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甜并不知道陈唐的盘算,每天都在观摩学习韩生导演的电影。
那天晚宴上,姜甜对韩导说的,并不完全是恭维。国内大导的电影,姜甜都拉过单子看过。韩生导演的电影有一个特色,就是出其不意的反转。
如果这个反转在开头,会以一种反常规的方式,推动故事的发展。
如果这个反转在结尾,那必定出人意料,又水到渠成,绝对让人拍案叫绝。
这几年韩导的电影水准下降,未尝不是跟原来的御用编剧拆伙,而新编剧的创意和笔力都远逊前任,导致本子质量下滑,以至于成片再无那种让人耳目一新,又会心一笑的质感。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原先那位编剧,韩导就完全不能打了。
韩导本身的导演能力是相当出色的。
譬如把握镜头、场景调度、把控节奏,以及最重要的讲好一个故事的能力,都是一等一的。
但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一个好本子,就算导演运镜再细腻,节奏再完美,呈现出的也只是一个规整平庸的故事。
姜甜担心了一秒钟编剧的事,就将之扔在脑后。
这新编剧看起来水平差,其实也就是被原编剧衬得。
实际上人家写得再差,提名国内三大奖项也轻轻松松,偶尔爆个色ed,也未尝不能上领奖台。
所以韩导这种独属于大导的烦恼,她一个普通演员就不要闲操萝卜淡操心了。
时间很快到了试镜这一天。
尽管陈唐已经提前在心里判了死刑,但当着姜甜的面,肯定不会说丧气话。他带了早餐,亲自来接姜甜。姜甜吃过早餐,带上高乐泡好的养生茶,被陈唐送到了试镜地点。
这严格来说,其实只是个小型试镜会。
一开始,所有试镜者都在一间大厅等候。对应男女主角,以及重要的男女配角,都加起来也不到六十号人。后来一个助理过来,按照试镜角色不同,分别把人叫进不同的小厅等候。
小厅的待遇也更好,有沙发,有精致茶点。
不过,并没有人对茶点多看一眼,都在暗自观察这一轮的竞争对手。
姜甜试镜的是女主角,与她同在一个小厅等候的,只有十人。
显然韩生导演的试镜邀请并不好拿。
而姜甜的十位竞争对手,没一个是弱将。随便拿出一个,都是圈里响当当的人物。
都在一个圈子,在场又多是同阶层的水准,或多或少都打过交道。即使有的没照过面,也都有所耳闻。大家相互看看,有的寒暄几句,更多的只是微笑点头。
在这个场所遇到,大家都是对手。
维持基本社交即可,玩姐妹情深大可不必。
姜甜领了号码牌——十号。
这个位置,不算太好。
可选的表演方式,前面的演员很可能都已经尝试过。大家都不是弱手,那么相近的表演水平,先表演的占第一印象的优势,必定会胜过后表演的。
不过,她后面毕竟还有一个垫底的,所以也不能说太差。
姜甜沉下心,耐心等待。
试镜的房间隔音效果很好,外面一点动静都听不到。
至于说从试镜完的人脸上看出信息,也基本不可能。这一个个都是影后级演技,不管里头试镜结果是好是坏,出来之后,都一个赛一个云淡风轻。
陈唐瞅了半天,十分绝望,最后老老实实看手机去了。
韩生导演试镜的规矩,之前助理也说过,是三天后通知消息,所以试镜完的都直接离开了。
小厅里的人越来越少。
终于,助理叫到了姜甜的号码,“请十号试镜选手前来试镜。”
姜甜轻呼出一口气,站起身,朝陈唐微微一点头,朝试镜的房间走去。
看到姜甜已经背过身去,陈唐终于不再掩饰自己的担心。尽管他做足了姜甜试镜失败的准备,备选的电影列出来足有四五个,但真到试镜时刻来临,他发现自己并不甘心。
都已经费劲千辛万苦站在这儿了,凭什么都还没试,就未战先言败,提前点投降呢?
另一边,姜甜已经进入屋内。
房间内并没有人,而是布置好了全套拍摄设备。
韩生导演的声音从音响传来,“姜甜,咱们这试镜模式,你应该也猜到了,咱们直接拍一段,看看效果。试镜内容在桌上,准备和表演各三分钟,开始吧。”
姜甜对镜头笑了一下,“好的,韩导。”
时间紧迫,姜甜也敢不耽误,从桌上取下那张纸,凝神看去。
社会背景:现代小城市。
女主身份:花店老板,方蓉。
故事背景:方蓉的花店面临倒闭,为增加核心竞争力,她打算扮作盲女。换个地方开店后,生意果然爆火。但顾客变多,麻烦也随之来临。一位已婚女士出轨,情夫经常从方蓉的花店买花送她,讨她欢心。她的丈夫从几片花瓣,发现妻子出轨,决定从花店顺藤摸瓜。
试镜片段:这一天,情夫再次来花店买花,蹲守在花店的丈夫从熟悉的鲜花种类,猜出眼前男子正是妻子的情夫。情夫并不认识情人的正牌老公,虽然在花店看到情敌,却只以为对方是花店的新员工。方蓉看出不对劲,但为了扮好盲女,只能装不知道,依旧岁月静好卖花。
姜甜在心中飞快分析起来。
首先,试镜只给出大致内容,具体显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