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一身宝蓝色锦袍, 衬得面如冠玉的柴子瑜长身玉立地站在院子门口,看到梁婧走近时, 眼神如水地对着她笑笑。
梁婧有些奇怪:“不是说知府大人来了,你不在里头待客在外头作甚?”
他没回话,反倒靠近了些,声音压低了几分道:“因为,我想早点见到你。”
男性独有的气息窜入鼻尖,梁婧脸蛋不争气地红了,杏眸染上抹羞怯, 嗔怪地瞪着他:“正、经、点!”
这客人都在屋子里头,这人怎么脸皮就这样厚了。
柴子瑜低头笑了笑,见她神色有些局促不安,缓声道:“没事, 里头都是你认识的人。”
梁婧又瞪了他一眼, 平复了下心情, 才随他走了进去。
如柴子瑜所说, 厅里的人都是认识的,知府大人陪着夫人坐在一头, 另一侧则是在府城见过的姜学政,他们走进去的时候,三人正在闲谈。
梁婧先福身行礼。
钟知秋本来要起身来扶起她,却被易知府扶住了手臂, 不让她起身:“娘子, 你别乱动呀, 小心身子。”
梁婧起身后,若有所感地看了眼她的腹部。
柔软的纱裙下头,是一个微微隆起的曲线, 加上钟知秋一手轻轻搭在上头抚摸着,一下就明白她是有了身孕。
钟知秋抿嘴笑着点了点头。
梁婧杏眸一亮,连声道:“恭喜。”
易知府胖胖的脸蛋也笑成了一朵花,“谢谢谢谢!”
众人寒暄过后,梁婧和柴子瑜在下首落座,姜学政才开口把此次前来的目的说了出来。
前阵子是万寿节,姜学政和易知府把梁婧给的酿酒法子献了上去,而柴子瑜这头送上去的寿礼也有一麻袋的干粉条和做法。
万寿节本来就是四方来朝,大梁王朝北边有个边陲小国,所有国民都世代居住在草原上,一向以能酿造出无人媲美的酒水自豪。只是没想到他们这次竟然在大梁皇帝的寿宴上喝到了比他们的酒水还更醇厚的白酒,一时惊叹不已。
因为北方草原冬季过于寒冷,时常需要烈酒驱寒。
这个边陲小国便主动提出要和大梁王朝永世交好,他们的太子还向圣上求娶宣琴公主为太子妃,以千头牛羊为聘,希望这白酒的秘方能够作为嫁妆带过来。
不过圣上以宣琴公主还未及为由,先婉拒了这个提议。
目前那边陲小国的乌恒太子还呆在京城里,愣是声称要等到宣琴公主长大,要让圣上瞧见他的诚心。
梁婧听完这些,还有些不太明白姜学政说这些朝廷上的事情给她听做什么。
姜学政抚了抚山羊胡子,笑着道:“因为当初这方子献上去之时,是以州府的名义,故此圣上有所赏赐,却都是赏赐给了这府城百姓们,这一点有些对不起梁姑娘了。”
因为圣上龙颜大悦,江州府上下减免赋税三成,今年和明年百姓们都可以过个丰年了。
有这样好的消息,梁婧怎么会觉得不高兴。
本来就是拾人牙慧的东西,若是能为百姓们做一些贡献,她反倒安心许多。
姜学政见她确实没有强颜欢笑,心里暗自点了点头。
“不过,圣上倒是也给了梁姑娘一份赏赐。”他故意留到最后才说,身后的小厮呈上来一个巴掌大的小箱子,抱着有些吃力的模样。
梁婧有些好奇地看了过来。
小厮打开了盖子,退开身去让众人看个仔细,一排十根一指长宽的小金条,总共两排整齐地摆放在那里,金灿灿的黄淀淀的,看着都有些刺眼。
梁婧杏眸微睁,意外道:“这是给我的?”
“正是。”
这不仅是酒方子的赏赐,还包括了红薯粉条的赏赐。
见梁婧不解的目光看了过来,柴子瑜勾了勾嘴角,解释了其中缘由。酒方子是因为赏赐了江州府百姓减税两年,故此不好再大张旗鼓地赏赐梁婧,故而便私下用这种方式来补偿梁婧这个献出方子的人。
而红薯粉条,则是关乎柴子瑜的政绩。
目前只是柴子瑜任职的第一年,红薯可以做出粉条的事情目前仅仅有琼阳县一个县的百姓受益。圣上收到了这个方子,也看到了琼阳县头一年的变化,心里很是安慰。目前即便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却依旧还处于贫困线上下。
故而,圣上只好借此机会顺道赏赐了梁婧。以后等政绩真的做出来了,上头才能对梁婧进行论功行赏。
总而言之,她现在不能得到“名”,皇帝便给了她点“利”安抚安抚。
梁婧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
姜学政便接着道:“目前是委屈了梁姑娘,不过圣上此举也是表示了对梁姑娘的看重,往后指不定还有所助益。”
他话里的暗示梁婧没有听出来,柴子瑜却听出来了。
“好了,说完了正事,也该来说说你们两人的私事了。”一直没开口的钟知秋这才直起了身子,朝着梁婧看了过来。
京城的家书寄回来了。
这封信是先到钟知秋手里,钟知秋才会怀着身孕也跑了这一趟,就为了当着梁婧的面把这事掰说清楚。
“梁妹妹,你先听我把这事说完。”钟知秋眼神有些凝重,面上也收起了笑容,她语气有些冷静。
梁婧感受到周围的气氛不同方才的轻松,顿时也敛起了脸上的笑意。
“叶家是历经两朝的勋贵之家,本来到如今早该没落,毕竟子弟中再无杰出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