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不读书就得挂(科举)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0章 后嗣之争(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皇帝的后嗣问题会带来多可怕的后果,赵景焕也曾亲身经历过的。

    而更可怕的是,大兴皇帝的后嗣问题一直存在,□□皇帝的子嗣倒是不少,却在打江山的过程死了个七七八八,以至于他登基之后膝下活着的儿子只有一个身体孱弱上不了战场的,只能将这皇位传给了这个并不算满意的儿子。

    大约就是如此,高祖皇帝登基之后也曾因为子嗣困扰,不过他比当今幸运一些,中宫皇后生下了嫡长子,并且活到了成年,那便是当今皇帝的亲生父亲。

    大兴传承至今不到百年,却已经换了四任皇帝,除了□□皇帝和当今圣上之外,中间的两人皇帝活得时间都不算长,身体也都不好。

    赵德海还在狱中时,赵景焕曾经仔细了解过萧家皇室的情况,除了圣上之外,活着的还有一位亲王,三位郡王爷。

    大兴并没有藩王,即使是皇家子弟也只能领俸禄过日子,并且没有圣旨不得出京,这些萧家子嗣受宠些的还好,还能手握大权,不受宠的过得日子还不如朝臣。

    而这四位王爷之中,一位亲王是当年□□皇帝弟弟的子嗣,三位郡王爷都是高祖皇帝庶出皇子的血脉,跟当今圣上同一个祖父。

    这般疏远的旁系血脉,皇帝自然不会愿意将皇位转手让人。

    而如今当今圣上膝下无子,只有一位长乐公主,而他的那些个侄子依旧安安分分的待在自己的王府之中,可见当年的战争是谁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甚至那一场战争必然充满了血腥的震慑,不然的话那些人不会一直等到了十几年后,才敢再一次来试探皇帝的态度。

    赵景焕脑中转过一些猜测,开口问道:“爹,曾先生和曾鹏被卷进了此事吗?”

    赵德海并未回答这话,眼神有些发沉:“有些事情,你也该知道了。”

    “那时候你爹我还未曾入朝为官,只是依稀记得京城闹得风风雨雨,甚至有一次大朝会时,两派的人一言不合动起手来。”

    “我至今还记得,那段时间你祖父已经病重,却不得不拖着病重的身体上朝入宫,有几次都是被人抬着才能回来。”

    短短的一句话,依旧能感受到当年赵怀的殚精竭虑。

    “原来三足鼎立,还算安稳,虽有争执但也无大祸乱。”赵德海声音一沉,“一直到那一日,一个谣言传遍了京城。”

    “一夜之间,民间都在唱,自古天子有天护,天选之子也姓萧。豆萁豆子乃一家,何必拘泥同根生。”

    话音未落,赵景焕的脸色变得古怪起来,这童谣就差冲着皇帝泼上一盆冷水,再在他的脸上狂踩几脚,作为皇帝如何能忍。

    果然赵德海下一句便说:“圣上大怒,让顺天府稽查京城,查出谣言来源。”

    “这一查便查到了国子监,抓到了几位书生,他们抵死不认,却认证物质俱在。”

    “圣上那时候的性子,可远没有如今这般好……”赵德海如此评价道,“那五位书生都被判处斩立决。”

    赵景焕皱眉问道:“难道曾鹏就是其中之一。”

    赵德海却摇头说道:“他自然不是,那时候他已经进了翰林院,虽说年轻气盛,到底也知道这些话是不能乱说的,时至今日,其实也无人知道这些人到底是被人利用,还是真的冤枉,但那时候确实是认证物质俱全,推拖不得。”

    “可偏偏就是这五人交友甚广,知晓他们因为此事被判处死刑便心怀不满,一个个高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甚至想出了在宫门之前静坐抗议的的法子。年轻人不知厉害,总是高看自己,他们或许以为法不责众。”

    赵景焕皱了皱眉头,即使他不知道这些书生到底有没有罪,但想必任何一位君王都忍受不了别人这般藐视自己的权威,逼迫他将皇位传给侄子,甚至那时候他的年纪都不算大。

    “静坐闹得轰轰烈烈,国子监的学生被煽动起来,将宫门口围拢的水泄不通。”

    “其中一人,乃是曾鹏的至交好友。”

    赵景焕心头一跳,抬头朝着赵德海看去:“他被牵连了?”

    赵德海却又摇头:“曾鹏与他们私交甚好,也曾被拉拢其中,但静坐那一日,曾先生将他关在府中,不许他踏出曾家一步。”

    “因为曾先生知道,圣上是绝对不会让步的。”

    “那一次静坐,以祸首伏诛,其余人等全部流放收尾,也是那一次,朝中大臣们知道,圣上或许仁慈,却不会允许任何人践踏皇室的尊严。”

    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充斥着腥风血雨,赵德海继续说道:“大兴曾经有两位亲王,如今却只剩下一位,你可知道为什么?”

    赵景焕甚至不知道还有另外以为亲王存在过。

    赵德海也没卖关子:“因为那一位王爷,便是在这一场静坐之中丧命,连带着王府子嗣全部被株连其中,无一人幸存。”

    那可是萧家的血脉,皇帝说杀就杀,彻彻底底的镇住了那些蠢蠢欲动的人,也让大兴朝廷安稳了十几年,一直到了今日。

    这般听着,赵景焕甚至觉得这一次皇帝的反应不算激烈了,官员没牵连几个,被凌迟的是刺客,风波开始的厉害,结束的却平稳。

    赵景焕抬头看向亲爹:“爹,但我还是不明白,这跟曾家到底有什么关系?”

    赵德海继续说道:“当年圣上彻查之时,曾鹏原本也是逃不过的,是曾先生辞官归野,为子求情,才让他不受牵连。”

    赵景焕有些迷糊的问:“爹,你的意思是,如果我拜师曾家,圣上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