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秦门一步步把晋江文学城分站开遍整个姜国, 与晋江文学城合作良好的朝廷也顺势建立起了各地的秘密情报网,与晋江文学城的报社、杂志社一起,二者一明一暗将各地发生的种种事情事无巨细地以飞快速度传至中央朝廷。
所以早在各国来使进入姜国边境时, 朝廷就已经收到了消息, 随着这些来使一步步深入姜国,从他们每次吃饭聊的话题到面对驿站店小二的反应,本次前来的使者人数、姓名、年龄、官职以及此行的目的、对姜国的态度也随之浮出水面。
“大月氏、楼兰、巴拉国……这几个国家,是打算来和我国缓和关系建立邦国友谊的。”礼部侍郎拿着最新出炉的各国来使讯息,用毛笔蘸了蘸蓝色墨水往那几个国家上点了点,然后递给在边上低头看的朝廷编外人员秦门。
“大石国、沙国、太阳国……这几个国家的来使, 怕是对咱们姜国不怀好意,颇有前来打探虚实、一争高低的心思。”礼部说着又掏出另一张皱皱巴巴的纸, 脸色十分之差地拍桌上挪到了秦门的面前。
秦门无语。
姜国的大臣们是不是各个能力出众、天纵奇才难说, 但各个都十分爱戴他们的陛下同时也十分之爱国那是一定的, 一听到有人对自己的国家指指点点心怀不轨就跟听到自己的女儿被别人嫌弃似的瞬间炸毛,一看这张皱皱巴巴的纸就知道——
估计不止一个礼部的官员折腾过这张纸呢。
秦门拿着两张纸,低头琢磨。
各国来使提前到都城,不可能让他们这三天都在驿站里住着不让他们出去, 这样就不是让他们来贺寿的,这是让他们来做人质的了。
但是既然要让他们在都城逛,怎么逛, 逛哪些地方, 要怎样才能让他们只看到朝廷想让他们看到的、不让他们有可能见缝插针往都城安插探子, 这些跟国诞日的安排一样,都是有讲究的。
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外交,礼部觉得他们要谨慎又谨慎,于是想来想去还是把最能搞事情的秦门给拉上了。
最能搞事情的秦门果然不孚众望, 脑筋一转,就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那就干脆弄个旅游观光队伍来一场都城三日游吧!既不失娱乐性,又能扬我国威!”
……
……
于是,当各国来使抵达都城、入住礼部为他们安排好的接待外宾的驿馆,刚安顿好,就得知有个受姜国皇帝陛下委托的晋江文学城的老板叫秦门的来求见。
那个叫秦门的男人长得一表人才,见了让人原本一肚子的抱怨和警惕心也没了。他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消息——
“陛下感念诸君不远千里来到我姜国祝寿,特地从私库斥巨资为诸君定下了我晋江旅行社都城三日游黄金套餐,还请诸君赏光。”
晋江文学城?
晋江旅行社?
晋江不是一条河吗?
这都是啥跟啥?
一路疾行各怀鬼胎的各国来使并不知道姜国国内如今因为晋江文学城掀起的种种变化,就算在采买干粮的时候看到一堆人围坐在酒楼里或者聚在一起说话,因为乡音他们听不懂的关系,他们也只会觉得这就是好友聚会,绝对想不到他们是在听说书/读报纸/谈论时政/讨论八卦/为自己的爱豆拉票,更不要说去理解秦门口中的那些从另一个世界带来的先进词汇了。
但秦门并不在意这个,这么多年在这个时代的生活已经让他充分见识到了这个时代人们的接受能力之强悍,他很热心地从宽大的袖子兜里掏出由他大徒弟夫妻联合制作的“都城黄金三日游”宣传海报,然后开始天花乱坠地讲起了他们为了这群外国使节安排的集娱乐、休闲、震慑、威胁、显摆于一体的游玩路线。
各国来使还没消化掉旅游的概念,就猝不及防地被手里这张宣传海报给吸引了目光——
在这个所有颜料都很难得的时代,姜国一个平平无奇的小老板就敢用这么多颜料在一张纸上,姜国这些年怕是真的如外界传闻的那样发展不错啊!
再看看路线里宣传的“带你领略姜国最繁华的商业街”、“听姜国建国后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看姜国最新潮的表演”,样样件件令人眼花缭乱的……
原本就有想法要抱姜国大腿的几国使节本就想见识见识自己国家未来的“大腿”能有多粗,看到行程表连连点头,觉得能看看普通百姓的生活就能知道这个国家到底靠不靠谱,他们好确定最后要用什么姿势去抱!
而原先就对姜国心怀不轨的几个国家的使节则不怀好意地相互对视了几眼,心里只觉得姜国的皇帝果然是泥腿子,有点成绩就跟暴发户似的只知道往外露,连对外国使节要加以设防、财不露白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反而便宜了他们——
提前看看这姜国的百姓和都城有多繁华,有多少的美女和财宝,他们归国后才好鼓动朝中众人举兵侵占啊!
到时候写一本书,就说姜国遍地是黄金,他们不信国内那群人不想要过来占为己有!
就这样,所有人各怀心思地答应了三日游的事情,然后在第二天,也就是三日游的第一天一大早,就体验到了快节奏旅游的一大特色——
叫醒服务。
天才刚亮,毫无准备的外国使节们就被店小二活泼又快速大声的敲门声给叫醒了,脑袋里重复循环“早上起床拥抱太阳”晕乎乎地吃完了早餐,一群人就又一次见到了正拿着一根红色三角旗冲他们挥手的同时担任本次导游的秦门。
“各位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