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的将军是凤君(女尊)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8章 平冤昭雪(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京城, 三月。

    外面已是春意渐暖,大周的朝堂里,却暗含着一股肃杀, 文武百官齐齐站在太极殿中,不敢抬头看龙椅上的女皇。

    按理说,如今尘埃落定, 大周与赫赫停战修好,被陛下视若珍宝的季将军腹中有喜,平安无恙, 季家长女洗心革面,不再荒唐, 圣驾平安顺遂班师回朝。一切看起来, 都是十全十美, 再喜庆不过。

    只是不知为什么,她们总觉得, 事情没有这样简单。

    陛下亲征期间,朝堂诸事交由宁王打理, 有条不紊,诸事太平,然而陛下回朝后, 却不顾风尘劳顿,次日就召群臣上朝议事。

    这其中究竟为何,人人心中都在暗自掂量。

    而龙椅上高高端坐的郁瑶, 面目和气,唇角带笑,看似十分愉快,向群臣之首站着的宁王道:“姑母, 这几个月来,辛苦您了。”

    宁王深深一揖,“臣不敢当,陛下在外亲征,臣只能留守京城,尽绵薄之力为陛下分忧。”

    “姑母过谦了,多亏有您在。”郁瑶环视了一番大殿,“这些日子以来,不知朝中可有烦心事?”

    “回陛下,一切都好。”

    宁王顿了一顿,却笑道:“但是,臣不过是替陛下看顾京中事宜,力求万事无过而已,紧要事项,终须陛下亲自定夺。”

    郁瑶在心里微微讶异了一番,玩味地挑了挑眉。

    她的这位姑母,当年在太凤君执政时,亦不曾落了下风,不止于明哲保身,甚至能够对其有所牵制,果然不是寻常人。只是不知她此番要动手做的事,姑母又是如何猜到的。

    “还真让姑母说着了,”她顺着话头就往下接,“朕此番亲征,路过西域,还当真听见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想说出来让诸位爱卿也听个新鲜。”

    群臣噤声肃立,无话可接,也不知她究竟要做什么。

    却只听郁瑶道:“来,将凤君请上来。”

    众人心中不由一跳,心说,这是玩的哪一出?

    然而无人敢出声询问,只能眼看着郁瑶扶着季凉,在龙椅旁另搬了椅子坐了,还柔声道:“慢些。”

    季凉的身子已经显怀,小腹在衣衫下微微隆起,使往日说一不二,冷眼一扫威震四方的大将军,竟也添上了几分将为人父的柔和。

    他对女皇这般亲自照拂,似乎十分习以为常,丝毫不推辞惶恐,只就着她的搀扶坐下了,才抬头向她微微一笑。

    然后诸臣就看见,女皇的脸上简直比吃了蜜还甜,不由得一片倒牙,交织着迷茫。

    陛下要让她们看的新鲜事,该不会就是她夫妻二人恩爱甜蜜?恕她们直言不讳,这可委实不怎么新鲜。

    这时,却听郁瑶又道:“传安都县驿丞赵芳,前任县令之子柳荫。”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更摸不着头脑了。

    别说知道这个县在哪里了,连这个县□□字,她们都是第一次听说,这太极殿上,自大周开国以来,恐怕还没有站过身份这样低微的人物。陛下千里迢迢带这二人回来,为的是哪般?

    她们却不曾注意,队伍中唯独有一人,尽管外表强作镇定,额角跳动的青筋却已暴露她的心虚。

    短短片刻的工夫,被传召的两人已经上殿,依礼跪拜。

    郁瑶开口,笑意盈盈,“朕此番亲征,路遇大雪,被阻在安都县,不料却机缘巧合,听说了一桩奇事。来,柳公子,你且说一说。”

    柳荫应了一声,眸中含悲,声音却平静自持,娓娓道来:“草民之母原是西域安都县的县令,五年前,正逢季安老将军领兵与赫赫作战,粮草车队行经我地,还未到大雪冰封之时,押运官吏却称天气所阻,不再前行。草民尚且年幼,听闻母亲与父亲私下谈论,诸多无奈。”

    “其后不久,母亲便突然病亡,朝廷派下的人带了仵作验尸,说是疫病,为防传人,将尸身草草烧了。但曾为母亲诊病的郎中可怜我家,曾私下告诉草民,母亲之死,乃是中毒所致。”

    他一双秋水瞳快要落下泪来,话音在大殿中泠然有声,“这些年来,草民独自带着幼妹艰难谋生,只想有朝一日能弄明白,当年究竟是谁害我家破人亡。”

    郁瑶暗暗在心中道,初见他时,只以为他是蒲草一样柔弱,想要寻到女子能够攀附的小家碧玉,却不曾料到,他倒也是个天下难得的奇男子。

    若是换了寻常男子,生在边陲,又没有见过多少大世面,先是得知他当初意图勾引的巡按大人是货真价实的女皇,又乍然站到这太极殿上,恐怕连整话也说不出来,他倒还能有条有理,款款陈诉,令闻者同情,着实是个人物。

    他这一番话说完,殿中群臣头都埋得低低的,心中俱是一沉。

    事涉粮草,还恰恰是当年季安降敌之时,那批恰好延误了的粮草,陛下这不只是来断案平冤,而是来替季家翻案,找罪魁祸首来了。

    诸人都恨不能使陛下看不见自己,郁瑶的神色倒还和气得很,看了看一旁的驿丞,“你在安都县任驿丞,已有二十年,你有什么知道的,如实告诉朕。”

    老驿丞来的路上,腿已抖了半日,此刻听她这样道,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颤声恳求:“下官有罪,求陛下饶命。”

    郁瑶声音波澜不惊,“你若说实话,朕可以从轻发落。”

    老驿丞磕头如捣蒜,慌忙交代,唯恐讲得不尽不细,“是,是,下官不敢有半句虚假。下官是驿丞,来往官员都要在驿站下榻,因此下官是知道的,当年那运粮官,的确是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