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得上封神榜的玄门弟子, 根基品性皆是不凡。
越是如此,最后的结局自然是越难割舍。
通天回昆仑山后便告诫三代以内的弟子,下了重令约束, 告诫他们不准掺和人族因果纷争。
加之因与元始间生出罅隙,相见心烦,通天不由分说,带着门下弟子迁出昆仑,于海外诸多仙岛选中金螯岛, 立下截教的神殿--碧游宫。
通天此举,对外宣称门下弟子繁多,昆仑山地小难容, 不得以而为之。但洪荒生灵都是活了无数个年头的“老狐狸”,早已练出身见微知著的本事,他们从中嗅到不少“异样”。
没有理会外界的“风言风语”,通天给岛内弟子下了禁令。
“自今日起, 凡我截教教众不可私自出岛,不可随意沾染因果,更不可能教唆教中弟子一同犯错。如若发现, 没有罪不罚众的法外之情, 不计是谁, 本座都决不轻饶。”
截教众弟子不知师尊为何会突然做出此番抉择,且还搬出昆仑山, 可这也不妨碍他们高兴。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其实也不喜欢阐教中人的阴阳怪气,每回遇见,少不得要争一番口舌。因为压在头顶的元始师伯,他们处处掣肘, 不敢放肆,适才每回都格外憋屈。
而今金鳌岛只有他们截教一门的师兄弟,这意味着他们再也不用受阐教门徒的窝囊气。再说此处虽没有昆仑山灵力充沛,但教主特地去抽了数十条灵脉,埋在岛内,也是难得的修行圣地。
截教弟子对此极为满意,适应起来也快,在金鳌岛及周遭群岛建立洞府,用以闭关修行。教主的禁令言犹在耳,故而门中弟子也还都老实本分。
不过百密少不得“一疏”,在风平让静中,截教门徒中有位率先登上封神榜。
这变故谁都没料到,一时间在截教弟子中炸开锅,查证得知这位上榜同门的消息,竟是修行狂石矶。
“怎么会是石矶师妹?”
七嘴八舌的人群内,有与其相识的:“师妹不是才闭关?何时竟惹上杀身之祸。”
“以其性子,若非迫不得已,定不会与人交恶,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 .”疑窦越来越大,不过半日光景便传遍整座金鳌岛。
若是换做其他截教弟子,或许就没这么大的注目。石矶根脚是天地玄黄之外的石头,根脚悟性在同门二代弟子内并不拔尖,但却因资历深、性情耿直,同门对其颇为尊重。
但组局很少有喊上她的,只因其沉迷于闭关,十有九回,皆是如此。适而他们自然也就不再多此一举,眼下就是她这般同门相邀也推拒的性子,怎么就会第一个丢了性命?
疑惑越多,能议论的地方便越多,关注的目光自然也随之不可控制。
不过因不敢违抗教主的禁令,他们也就只能推演,而这推演下,原因竟同阐教挂钩。
至于为何没能推演出始末?因为量劫开始后,天道会极为紊乱,即便是圣人也没办法推测准确,更何况他们这些本就在量劫内的。
但此事牵扯到阐教,定然不简单,而后印证猜想般,教主竟亲自出岛去处置。
这下更是在众弟子中掀起一阵惊涛骇浪。
--
而对于石矶身陨的缘由,罗篌是知晓的,因为如果不是他出手,石矶眼下可能连封神榜都上不去,毕竟以她的修为,根本没能力与阐教十二金仙之一的太乙相较。
他瞥了眼神情惆怅的石矶虚幻元神,对着被捆了手脚的太乙,和一团被困在结界里叫嚣的粉团子,说道“你既杀了截教弟子,又喊了元始来压本座。但所谓冤有头债有主,有些事还得让两教教主坐在一起谈谈,这样才合理,你说对不对?”
看着近在咫尺的昳丽面孔,太乙心下没来由一震,他想反驳但话涌到嘴边,但想起方才那能让他形神俱灭的一剑,瞬间又把话憋回肚子里。
“来了!”罗篌毫无征兆地开口,如此没头没尾,可在场的确实都能听明白。
余光下,原本一直默默不出声的石矶面上忽地闪过一丝异样,但很快又恢复平静。
罗篌也颇为感叹石矶的不容易,毕竟修行这么久,却因冲天而降的“锅”而身陨,太乙金仙这脾性倒是委实大了些,为一名弟子出气,竟然枉造杀孽。
赶巧通天与元始是同步到的,倒是有一气三清的默契。
他面上挂起笑容,对着跟前突兀出现的两道身影点头拘礼:“两位圣人来的正是时候,此处正有个难题,要由着你们亲自来解决。毕竟事关截阐两教,在下一介外人,却是不敢妄做决断。”
“劳烦罗睺道友了!”
通天抿了抿唇,眼角敛着寒光,被罗篌传音喊来时,他已经了解事情的始末。而与之相同,元始自然也不可能一无所知,罗篌给了太乙把话传清楚的机会。
--在他眼皮底下,太乙自然不敢胡说,有些地方虽然含糊,却也满打满算是实事求是。
两人皆清楚缘由,如此倒是省去自己再解释的力气,罗篌开门见山道:“那你们就好好定夺吧,反正本座也办完事了,希望你们能和平解决,毕竟再怎么样都是玄门中人。”
元始看了眼被擒的徒弟,以及被画地为牢的徒孙,眼皮子不由得抽了抽,一时间竟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毕竟他没见过“如此所谓的好好谈”。
他眉头拧了拧,不动声色的晒了太乙一眼,眼中古井无波,却无端让太乙恐惧。
师尊这是何意?那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