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巨星从顶流偶像开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26章 《味道》(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那些商家可是非常了解歌手商业价值的。

    就像是我现在参加《华国好声音》一样火了,但我离开这个舞台呢?

    网友们给我的标签,称呼我为《华国好声音》的导师,而不是歌手李玉舒。”

    荣意没有开口,就在倾听着她的故事和内心想法。

    好像李玉舒憋了一肚子的话,现在想要趁着新专辑爆火宣泄出来。尤其是跟荣意这位令她专辑爆火的大功臣,说一个痛快。

    “你应该很清楚,我很早就来华国乐坛发展,也曾出名走红过。但绝大部分时候,都是歌红人不红这种尴尬境地。

    到了我这个阶段,很多事情都看开了。

    虽说更高的人气能赚更多的钱,但在我看来它只是附带的。我要的是名,要的是大众的认可,而不是所谓的‘钱财利益’这种无关紧要的。

    我想要这个十年,下个十年还有人听我的歌,喜欢我这个歌手。是歌手李玉舒,而不是明星李玉舒。”

    嚯,荣意懂了。

    她对自己的定位,是歌手。

    亦或者说荣意能猜到她的想法,但这是第一次听她主动说出来。

    荣意闻言点点头,也说了一下他的看法:“只想当歌手这个想法挺好的,我是没办法,早就跨界跨习惯了。我的身份,也让我不得不这样做。现在我即使想要当一位纯粹的歌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

    不过你也不用过于纠结歌手纯粹与否的原因。

    当明星也并不是一件坏事,只是明星的热度可以回馈给你这个‘纯粹歌手’身上来。”

    荣意说完,就觉得自己话有点多余了。

    她纵横娱乐圈这么多年,这种道理比荣意懂得更多,看得更清。不过李玉舒并没有往这个方向想,她打电话就是表达喜悦分享一下的。

    或许荣意看不上这种的‘低销量’,可这是李玉舒出道以来最好的成绩了。

    半天日销近七千万,这谁的顶得住啊?

    更重要的是,她以歌手的身份火了!

    “其实我现在最应该感谢的,便是邀请我去《歌手》的制片人。在这档节目里认识的老板你,才能跟你合作《好心分手》这首歌。

    从而加盟天意,上《华国好声音》当导师火爆了起来。

    在这两档综艺中,很多人认识了我,知道李玉舒是一位歌手。如果没有这些前因,就不会有后果。不过有件事情,我早就想问你了。”

    荣意听完笑笑,还真是这样的。

    如果没有在《歌手》结识,他不能可能主动找上李玉舒的。更遑论她不续约,主动加盟天意文化啊!

    可听到后面这个问题,他不假思索说道:“什么事啊?”

    “其实我搞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老板你愿意跟我合作,而几乎不跟名气、地位都更高的何雅呢?”

    《歌手》有七位首发歌手,不算那些踢馆补位的,荣意跟其中的三人关系较好。

    许长歌赵为刚以及李玉舒。

    像何雅赵岩裴玉琪,几乎没有交集。就算是后续补位的何书文艾敏,也是如此。

    要知晓何雅可是荣获过金曲奖最佳华语女歌手桂冠的,而她虽说也得过最佳女歌手,但权威性含金量要次一等。

    更重要的是,她歌火人不火。

    娱乐圈很多人以名利来交朋友,以此划分圈子。

    “我个人不太喜欢她,我之前的经纪人如今天意总经理李琳对她也不喜欢。”

    “啊?”这个回答,让李玉舒万万没想到。

    就这么简单直白的回答?

    “当时的我人气重回巅峰,那时候也自己有了公司,能自己当家做主了。那么我选择跟谁交朋友,是我的自由。

    我这个人吧,不说嫉恶如仇,但不太喜欢跟那些很跳、玩得很野很脏的人一起玩。”

    “我懂了。”

    李琳为什么不喜欢何雅?

    因为何雅在那一场闹得沸沸扬扬又失败的婚姻中,扮演了一个‘受害者’的形象。然而实际上,不纯粹是男方的问题。

    她的手段比较脏且狠!

    有些事情,圈外的人看热闹,被舆论左右忽悠。但圈内的人,还是有点了解的。只是没有实锤,并且有些话可不能乱说。

    ……

    …

    李玉舒的新专辑大火特火,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很多从《华国好声音》这个综艺慕名而来的路人粉丝和观众,纷纷购买她的《女人四十》这张专辑。

    再加上这张专辑口碑发酵,诸多电视平台、传统纸媒网络媒体的报道,让成绩热度更上一层楼。

    《我想更懂你》这首歌,比《味道》《问》更受欢迎。

    是那两首歌不够优秀吗?

    并不是,而是它的立意更好,更受广大网友歌迷的喜爱。

    甚至从一定程度上,让华国许多家庭之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上一层楼。

    两代人的交流,也频繁一些。两代人的关系,更紧密了一些。

    不管是这首歌一开始的母子对白,还是荣意的RAP和李玉舒演唱的那段副歌。

    足以打动人,也阐述了母子之间关系为什么差的原因。当然这母子之间的问题,可以延伸到父子、父女和母女之间的问题。

    “每次我想更懂你,我们却更有距离。是不是都用错言语,也用错了表情。

    其实我想更懂你,不是为了抓紧你。我只是怕你会忘记,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