年余, 大陆沧桑。太平天国已然灰飞烟灭。

    上海的人口锐减三分之二。他沿途已经听说了那场雪崩一般的地产崩盘。派人去打听, 过去常光顾的西餐牛排馆早就关门大吉,常去的教堂也人丁寥落。整个城市还没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 连船票的价格都比往日低了三成以上。

    容闳想,起码博雅公司应该还在吧?林姑娘扎实谨慎, 应该不会参与炒地皮的事儿。

    他抬头,在码头上密密麻麻的各家船行招牌中寻觅,唯独没找到“义兴”二字。只好随便雇了个船,先往苏州河码头驶去。

    沿苏州河四顾,所见更是触目惊心。往日密密麻麻排在河岸的码头、沙船、华人船行,居然十不剩二三,破船胡乱泊在岸边,堆满了垃圾,散发着臭气。

    容闳惦念起一位老朋友,忍不住问船夫:“你可知那个义兴船行,生意怎么样?……”

    船夫朝前面一指:“客官说的是那个啊?生意好着呢!免费的,哪能没人?哈哈!”

    在原先义兴码头的一隅,招着一面小旗,旗面绘着铜钱标,上书“义兴义渡”。

    洋人造的韦尔斯桥实行歧视价格,华人过桥一律收费,租界居民别无选择,有些每天需要过河营生的,只能每天交买路钱。

    不过两年以前,当时蓬勃发展的义兴船行,许是看不惯洋人那副趾高气扬的嘴脸,拨出一艘小船,开设了“义渡”,免费送客过河。虽然比过桥慢些,但好在摇船的是中国人,见了客人不翻白眼,乘坐体验十分优良。

    这个“义渡”给义兴船行攒了不少口碑。后来,几家沿河的船行也开始有样学样,推出低价或免费的渡河服务。韦尔斯桥的生意一落千丈,那个二鬼子收费员整天没事干,扒着栏杆朝底下的渡船啐口水。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随着洋人轮运重拳出击,用低价补贴的方式恶性竞争,华人船行纷纷倒闭,那些“义渡”也都开不下去,水面上不复热闹。

    只有最早的那个“义兴义渡”,虽然正主儿义兴船行都倒了,但这免费的渡船却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每天迎来送往,和韦尔斯桥无声地分庭抗礼。

    容闳提了随身挎包,目瞪口呆地注视着摇船的年轻船夫。

    “苏……哎,你怎么……”

    苏敏官取下挂在船板上的手帕,抹一把汗,笑容绽放。

    “容先生,回来了?——快上船,外面下雨。”

    语气一如既往的从容爽朗,好像跟他只是小别一个月。

    容闳失魂落魄地登上“义渡”,肚里的问号比外面的雨点还多。

    等乘客坐齐,苏敏官团团一拱手,拎过船桨,缓缓向对岸摇去。

    他鬓角沁着汗,整个人却不显得邋遢,一身无袖短衫干净服帖,摇船之际,手臂肌肉鼓动,流畅得让人赏心悦目。

    容闳坐在自己一堆行李上,几次欲言又止。

    “这个,敏官……出什么事了……”

    “就是你想的那样。”苏敏官笑道,“洋行欺压太甚,生意做不下去了,不如典卖干净。”

    其实这话也有七分真。倘若没有那突如其来的事故,假如他还背着义兴的偌大家业苦苦支撑,现在多半也是债台高筑,一点点被洋人蚕食血肉。

    容闳:“可是……”

    可是曾经的天纵奇才、吃算盘珠子长大的祖传奸商,眼下就做个不赚钱、卖力气的船夫?

    苏敏官看出他要问什么,坦然回道:“跟人说好了。义兴的招牌不能丢。”

    苏州河不宽,顷刻间就渡过了。脚下一晃,小船靠岸。乘客们纷纷站起来道谢。

    有个年长的老者还往船头小盒子里塞两文钱,笑道:“小苏啊,人生起起落落再寻常不过,你不要消沉啊,慢慢攒钱,运气总会回来的!再不济,先骗个媳妇,生几个毛头,先成家再立业,不丢人!慢慢来啊。”

    苏敏官笑着谢了。容闳定定地看着他。

    一年多没见,也许是因着生活打击,这个年轻人的性格温顺了许多……

    不,他棱角依旧,只是将锋芒藏了起来。

    他腰间依旧别着一杆隐蔽的枪。

    苏敏官看看日头,将船栓回桩上,挂一把锁。就在人来人往之际,大方脱下汗湿的短袖衫,披上另一件长袖。

    “每天早晚繁忙时段,义渡各开一个钟头,锻炼一下筋骨。”他扣扣子,解释,“不然整天闲着,人要发霉了。”

    容闳惊讶:“你——整天闲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