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商(大清药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9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当晚, 吴李氏和吴杨氏没有绣花,而是把玩着林玉婵给的马口罐和画样,好奇地忙碌到天黑。

    第二天, 林玉婵就收到了她们的尝试之作。

    她抿嘴, 斟酌措辞。

    “八成好。我要了。不过如果你们打算再卖给我, 我需要两位学一下绘画基本功。”

    吴李氏手巧,照着描那“妙手秦”的画样, 描得八九不离十。反正这年头也没知识产权保护, “妙手秦”的画样也说不定是哪抄的,林玉婵也就没有心理负担, 连连称赞真像。

    吴杨氏年轻些, 心思活氛,把那画样按照自己的喜好, 又发挥了三两分。画出来的也像模像样。林玉婵把自己代入西洋人审美, 觉得这罐茶拿出去, 应该能在晚宴上收获相当的赞誉。

    只是两人没有受过系统绘画训练,画出来的成品和“妙手秦”有所差距。林玉婵并非专业人士, 也说不上具体症结所在。

    吴杨氏听说要学画画, 有点畏缩。

    “我们妇道人家, 画个绣样全凭感觉, 能跟谁学呀?”

    林玉婵瞟一眼厅堂里的牌位:“我请个画师先生来,行么?”

    两婆媳齐齐不做声。

    林玉婵:“每罐五文。可以给两位爷叔换个更高档的阴宅。”

    真不容易。说服两位阿姨见外男, 还得靠金钱的力量。

    男画师不难寻。上海到处都是外贸商品, 外销画已然成了产业,随便哪个心灵手巧的匠人, 练上几个月,就能画出洋人眼中的一派东方风情。

    林玉婵找了个义兴罩着的画坊, 一块银元,请了个面目慈善的老先生,这就带着回到石库门租屋。

    一开门,她愣住了。

    堂屋里坐着足有十来个妇人,正在用吴侬软语喳喳聊天!

    吴家父子的牌位被暂时请到了角落里。

    妇女们大多中年往上,梳着光光的发髻,穿着半新的衣裳,有的还戴了首饰,套了绣花弓鞋,神色好像要过节。

    那画师老先生吓了一跳,以为走错场地。

    吴杨氏有点不好意思,笑着介绍:“这都是左邻右舍的老姐妹。她们听说有人找女子绘画,还出五文钱一幅,都吵着要来,我……我们也没办法。”

    林玉婵喜出望外,赶紧拉住逃跑的画师:“您回来,我这就去借凳子!”

    林玉婵租住的石库门小房里,开了临时的绘画作坊。十余个妇人来来去去,绘出的马口罐很快堆成小山。

    高雅的花鸟画打底,边上有描金的“博雅”二字商标。后面是几行英文广告,什么“特级”、“精选”、“香气宜人”之类的好词。

    之所以是英文,是由于所有妇人都不识字,仅能凭经验绣点“福禄寿”之类的贺词,让她们描其他汉字犹如赶鸭子上架,描出来比开蒙小童写的还难看,不如描英文,简单多了。

    这也正符合林玉婵的审美,免除她的密集恐惧。

    至于中文广告词,找个印刷商印出来,放到罐子里就行。

    当然,绘出来的成品,一开始良莠不齐,林玉婵不得不拉下面子,严格筛选。

    “这边一堆罐,不能给钱,就当给各位练手,工本费我出。阿姨……”

    各位阿姨当然有不服气的。吴杨氏说好的,画了就给钱,可不能骗人!

    十几个弄堂阿姨的怨气可不是开玩笑,林玉婵不敢随便拉仇恨,灵机一动,指派吴杨氏当“品控”。

    拿了一个她最初画好的罐子,以此为标准,低于这个水平的一律不收。

    如此,就转嫁大部分矛盾。

    然后她抽样检查。如果吴杨氏错放了一个不合格茶叶罐,倒扣她相应工资。

    中间不免有口角。林玉婵一个十几岁小姑娘,压不服几十岁的弄堂大娘。

    她只能坚持说:“这是我东家的要求。不按这个标准做,我也得打铺盖出门,大家都没钱赚。”

    最后把仇恨拉到没出过面的容闳身上,阿姨们总算消停,同仇敌忾,跟林玉婵一同动脑筋,琢磨怎么才能高效率地满足资本家。

    ……

    毛掌柜看到林玉婵带来的手绘马口罐,再一听成本价,眼睛都直了。

    “姑娘雇的哪家画师,能否给小人介绍一下……”

    林玉婵笑而不语。她才不白给人牵线呢。

    这个绣样小作坊,暂时是她自己的秘密。

    容闳很快贷到款子,银两分批装船,打算出发再次冒险。

    林玉婵拨出时间,到码头相送。

    其实她本不必来的。但她实在是好奇,一万两银子堆出来,得有多大体积。

    其实在晚清时期,钱庄票号已经十分普及,做大生意的老板们也都习惯“异地存取”,不用随身带这么多现银。

    但容闳这次做的是战区生意,太平天国境内纵有票号,怎会兑大清的款子。

    所以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也是影视剧里最喜闻乐见的方法:搬银子。

    当然那白花花的银子她见不到。但是她看到,义兴的那些特级快船,往日都是拴在码头里轻快飘荡的,如今一个个吃水深深,在纤夫的拉动下笨重地沿河而上,激起一线泥泞,好像成了一块块船形的石头。

    她忍不住咋舌,对自己以前竟痴迷于“随手扔出一千两银子”的古代霸总小说感到十分的惭愧。

    她不敢想,自己这一辈子,能第二次见到这么多钱吗?

    容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