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是这样地爱着你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十二章 旧情(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接到梁宇琛的电话,左欣妍并没有让弟弟马上调头折返,而是让他先开车回家,把左欣鹏放下后,自己才驱车返回酒店。

    她把车停在酒店停车场,拿上肖依伊的手机一边往酒店里走一边给梁宇琛打了电话,在酒店大堂等了五六分钟,看到梁宇琛从电梯间拐了出来。

    左欣妍向前迎了几步,把手机递过去。

    “谢谢,麻烦你了。”梁宇琛接过手机。

    注意到梁宇琛穿了外套,左欣妍提议说:“方便去喝杯东西吗?”

    “出去走走吧。”梁宇琛说,“坐了一晚上的飞机汽车,有点儿闷。”

    秋日的夜晚,才下过一场雨的 S 市迎来了瑟瑟寒意,梁宇琛和左欣妍在路边并肩而行。

    出来走走的好处,就是不必面对面被迫看清彼此脸上每一个细微的神情,可以侧头凝视对方,也可以欣赏城市夜景或者脚下的路,不论是时间带来的陌生,还是追忆青春的惆怅,亦或是蠢蠢欲动的旧情,如果想看,有星光,不想看,有夜幕。

    “这些年过得怎么样?”梁宇琛看向左欣妍。

    “你指哪方面?事业还是感情?”左欣妍反问。

    “随意,看你想说哪方面。”

    “事业的话嘛,我后来去了美国,这个你知道的,去了想去的学校,学了想学的专业,先是进了一家小公司实习,后来跳槽到大公司,目前还没有达到我的目标,不过在路上。至于感情上,早些年差点儿把自己嫁到德国去,不过最后还是分开了,这些年也遇到一些人……”左欣妍吸了一口寒气,又吐出来,“总体来说,虽不尽如人意,但也还可以,有高潮有低谷,人不都是这样吗。”

    “你呢?”左欣妍问。

    “就像你说的,有起有落。”

    “事业还是感情?”

    “都是吧。”梁宇琛答。

    虽然秋风萧瑟,路上行人却并不算少,两人无言并行了几十米,与不少路人擦肩而过,有才下班的打工人,一身疲惫,行色匆匆;也有手挽手的情侣,像他们一样慢悠悠地压着马路;路边转角处还有一对穿着校服的中学生,不知为何这个时间还没有回家,两人依偎在阴影里,看不清有没有在接吻。

    见梁宇琛望着那对少男少女,左欣妍问说:“想到丫丫了?”

    “嗯。”梁宇琛承认,“可能是做人父亲的敏感吧,不知道那女孩儿的父母知不知道自己女儿这么小就交了男朋友,这么晚了还不回家。”

    “很小吗?”左欣妍又望了一下那对学生,“看样子该是高中生了。”

    梁宇琛说:“高中也太早了。”

    左欣妍笑说:“你说我们这是资本主义享乐思想与和谐社会价值观的碰撞,还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和一个不合格的母亲的区别?”见梁宇琛看过来,又道,“没关系,你可以直说,我的确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甚至配不上是‘母亲’这个称谓,只是任性地把孩子生下来了而已。”

    梁宇琛没看她,默默走了几步:“我很感激你的任性。”

    左欣妍浅浅一笑,带了些自嘲:“你现在父慈女孝才会这么说,欣鹏刚把丫丫给你送过去的时候,有没有在心里骂我是个疯婆子?”

    梁宇琛没答,思绪回到很多年前。

    “我当时以为你会来找我,或者至少给我打个电话……”似是觉得有些冷,又或者仅仅是触动了藏在心中多年的一份情感而有些无所适从,左欣妍抬起右手抱住左臂,“当时让欣鹏把孩子给你送过去,一方面确实是因为申请了美国那边的学校,我没法带孩子走,也不能把她一个人留在我妈身边,另一方面……大概还是对咱们的感情抱有一丝期待吧……”

    左欣妍抱着手臂低头走了几步,转头望向梁宇琛:“你当时有想过来找我吗?”

    梁宇琛淡淡地答说:“当然想过。”

    左欣妍先是释然地笑了笑,随后轻叹了一声,似问似答:“只是后来理智大过情感,你最终没有来找我,而是选择给孩子另找一个合适的妈妈。”

    梁宇琛无言以对,不论那时他经历过怎样的挣扎和复杂的心理历程,简而言之,就是左欣妍说的这样。

    左欣鹏刚把丫丫带到他面前时,如一颗炸弹迎头炸进他的生活里,震惊、无措、茫然之下,他确实想去找她,甚至连机票都买好了,只是事情被家里知道,父亲震怒之下住了院,他不得不留了下来。

    他那时也想过左欣妍让弟弟把孩子抱给他,可能是希望两人的关系还有转机,否则以左欣妍的个性,分手后发现意外怀孕,根本不会选择把孩子生下来。

    但是他即便追去了又能怎样呢?他和左欣妍在某些方面很像,自信又自我,不会为了别人放弃自己的目标,牺牲自己的生活。即便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孩子,事情还是一样的,他不会放弃家里的生意,丢下家人陪她去美国,她也不会放弃去美国深造乃至定居的目标,和他回国打拼。他去了,他们会再次陷入无休止的争执与拉锯中,固执地守着自己的坚持,期盼对方牺牲让步,就好像在英国时一样。

    就在那个时候,肖依伊适时出现,给了他另一种选择。

    回国后,对于父亲希望他能和肖依伊发展的想法,他并不感到吃惊。

    他父母年轻时就来了本市创业,在外人看来也是成功落脚扎根,成就了一番令人赞叹的事业。但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外地草根,想真的在本地扎稳脚跟发展壮大,谈何容易,人脉关系不单单是钱能打通的。

    而肖家在这方面的优势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