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之咸鱼的美好生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35章 年代极品窝(01)(第3/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几下,一瓢菜抖的只有垫底的那一点点。

    周围的厂子,胡同谁不知道,第一机械厂的食堂饭菜的味道,比国营饭店的都好吃。

    也比国营饭店的还便宜。

    外面的人进不去机械厂买,但可以托机械厂的亲戚朋友帮忙代买。

    每次家里有客人来,都是提前托亲戚朋友在机械厂买菜打包回家吃。

    分量足,味道好,比国营饭店还便宜。

    她不敢明里得罪。

    但心里也不忿,认为杨家父女俩说什么把饭菜打回家吃,就是为了占厂里的便宜。

    肯定有多拿馒头与菜。

    不过她没有证据,也不好说。只是心里窝火:

    父女俩都有工作,有工资,家里条件好,却一次也不接济自家,真是为富不仁。

    刘大丫的腹诽,杨清是听不到。走到家门口,拿钥匙开门,进老爸住的房间放好饭盒,屋檐下的煤炉子上还放着烧水壶。

    她走进自己的房间拿出来洗脸盆与一个装水的桶,把烧水壶中的热水倒入桶与洗脸盆中。

    去院子中央的水泥台接水灌进烧水壶中,放在藕煤炉子烧开。

    先洗把脸,然后开始泡脚,一边泡脚一边吃饭。

    晚上 ,她还会进空间洗洗澡。在外面洗也就是做个样子。

    但泡脚是蛮好的。

    她还特意从空间里拿出来有一世请人做的手工千层底的布拖鞋,与棉拖鞋,都是布做的,千层底上还有细棉布做了几层的底子,光脚踩在上面才舒服。她不习惯垫纳的鞋垫。

    上好的细棉布,一共铺了八层。舒服的很,脚面的脚背也高,就是胖人脚背厚也能穿。

    趿拉着拖鞋,倒水,洗饭盒。

    做完,杨爸才回来。吃过晚饭,杨爸去了隔壁徐家。

    杨清也锁好门,跟着跑了过去。

    徐家一家五口都在家里,杨爸与徐家已经谈好价格,约定明天上午去办手续。

    办好手续徐家就要回老家魔都,徐家老爷子坐在一边说道,“一晃眼,来了京都二十年,现在好了,有机会能全家一起回去。”

    徐家在魔都也有套在弄堂的大房子,比现在的西厢房三间都大。足够一家五口住的,即便两个孩子结婚以后全住在家里也足够住的下。

    老爷子隔几年就回去一次,在老房子住上几日,修缮修缮一些有问题的地方。

    “有机会全家一起回去,是个好事,徐叔,留下个地址,我们偶尔通通信,住在一起多年,别断了联系。”杨贺主动要求留下地址。

    “好,留下地址,等你们有机会去魔都,一定要上家里玩玩。徐茂他肯定也要回京都出差。是不能断了联系。”徐老爷子高兴的说道,虽然回老家很好他也高兴,可他对来了二十年的京都也有不舍。

    以前喝不惯,吃不惯的一些吃食,时间久了,也吃得惯。

    真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他还是有些不舍。

    “行,徐叔,以后的形势怎么样,谁也不能断定,但您在京都时常把玩的那些物件,回去以后最好别再把玩,你家是成分也不错,二十年没有回去常住,身边的邻居也不会太了解你们一家人。

    最好是低调再低调,别被有心人盯上。那不是好事。”

    杨父告诫的说道。

    徐老爷子若有所思的点头,“小杨,你说的对,我会注意的。”

    坐在一边的杨清没有说话,却盯着杨父看。不对劲,老杨不对劲。

    未来的记忆中,老杨不是一个能准确预判未来走势的能人。

    把今天的事情,记在心底,慢慢观察吧。

    翌日一早,杨清就离开了家门,骑着家里的老三轮自行车,回了乡下。

    美其名日,走村串户联系山货与粮食。

    杨清走了以后,杨爸起床,与徐家老爷子一起去了街道居委会开证明,再去房管所。

    不到两个小时,两人就办好一切手续回到了家里,如今的房产证明也不是后世的大本本。

    上面写着杨清的名字,还有身份信息。身份信息是为了区别同名同姓的人。

    骑了一两个小时的杨清,终于抵达老家乌湾生产大队。

    进村就遇到熟人,是村里的一位大妈,笑眯眯的调侃,“小清,又回来刮地皮的吧?”

    “大妈,看您说的,我那叫什么刮地皮,我是为公家采购,哪次占了集体与个人的便宜。”杨清也是没法子,自己每次回村,都要在各家各户刮一刮:刮余粮,刮山货,刮蔬菜。

    “哈哈哈,你个小丫头,大妈知道你是为公家办事,不是过去的地主老财刮地皮。开你玩笑,莫哭莫哭。”大妈哈哈的笑起来,每次见到杨家的大孙丫头,都忍不住逗一逗,小姑娘太有意思了。

    周围的人也跟着乐。

    杨清无语,也不计较,他们也是善意的玩笑话。摸摸鼻子赶紧溜。

    她每次回来也不是光闲着,周边的村落,都要去走一走,刮一刮。

    做样子是要做的。

    在村子里能收刮多少,她也就是做做样子给别人看,主要还是靠QQ农场出产的。

    三轮车里,杨清只是带了自己的口粮,还有一包奶糖。

    其余的什么也不用带,老家她父女俩的房子,虽然不是青砖瓦房,但也是土坯厚砖瓦房,木梁也是才换的新木梁,结结实实的。

    她的房间里,有她穿越来已经运到家的衣柜,五斗柜,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