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见风雪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3章 客青衫 43(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银止川听西淮同自己说每一句话都很乐意听。

    当即道:“好啊。你讲。”

    然而西淮默了默,看着空寂的庭院半晌,突然道:

    “算了。”

    “嗯?”

    “不讲了。”

    西淮说:“没什么好讲的。”

    “……”

    银止川说:“随便说说也行。”

    西淮摇头,平声说:“都是不高兴的事,讲起来心里也变得不高兴了。”

    “哦……”

    银止川只得道:“那好吧,不讲了。”

    “只是每一个人心里都有段很好的日子,却不知道最好的日子都是有限的。”

    西淮说:“往往过完了……就没有了。”[*注1]

    银止川沉默地看着他。

    就是这样,西淮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一种自内而发的抑郁气质。不知道他经历过什么,见过了什么,好像从此就对世间的山川烟水都再无兴趣了似的。

    就好比一个人的心是死的,那么他看花便会想花终会凋谢;看水便会想水终有尽头;看再繁华不过的良辰盛景,在他眼里,也不过百年后的断壁残垣。

    “小时候,我曾听过一首童谣。”

    长久的沉默中,西淮只极轻开口说。

    “秀才郎,秀才郎。父子乘车入学堂。

    三年书,十年功,马车载回状元郎。”[*注2]

    白衣人缓缓地念着,不知从何处传来的童谣,曲调婉转低回。

    他并不看银止川,只是看着眼前空荡寂寥的庭院。声音也低缓,就像一只徘徊不去的雀,在偌大静谧的院子中低低的飞着,让人心头凭空生出一种眷恋与轻柔。

    “这是我爹唱给我听的。”

    西淮轻笑了一下,在银止川的目光中说,“那个时候他总是在我写字的时候坐在一旁看。我一困倦了,他就念给我听。偶尔夏天很热,他也为我赶扇。……我们家后来搬去的那个小镇,是很偏远贫穷的,总是有许多蚊蝇。我想,他是很希望我出将入相,考取功名的罢?”

    甚至当初从西淮学识字的那一天起,叶清明就在门口栽下了一棵树,说“此树此树快长,待树长成,亭亭如盖;我儿也必学成长大,君子如玉。”[*注3]

    但是他永远也不可能看见西淮出将入相的一天了,西淮想,他倒在自己亲手种下的那颗枇杷树下,血濡湿了泥土。

    甚至西淮也没有如他所愿那样长成君子,而是成了以身体与容貌吃饭的小倌。

    白袍人脸上浮起一抹嘲讽的笑。

    所以他总是不开心,他想要的,他珍视的,他念念不忘的一切,都已经没有了,自己也成了这样一幅面目全非的模样,他怎么还开心的起来?

    要问当初念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的叶逐颜,你以后会变成小倌,以在男人身下辗转承欢为生,你会怎么办,他大概只会茫然地望着你——

    因为这是叶家小公子想也想不到的。

    “你不是问我为什么总不开心吗?”

    西淮哑声说:“因为我身体不好。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会想到许多烦心事,想我为什么会变得这样身体不好。想得久了,就难免有许多憎恨的人,盼望他们同我一起下地狱,也变成我这样。久而久之,就不爱笑了。”

    银止川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关键词,“憎恨的人”,这在从前他从未听西淮提起。

    然而还未等他来得及发问,西淮就倏然站了起来,如他刚才静静坐在台阶上看月亮一样淡漠无情地,径直离开说:

    “算了。今天聊的已经够多了,改日再说天吧。”

    “……”

    银止川有点不舍得,问:“那我送你回去?”

    西淮摇头:“不必了。”

    他的房间就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大概一盏茶的工夫就能走到。

    银止川看着他转身离去,白衣人行走在融融的月光下,且行且低吟道:

    “秀才郎,秀才郎。

    父子乘车入学堂。

    三年书,十年功,

    马车载回状元郎。

    ……”

    银止川其实想说,虽然你觉得自己过得不痛快,也不如意,但是你不知道你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如果没有遇到你,我也许还会是那个放浪不羁的镇国公府少将军。纨绔风流,迷惘不甘。人人都羡艳我显赫的出身,却不知道这显赫家世也如牢笼,困着我不能离开分毫。

    是你让我肆无忌惮地承认自己的心,是啊……我恨他们。

    如果君王故国待你不公,那麼你也是可以恨它的。你不知道这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

    银止川笑了笑,叹出一口气。

    从遇见西淮至今,他已经改变了太多啊……

    ***

    数天后,银止川应邀参与一场纨绔们的集会。

    据说是与关山郡旱情有关,邀约银止川的那人还特地嘱咐银止川,可以带点值钱的物什去。

    银止川想着也许是这群整天无所事事的纨绔们想做做戏,募捐一些钱财等等,捐给关山郡的灾民。

    于是就令府里的管家随意准备了些金株银器——

    然而直到他去了,才发现自己对这群公子哥儿真是不够了解,也为他们的智商叹为观止。

    “渡生白玉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