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剑圣的废柴女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章 赤血灵芝(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阿罗对她向来极其耐心,一件一件给她讲解。

    “帝鸿谷被奉为武林至尊,不仅仅是因为心法传承悠久精妙非凡、谷中弟子武功远超同辈,更因其千百年来道统绵延不断,医卜星相无有不包,无论江湖势力如何更迭,帝鸿谷的地位都隐隐超然其上。”

    “明白,武林至尊超级宗门么。”沈柠心中猜测也差不多如此,作为《斩青睚》中人气角色白玫瑰的师门,这个地位很合理。不过……

    “帝鸿谷这么强,岂不是千百年来都制霸武林?”

    那这历朝历代的皇帝能同意么。

    “小姐问到了点上。”阿罗赞了一句,解释道:“恰恰相反,武林正道魁首自有其他门派交替担任。帝鸿谷虽然凌驾其上,却是个隐世宗门,门人弟子极少现于江湖。仅几大名门及一流武者打过交道,大多数江湖人只听过传闻而已,终其一生都可能见识不到帝鸿谷的功夫。”

    沈柠秒懂,隐藏BOSS门派嘛,逼、格确实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啊。

    明面上,武林正道第一把交椅大家都有机会轮流坐。暗地里实际意义上的第一机构只有帝鸿谷。

    看来千百年来这所谓的江湖都是流水的土皇帝、铁打的太上皇。而且还搞了个高端会员小圈子,得成为名门大派的弟子、或是武功达到一定境界,才有机会接触到帝鸿谷。

    既不引人注目、又掌握着实际上的话语权,逼、格还高高在上,不用降低身份和二三流不懂事的江湖人打交道……

    可以可以,有点东西。

    阿罗继续说:“不过主人曾说他们心法太过矫情,对天资和悟性要求太高,有资格修炼的弟子万中无一,传承道统都来不及,等闲是不会插手江湖之事的。除非江湖纷争难以决断,武林中人便会一齐求上钧陵,以帝鸿谷判决为准。”

    “这不就相当于武林中的公审衙门?”

    “可以这么说。江湖事江湖了,公堂没有能力决断了结,因此便公推由帝鸿谷出面主持公道。”

    沈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其实也不难理解,涉及江湖恩怨,能决断的必然是武林盟主或武林至尊之流。扯皮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根本扯不清,两方吵上火打起架来,必然要请拳头最硬的来劝架。

    帝鸿谷既然身为武林圣地正道太上皇,天然就掌控着武林公审的权柄。

    果然阿罗说:“他们这个门派规矩古怪得很,每一代谷主会收两名亲传弟子。一名为出世弟子,掌武林定夺裁决之权;一名为入世弟子,掌武林追缴刑罚之责,并称为双星。

    双星达到出师资格,帝鸿谷就会召开盛会广邀武林人士,向天下宣告这一代的审判与刑罚权柄归属。因钧陵城菱花长得好,便得了个雅号,叫菱花会。

    洛小山是上一代的双星入世弟子,在主人成亲后就返回钧陵接任了谷主之位。”

    说到此处,阿罗笑了笑:“洛小山号称百年中最快出师的双星弟子,收徒也不过十一二年,就能召开菱花会,看来这名头要送给她收的徒弟了。”

    沈柠听她说完,大致明白了帝鸿谷的情况。难怪方才沈缨一听薛镜来送菱花帖,就道了声恭喜,原来是因为本代出了杰出的双星弟子。

    阿罗生起火,她见沈柠问了许多帝鸿谷的事,以为是被方才的比剑刺激到了,有心宽慰自家小姐。

    “帝鸿谷武功出自道门仙法,本就高出世间。小姐方才完整使出易水萧萧,已然进境极大,无需和他们比较。”

    “道门仙法?”来了,这就是原书中不科学的背景设定了。

    沈柠连忙追问:“什么仙法?姑姑,你对他们武功了解多少,真的是仙术吗?”

    阿罗轻笑否认:“世间哪里会有仙术?只是帝鸿谷门中之秘向来少有人知,搞不好只是自抬身份的托辞。他们的心法确实高明,可剑术却及不上咱们沈家的易水诀。”

    沈柠被这样一说,倒也冷静下来。

    高武世界说到底也还是武侠世界,某些武功因为过于高明而显得不科学,但到底能否像仙侠世界那样存在着易经洗髓的仙家手段,还未可知。

    资质一事急不得,十来年都是如此,她的心志早已坚定稳固。今日要招待客人,沈柠清楚阿罗所知也差不多就是这些,便把探究的心思放下,专心准备招待薛镜三人的晚餐。

    受前世饮食启发,她的厨艺远比阿罗高出许多,就连沈缨那样坚定自律、万事不萦于心的人都对她的手艺大加赞赏。

    连沈柠自己都觉得或许是天赋点错了,没点在剑术,全点在了厨艺上。

    桐湖这边水质清冽,盛产一种通体淡白的鱼。这鱼娇嫩得很,水质稍稍浑些便长不大,但长大后肉质鲜美,口感极佳。阿罗回来时捉了一尾装在篓中,现下正好切了葱蒜,再配上他们自己酿的酱汁,放蒸笼上蒸了招待访客。

    这尾鱼果然受到来自武林圣地的客人的大加赞赏,薛镜甚至想捕上几尾带回帝鸿谷养起来。可惜阿罗说这鱼娇气极了,除了桐湖水质清冽而生,她之前从没在中原见过。

    薛镜只得略可惜地作罢。

    饭后薛镜从身后包袱中取出一卷小本和一支特制的笔来,寥寥几笔将鱼画了下来,细细追问:“敢问这鱼是何品种?谷中规矩,但凡出外游历有所见闻,需现行记下,回谷后存于典籍。”

    沈柠猜想这规矩应是帝鸿谷传承至今无所不包的基础,她对薛镜感官极好,于是回答:“当地人称之为银龙子,我见这鱼银白秀气,色若橙花,私底下给它起了个名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