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商(大清药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1章(第2/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了,不会让你们安心赚钱的。”

    俄商叽里咕噜,不太懂英文。维克多摇摇头,不计前嫌地当起了翻译。

    “李维诺夫先生,我的远房表亲,”他最后说,“来汉口投资茶厂,雇佣中国人,慷慨发薪水,不知当地人有什么不满意。”

    林玉婵失笑。“懦夫”在这儿呢。

    她快速思忖。当地人认为“机器坏风水”,当然是无稽之谈。全汉口怕是没几部蒸汽机,传统中国人警惕一切陌生事物,自然对此没好感。

    观念不是朝夕之间扭转的。往后几十年,修铁路、架电线的时候,民间依然阻力重重。

    但今日……如果能让这些茶叶公所的老板们和平退兵,不再到处朝洋人扔水产,汉口也许就不会那么严格警戒了吧?

    她想了想,对维克多道:“我能进去看看他们的机器吗?”

    俄商李维诺夫身材高大,穿着至少三层棉衣,戴了厚厚的毛毡帽子,围着羊毛围巾,只露半个脸,手套厚似熊掌。本来是个壮硕威猛好男儿,生生把自己裹成一只北极熊。

    这北极熊还一点不安分。在武汉冬季的冷风下,不住缩脖跺脚,十分给战斗民族丢脸。

    毡帽和围巾之间露出一双粗犷的、警觉的眼睛。这双眼睛大概从没近距离见过中国女人,将林玉婵细细打量好久。

    一个单薄清瘦的东方女孩,小得像西伯利亚森林里的松鼠,本来他是不屑一顾的。但她寥寥几句话,居然说得这帮愚昧中国人走了一多半,口舌之利超乎想象。李维诺夫猜测,难道是个喜欢穿便装探访民间的贵族小姐么?

    而且还敢随便打他们外国人!维克多居然忍了!

    李维诺夫深知在东方社会,人情和关系的重要性。那个包裹得厚厚的大脑袋点了一点,毛熊般的眼睛里露出友好的目光。

    “请。”

    “慢着……”维克多在后头追,有气无力地解释,“她就是个做生意的……是你的竞争对手,别轻易让……”

    小裙子一闪。林玉婵抓紧时间,已经溜进“顺丰砖茶厂”的大门。

    -----------------------

    和寻常茶厂作坊不一样。这俄国砖茶厂内,没有那些零碎的加工器具。中央三台硕大的西洋机械,是最显眼的设备。

    几十个中国工人坐在角落里。外面有人闹事,他们乐得停工,一边抽烟一边闲聊,姿态很是中立。

    林玉婵仔细打量这些机械:倒不是炒茶的,而是蒸汽水压机,将碎茶压成块状,制作成茶砖和茶饼——正是俄国人喜欢的样式。

    这个李维诺夫倒是很会追赶时代潮流,来到原产地附近设立加工厂,然后直接出口俄国。还设计出了高效率的蒸汽机。林玉婵粗略毛估估,按照这些蒸汽水压机的效率和耗能,每担茶的加工运输费,总共不过六七两银子的成本,比她的“博雅俄国专供”还更低两成。

    她忽然转向李维诺夫,笑问:“这样加工出的茶砖,运到圣彼得堡,每担至少可以卖到两百卢布吧?——嗯,我算算,约莫一百一十两白银? ”

    李维诺夫一怔,不由点点头。

    他来中国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加工商,原本就打算赚暴利的。没想到来了没几个月,这利润空间已经被人估了出来。

    林玉婵悄悄伸手入包,摸到笔记本和铅笔,盲记下了这些数字。

    汉口茶商扬言要砸了俄商的机器,理由是坏风水,证据是自从俄商前来设厂,中国人的茶叶都卖不出去了。

    她现在算清楚了。这只是表象,并非本质。

    这件事的主要矛盾在于,李维诺夫使用蒸汽机疯狂输出,加上作为洋商,本身拥有各种税收和运输上的特权,因此成本上大大低于传统华商。

    导致他来汉之后,当地茶叶供给急剧增加,需求短时内不变。汉口是中俄万里茶道之始,买方大多是俄人,自然会青睐质优价廉、而且还是自家同胞的李维诺夫。

    汉口茶商们无端业务缩减,能不生气么。

    臭鱼烂虾算是很礼貌的。要是他们学某些美国轮船公司,直接朝竞争对手雇凶开炮,李维诺夫眼下怕是一头死熊了。

    林玉婵上上下下观察着蒸汽水压机。李维诺夫在一旁等得焦躁,通过维克多问:

    “小姐,烦你去和外面的中国商人说,中国正在一步步开放国门,像我这样的外国商人会越来越多,他们要习惯。如果他们坚持不肯正当竞争,再用暴力冲击我的厂房,我将不得不雇佣私人武装卫队,到时难免有伤亡,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娇小的中国姑娘侧头看他,眼中现出冷淡的笑意。

    “抱歉,我只是被拽来看热闹的,不是你的传声筒呢。”

    维克多失望,轻声道:“林小姐,你不会真的为外面那群傻瓜说话吧?这个愚蠢的国家配不上你,你明明和我们更有的聊。”

    “这些臭鱼烂虾导致的戒严,严重影响了我的正常出行,我只是想把它解决而已。”林玉婵顺便视察茶厂仓库,仰头看着那排列整齐的货架,一面默默计算李维诺夫的业务规模,一面说,“李维诺夫先生,你的诉求是什么?在汉口顺利发财?和中国商人和平相处?”

    李维诺夫点点头。这不明摆着嘛。

    林玉婵:“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呢?”

    李维诺夫脸色一沉,脱下手套,横着厚厚的身躯,有意无意挡住了墙上挂的订货单和账目表。

    “在任何一个有序竞争的文明社会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