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主美强狠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5章 当初魏宁书没有灭……(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当初魏宁书没有灭掉匈奴人时,中原用的就是自己养的战马。

    可随着天下大乱,兵祸四起,战马粮草消耗的尤为快。

    这些东西也变得紧俏起来。

    然而随着魏宁书和应青联手灭掉匈奴,两人将匈奴人的马场一分为二后,中原对于战马的使用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魏宁书自然是将战马留给自己用,而应青却将马场的马卖入中原,以此获利。

    匈奴人的马是毋庸置疑的好,中原人这么年没能灭掉匈奴,与他们健壮的战马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之前宁远侯的人与魏宁书对战时,吃亏就吃亏在这。

    随着这批战马纵横战场,显现出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应青手里购置战马。

    连闻肇也是如此。

    不过当时局势差不多已定,那些人买了马,没有匹配的兵力自然也无用。

    可闻肇本就实力不俗,本身又是个领兵打仗的好手,有了这些马简直如虎添翼,攻城伐战势如破竹。

    所以如今只有宁远侯用的还是中原人自己养的战马。

    更为棘手的是,不论是马,还是白花花的银子,宁远侯都处于劣势。

    闻肇手里有矿这件事,不止魏宁书一人知道。

    也正因如此,宁远侯此时格外恼火。

    刚刚还没完全压下去的火,又哄地一下蹿起来了。

    毕竟他才刚刚收到景虚父子两死了的消息,气还没喘过来,现在又来了这么个消息,心情能好?

    他太阳穴的青筋狠狠跳了一下,道:

    “偌大的天下,你找不出地方能买的?”

    那回话的将军,面露苦涩:

    “陛下能去的地方我们都去了,闻肇和魏宁书的地盘我们都派人暗中去了一趟……”

    剩下的话,他也没说出口了。

    现在粮草和战马谁都知道其重要性根本没有人会轻易卖个一个外地来的生面孔。

    再说买了,运出来也是件难事。

    宁远侯喘着粗气:

    “那你说,这事要如何解决?”

    几人跪在地上,悄摸地对视一眼后,那名将军抬头小心翼翼地说:

    “为今之计之计,恐怕还得去应城才行。”

    这也是他们商议许久,得出的法子。

    形势比人强,应城独立于三方势力之外,又确实是做买卖的。

    不过他们与应城有死仇,应青为人又强势跋扈,若不是逼不得已,他们也远找不到她身上去。

    现下也只有此法可行了。

    宁远侯听着这话,却只觉得心里燃起了一团火,越燃越烈,烧他整个人都爆裂开来。

    他脑子里此刻想得全是当初景虚对他说的话。

    其实宁远侯本身就是一个暴脾气,稍有不顺心的,就容易暴怒。

    想当初年少之时,谁不说他一句行事冲动,将来难成大器。

    可偏偏他遇上了景虚。

    可以说,宁远侯能有今天,除了有景虚在身边出谋划策,另外便是他对宁远侯的步步引导。

    让他修身养性,以至于不会被怒火冲昏头脑。

    景虚对于宁远侯来说是真的太重要了。

    没有这么个人在身边提醒,宁远侯时常怒气勃发。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对景虚的死反应如此之大,如此耿耿于怀。

    宁远侯憋了好一会儿,实在没憋住,他拧着眉瞪着底下跪成一排的人说:

    “你让朕去求应青?”

    闻言,底下的人心里一惊,连忙开口说:

    “陛下,这如何能叫求?咱们这是互惠互利,正大光明的做买卖。

    我们出钱,应青把战马和粮草卖给我们,她可是万不敢折辱陛下的。”

    宁远侯看向他,眼眶隐隐泛着猩红,后咬牙切齿地说:

    “景虚死了。”

    这句话像是从他齿缝里挤出来的一样,充满了愤恨。

    起先跪在地上的几人还一愣,随即明白过来,立马脸色大变,齐刷刷抬头白着脸看向宁远侯,急急地问到:

    “那应青不是说,不会动先生吗?”

    宁远侯没有心情再跟他们在这掰扯这些,只说说:

    “应青出尔反尔,景虚和楚殷都死了,现在你让朕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更遑论找上门去,求她?

    这是在打他的脸,宁远侯心里憋着火,更不可能在应青面前摆出什么好脸色,不立马出刀,一刀劈了她都算不错的了。

    听到宁远侯的话,几人重新埋下头,磕在地上道了一句:陛下息怒。

    屋内安静了一会儿,片刻后,有人忍不住劝道:

    “陛下,小不忍乱大谋,我们现在还不宜与应青撕破脸。

    如今拿下天下才是重中之重。

    现下虽说魏宁书和闻肇也有大大小小不少的摩擦,可两人中间夹着应青,怎么着也要比我们亲近些。

    万一哪天两家合在一起来对付我们,我们手里无马无粮,怎么打?

    何况应青手里的战马本就供给闻肇,魏宁书更不消说。

    说来说去,如今局势于我们最为不利啊。

    陛下事急从权,拉拢应青才是最好的法子。

    不提战马一事,应青手里握着的可才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东西。”

    若是再不行动,最先出局的恐怕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