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代娱乐圈大佬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0章 景点&旅行路线(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晋江文学城的第一次公费旅游安排在越山, 不是那个越山城的越山,而是一座名叫“越山”的山。

    到了越山就忙活了许久的晋江文学城众人终于在这一天得到了一日的安宁,一大清早, 他们就在老大秦门的号召下一起跟随岳三郎开始了越山一日游。

    岳三郎的旅游计划是在前一天晚上就给秦门看过的, 上午是徒步爬越山、一览山中景色,下午是坐船游越湖,一赏湖光山色,中午午饭看情况决定,就地解决或者找个村子直接花钱品尝一下村里的美食。

    秦门觉得这种行程安排很合理,哪怕放在现代, 到这种专门看风景的旅游景区也不过是这三件事——吃当地特色美食、爬山、坐船,身为古人的岳三郎能够想到给他们一天的行程安排成这样, 已经让秦门觉得很是意外和满意了。

    计划虽完美无缺, 但真正实施起来的时候, 秦门却觉得其中问题大大的。

    越山的风景是真的美,如今正是金秋十月,越山上各种颜色的树该冒出来的都冒出来了,郁郁葱葱五彩缤纷, 空气中弥漫着果实的香味,加上古代也没什么环境污染更不会有什么深山老林里的人工建筑垃圾桶,蓝蓝的天空和清爽的风, 加上这一日天气正好、阳光明媚, 是一个再适合旅游不过的时节和日子了——

    “但是这个导游真是一大败笔!”秦门忍不住恼羞成怒。

    登山是当天清晨就开始的, 由熟悉越山环境的岳三郎带领秦门和晋江文学城一干小伙伴一起,先坐好几辆马车到山脚下,然后大家各自背上早就准备好的行囊结伴上山,由临时导游岳三郎为大家做介绍……

    这过程听上去一点问题都没有吧?

    然而让秦门一脸黑线的是, 他们一群人进山已经有半个时辰了,目测下都已经登到越山的半山腰了,他们的导游岳三郎,在这段时间里只说过一句话——

    “此山名为‘越山’,因是当地最高最大的一座山,后便以此命名整个省为越山省。”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他们一行人就是沉默地在爬山!真·爬山!

    本来古代的山路走起来就比现代的要崎岖好多,再加上一路上也没什么人说话,看着自己身后一群气喘吁吁生无可恋的小伙伴,秦门忍不住叫住了一直在前面埋头登山的岳三郎:

    “三郎,你不觉得……应该说些什么吗?”比如给大家介绍一下沿途的风景之类的?

    秦门满怀期待。

    岳三郎露出茫然的双眼,不知道这位被他家娘子推崇的秦关之这是在说什么,大家爬山这不爬得挺好的吗?没有缺胳膊断腿、一路上也没遇到山贼匪徒,还要怎样?

    秦门一看对方这表情,忍不住给了个提示:“你看我们大家就这样一句话不说的都连续爬了半个时辰了……”你是不是该给大家鼓鼓士气?

    岳三郎瞬间明白了秦门的意思,停下来提议道:

    “大家都爬了半个时辰了,就在这里停下来歇一歇吧!”

    众人听到后,各自原地解散,把背上背着的包袱解开原地喝水的喝水吃点心的吃点心,秦门一脸期待看着岳三郎,等待着三郎接着再说些什么——

    岳三郎:“……”你还想怎样?

    秦门叹了口气,走上前,四下里望了望周围的风景之后拍了拍手,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时,他指着对面两座山峰道:

    “诸位请看,从这个角度看,就可以看到越山最著名的一景——‘大地之母’!”

    “大地之母?!”众人惊呼。

    “大地之母?”岳三郎瞪大了眼睛,表示他不知道越山还有这么个东西啊!

    秦门一本正经,煞有其事,还指着那两座山峰好心地给大家做解读:“你看那座小山峰,像不像一个正含笑仰望着天空的母亲?而她为什么笑呢?你再看那另一座更大的山峰,像不像母亲的双手正拢着她正孕育着生命的肚子?”

    “所以这个景的整体,就是一位年少刚怀有身孕的母亲仰躺在群山之中、云雾缭绕之间,望着天空心生喜悦——这难道不像是大地之母么?”

    众人恍然大悟,顿时对对面的山色风景来了兴趣,纷纷按照自家老板秦门的解说看起来那两座山——

    “好像还真的是!”

    “真的像个人脸唉!”

    “唉!你们往这个方向看!这个母亲好像变成了一个正背着行囊的老婆婆!”

    这句令秦门侧目的充满想象力的话是他五个徒弟之中最没有存在感的小四说的。

    不仅如此,小四仿佛是开了个老大的脑洞一样,接下来更是连续点了五座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这五座山的山峰都做了形象的描述并编了几个感人的故事——

    “看左边这座山的山峰!上面有个大大的石头!像不像是一个老人在伸手指?”

    小四一脸兴奋:“这必定是一个被越山迷住了的仙人!他正在给迷途的旅人指路!”

    “再看那个!那座山上有一棵松树!那是迎客松!越山在欢迎我们!”

    “还有那座大山露出的石壁!那四个人脸!必定是古代先贤尧舜禹汤!他们必定都是天上的神仙,就是在此处感应到了人间的疾苦,这才下凡来辅助百姓,之后哪怕在凡间身殒,也心中留恋,将分/身留在这石壁之上,看着人间的一切!”

    众人随着小四的话语,时而赞叹,时而兴奋,时而拍手鼓掌叫好,时而赋诗一首以作作证,全然没有了之前那般的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