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被系统坑进七零年代[穿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九十章(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沈清归见叶栀不说话, 大手按奈不住,重重的摁了一下她的腰。

    叶栀的腰虽然没有男人的敏感,但被这么大力的摁着, 难免不自在。她想打开他的手,可男人却躲着她的手,换了一个地方, 也换了一种下手的方式。

    他的力道变轻了,却在触及皮肤时, 生生的激起一片电流。叶栀腰间麻了一片, 声音不自觉的生了媚, “你……干嘛。放手!”

    沈清归眼里的浓稠更深了。

    “为什么放手, 我抱着你不好吗?”

    “乖乖, 你不是喜欢我抱着你的吗?”

    说着,男人压下身子,紧贴着她。

    两眼相对时,叶栀从男人的眼里看到了红光。

    正当她好奇,想用手去触碰, 男人冷不丁抱着她翻了身。上下位置瞬间颠倒,叶栀直接坐在了男人的某个位置了。

    这东西极大,带着灼人的热度。

    开始叶栀没反应过来,直到男人臭不要脸的压在她往下坐。

    “乖乖, 我难受。”

    他声音低沉而沙哑,叶栀也不知道是被烫着了,还是被男人的嗓音给迷住了。

    最后的最后,她只觉得她浑身发烫,仿佛置身在了高温处。逃不得,躲不开, 只能被男人拖着沉沦。

    ……

    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一日,是华夏学子最振奋人心的时刻。

    由□□批准并公布,正式恢复高考。高考时间规定在十二月十一日和十二日,两天时间。

    这一消息已公布,全国震惊,几百万学子痛苦流泪。

    他们等了整整十年,终于等到了他们可以出人头地,报效祖国的时刻。

    叶栀他们更加的挑灯奋战,后来到了12月,戚朗他们几个都搬到了县城沈家住。

    沈家地方虽不大,但空闲的地方还是有的。

    房间重新分配,叶栀和沈母搬到了一楼。二楼除了一个小房间外,其余空余的地方被沈清归用布隔出了一个房间来,四个大男人,两个房间刚刚好。

    但这苦了沈清归这个男人,他好不容易才开了荤,食髓知味,却被强行跟媳妇分开,差点没上火***。

    但没办法,为了未来,他只能强忍。他暗搓搓的想,只要高考完毕,他就立马把戚朗他们踢走。

    太碍事了。

    戚朗他们还不知道自己成了‘碍事’的人。

    高考公布后,外面的书价一升再升。到了现在,即使有钱也已经买不到了。特别是数理化丛书,手抄版都抄到了天价。

    要不说叶栀深谋远虑,早早就找人定好每人一套,他们几个可能还在为找书而奔波。

    越是临近高考时间,他们就越是明白叶栀对他们的恩情义重。

    高考的前一天,三个大男人早早就出了门,跑遍了县城各大买卖场所。把好的,贵的,能用的,不能用的,都买了回来。

    叶栀最近犯困,起得晚,起来后便看到了他们家客厅再一次的沦为商品‘展览所’。

    她惊呆了。

    她刚打完哈欠,眼里还泛着迷糊,她问:“沈爸和舅舅,又寄东西过来了?”

    沈母刚被戚朗他们请出厨房,进门就听到叶栀的问话,笑着摇头,“哪能呢。”

    “是戚朗他们,说是感谢我们这段时间的关照。他们三个啊,一大早就出去买东西。我看他们这是要把县城都往家里搬了。”

    “要是能把县城搬回来,我们一定搬。”戚朗被赶出来摘菜,听到沈母的话憨憨的回答。

    叶栀又一次的把目光放回被堆得满满的客厅,她觉得,沈母的话是对的。起码她觉得,这三个人把县城里的吃的,都带回来了。

    这一包包的,几乎都是吃。

    有本地小食,南粤市出产的小零食,上海货,最后在角落落里,竟然被叶栀看到了从香港带回来的进口巧克力。

    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找回来的,叶栀看得直呼牛人。

    不过最近叶栀没什么胃口,对于零食的喜爱度直线下降。但却爱上了春花婶子自己泡的酸银念果、酸蒜头还有小辣椒,特别的带劲。

    春花婶子知道她爱吃后,每次赵文文回清河村,都让她带过来。最近高考,赵文文没回去,她便自己或者让赵红军三兄弟带过来。

    赵家越来越好了,沈清归的工作买给了赵家。本来工作应该是给没有正式工的赵二哥赵家保接手的,但赵家保自动让出,他让红军去接手沈清归的工作,自己就替了赵红军现在的拖拉机手。

    一个县城工作,一个乡村的拖拉机手,谁轻谁重,一看便知。

    但赵家保就是把工作让出来了,他这一手骚操震惊了所有人。后来被赵二嫂知道后,气得大喊离婚,赵家保当下同意。

    他就是要让赵二嫂知道,他们家,他说了算。他们赵家,长辈说了算。并不是吃里扒外的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赵二嫂在这时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什么。

    然而不管她怎么的泼洒,蛮不讲理,甚至绝望都没有用。赵家保决定的事,谁说都没有用。

    工作卖了五百。

    其实沈清归还想便宜卖的,但是五百块已经是沈清归吃亏了。赵大队长一家并不是会让人吃亏的人家,但五百块钱,也确实是他们的极限。

    所以,在买了工作后,春花婶子一有空就让来县城的兄弟几人,多带自己种的蔬菜来。到了年底时期,沈家就没再外面买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