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窃香(快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4章 小皇后(三十四) 她的家人其实一门心……(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这算是开诚公布了,也是第一次问玉展现出他性格中的冰山一角。

    能说出这话,何尝不是代表问玉对晚香如今的处境,以及她面对的困境深谙在心?

    为何不该心中有仇恨?

    对谁心中有仇恨?

    这话说得太明白,太通透,也太危险,等于是问玉把隐藏已久的自己剖开来,放在晚香的面前。

    问玉为何会说出这番话,为何他能明晰这其中的道理?他一个太监为何懂得这些?

    这事不能深思,一旦深思能翻出的东西太多太多。

    只说当下——

    建仁帝对晚香无疑是怜悯,这份怜悯可能是对前皇后的顾念和移情,可能是顾忌杜家和定国公府的存在,可这些情分无疑是建立在晚香还是当年那个让他疼爱的晚辈,是温驯的,是听话的。

    建仁帝何等人物,晚香才多大年纪,若是在面对对方时,不小心带出点情绪,等待晚香的就是灭顶之灾。

    晚香想得却是在她前世里,似乎没有发生这些事情,而她也没有这些困扰。

    前世在她印象里,建仁帝一直是个冷冰冰的皇帝,他沉迷于修道,多年不理朝政,致使朝堂因夺嫡争斗不断,本来这些年党政不断、宦官横行,越发弄得朝廷一片乌烟瘴气。

    认真来说,前世的建仁帝在晚香心里算不得一个好皇帝,但他却是一个好的长辈,因为前世晚香就是靠着他的那点庇护,才能在后宫中苟且偷生。

    可回过头来,历经多世,她再翻过来看看,才发现事情远不止她曾经想得那么简单。

    “你说能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外公从边关回来?”

    “我外公年纪大了,外人所知道的康健无碍,不过是这些年的强撑,其实外公身上的暗疾很多,那边关天气酷寒,风沙又大……”

    想让定国公从边关回来,必然要弄明白定国公为何会被派去边关,想弄明白定国公为何被派去边关,必然要把当时朝堂的局势,以及建仁帝的心思弄明白。

    其实答案已经在那儿了。

    就如同问玉所言,在没有抗衡的力量之前,晚香不适宜心怀仇恨。

    “我甚至在想,姑母和表哥的死……”

    “娘娘,不要妄言!”

    一直到初十,宫里才稍显没那么忙碌了。

    可同时,宫外却又热闹起来,皆因正月十五的上元节。

    礼部报了上来,据说被司礼监驳了,建仁帝向来不喜热闹,宫里自然也不会举办灯会什么的,只是到了上元节当日,又摆了次家宴。

    等过了上元节,朝廷各府部衙门终于进入正轨,与此同时,朝中也掀起了一片立太子声。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朝臣请立太子了,前太子薨了以后,朝堂上就提议过一次,也是这次让本就病重的前皇后更是垂危,之后不久便薨了。

    之后又提过两次,皆是小打小闹。本来建仁帝就不怎么上朝,一年到头数得着次数,还都是适逢朝廷大典之际,朝臣们想提没处提,好不容易借着机会提一提,建仁帝扭头又不上朝了,还不是俏媚眼做给瞎子看。

    可这次不一样,竟是多个朝臣联名上奏,折子递到了内阁,内阁票拟后,又递给了司礼监,由司礼监呈给了建仁帝。

    斋宫里,建仁帝盘膝坐在明黄色蒲团上,看完手中的折子,他冷冷一笑,扔在了地上。

    一旁,荣庆早就跪了下来,此时更是把头深深地埋在地上。

    “看样子这孙宏茂也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荣庆埋得更深。

    建仁帝瞧了他一眼,笑道:“朕说他,你吓成这样做甚,朕还是知道你的忠心。”

    荣庆这才略微直起了身,摸了摸额上的汗,尴尬地笑了笑,道:“也许孙公公确实挡不住,毕竟内阁那是一体通过才能票拟送上来。”

    建仁帝哼笑了一声,没有说话。

    所谓票拟,指的是内阁将各处送上来的奏章,在交呈皇帝批阅前,由内阁阁臣在奏章上用小票墨笔所写的批阅建议。

    这是为了分担皇帝批阅奏章的繁琐和辛劳,可以简略大量无意义、重复的、无病呻吟的奏章。

    大昌国早已废除了宰相制,属皇权高度集中制度,内阁成立后,议政权分给了内阁,行政权属六部,地方则有三司,通过这一层又一层互相节制,集权于中央。

    而为了制约内阁,他们没有直接的决策权,必须经过票拟将各种决策的建议、或者他们无法处置的政务呈给皇帝,经过皇帝批红,才会颁布六部各司。

    这也是为何建仁帝会说孙宏茂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司礼监崛起就是因为有批红之权,不管下面怎么闹腾,只要能挡在司礼监之外,就不算什么大事,可偏偏孙茂宏把这折子呈上来了。

    不管他找的什么借口,如何的说辞,本身他就没顺建仁帝的意思。

    再往深的一层想,也许是孙宏茂在司礼监那位置上坐久了,心思也开始多了起来,开始考虑建仁帝死后的事情了。

    这个道理不光建仁帝懂,荣庆也懂,也因此他又深深地埋了下去。

    “人人都想朕死!”

    建仁帝略微低哑的嗓音,在空荡荡的大殿中响起。

    “人人都想朕死,朕偏偏不死!”

    轰的一声,是法器被砸落在地的响声,惊得殿外无数鸟雀飞起,又哗的一下飞散开来。

    因为朝堂局势不稳,俞氏和吴氏借着送东西的借口,又进宫了两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