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爽文主角他弟(快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1章 暴躁老父亲之四(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慧怡公主看着表情扭曲,捂着脑袋,痛苦地在床上打滚的皇帝,心里毫无波动,甚至还想暗暗说上一句:活该!

    她也不知道怎么解释这突如其来的恶念。

    之前她虽然不是很喜欢皇帝,名为姑侄实则为姐弟,同在宫中生活了这么多年,亲情总是实打实。而且皇帝对她一片真心,为了给她出气不惜派人找皇兄讨说法。

    她心里有些嫌弃皇帝终究没把皇兄如何,却也觉得自己该继续回应他心疼他,劝劝他哄哄他,偏偏现在她就是哄不来也劝不出口。

    慧怡公主就坐在床边,眼睁睁地看着皇帝足足煎熬了半刻钟,才恍然想起:我可以不管他,但应该叫个太医过来看看。

    毕竟我素来善良。回头联系到元郎,他可得好好夸夸我呢。

    慧怡公主被自己的不计前嫌感动了一小会儿,终于起身走出里间,对守在门口的内侍道,“陛下略有不适,请太医来吧。”

    另一边皇帝再痛苦再难控制言行,诡异的是他的神智其实很清醒,看得见也听得清。

    只是脑海里耳朵边那不辨男女的尖利声音在反复嘶吼“你有罪,你怎么能让慧怡难过,你罪无可恕”,持续不断地打算他的思路。

    皇帝活活疼出了一身汗,恨不得晕过去一了百了的时候,太医终于“姗姗来迟”,而慧怡自觉仁至义尽,直接离去。

    当慧怡彻彻底底消失在“感知”之内的时候,那真能折磨死人的剧痛也戛然而止。

    皇帝维持着双手抱头的姿势,明白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不明白。

    他如今只有满心的庆幸:与劫后余生无二……父皇救我!

    这会儿他倒是选择性遗忘他派去袭杀他父皇的刺客凉了没几天。

    与此同时,待在北城行宫的叉烧皇帝他爹……正沉醉在温柔乡之中。

    姬玉衡通过绑定卡把妙妙顺利地带到这个世界,不费什么力气就寻找到了合适的马甲,一位二十二岁便病死在行宫之中的女官。

    即使北城行宫公认是冷衙门之中的冷衙门,但宫女们也是按流程挑选而来,女官也是由宫女一步步晋升来的。而这个女官会病亡说起来也和女主慧怡有些干系。

    五年前,这位女官和她的姐姐都参加了内务府的小选,姐妹俩一同入选,只不过更漂亮的姐姐被选进了干清宫,心思机敏的妹妹则被分到了坤宁宫。

    二十多岁的皇帝是有老婆的,只不过皇后被册立后没几年便病逝了,坤宁宫上下都因为“伺候不利”而被打包到了北城行宫,当时还是小宫女的女官由此和已经伺候皇帝的姐姐分离。

    随后女官的姐姐因为碍了慧怡公主的眼从而意外去世,女官在北城行宫逃得性命,却逃得了几年逃不了一世。

    一场风寒,在行宫大夫有意拖延至下,女官高烧不退,终至不治。姬玉衡一行人来到行宫的时候,这位女官都快凉透了。

    妙妙按照男友的经验,努力附身的时候,还不忘嘀咕,“我总得给这姑娘讨个说法!”因为不太适应,妙妙短短一句话都说得有点烫嘴。

    姬玉衡抱着妙妙,缓缓点头,“当然。”即使没有这档子事儿整个北城都得认真清理一番。

    小光团在半路上就已经提醒他:北城知府的长子也是慧怡公主的裙下臣。

    小说里北燕南方闹洪灾的时候,多地告急,唯有北城依旧粮库丰盈,这位知府公子背着父亲偷偷运量给慧怡,皇帝兵败被杀后慧怡能带着钱和粮一起投入真爱戚赫元怀中。

    正是因为这份“富可敌国”的嫁妆,戚赫元的父亲一开始并没有反对这桩婚事。

    当然,知府公子作为男主情敌,有家底却没什么战斗力,在男女主成婚前就已然被戚赫元弄死了。

    却说妙妙靠在男友怀里适应着新马甲,听完男友介绍情况她仰头抬手掐了下男友的下巴。

    听说男友死了又做梦发现男友活了,这股子大悲接大喜的劲儿总算消化了大半。她小声抱怨道:“也就是我比较没心没肺……”

    姬玉衡也笑,“不然都要去看心理医生了吗?”要不是怕妙妙大悲大喜从而落下什么病来,他得等他彻底掌控局面才会把妙妙带过来。

    二人相拥说笑,落在值守的大太监和女官眼里就是另一番景象,几人越看越琢磨就越是欣喜:老天有眼!太上皇回归尘世,必能力挽狂澜。陛下大逆不道,太上皇也该再生几个小皇子,悉心培养,纵然生不出……从宗室过继,也比不知被如何蛊惑竟似失智的陛下强啊。

    姬玉衡和妙妙聊了一会儿,就抱着妙妙去里间小憩。

    吩咐了宫女一番,便去了行宫正殿,召集随行的官员议事。

    凡事儿都要分个轻重缓急,清理行宫上下的紧急程度绝对比不上召集百姓开始种田。

    整个盆地内常住居民大约五万人,其中百分之九十居住在北城百里范围之内。而姬玉衡带来的禁军加侍卫总共八万人,随行内侍宫女以及官吏加在一起勉强过千,就算让官兵们把家眷接过来,他能掌控的人口数目也就在二十万上下。

    在老家蓝星花国,稍微富裕点的县城人口都是这个的几倍。

    而且北燕出了名的地广人稀,在北燕南方可能各家各户富余一两个劳动力,但在北燕北方农户多得是地种不过来的。虽然他完全可以下旨,用类似征徭役的方式招工,但他觉得没这个必要。

    明年下半年会有大量逃难而来的百姓,他现在可以把目光放到关外的草原上:用粮食购买牛羊马,也同样可以用粮食来支付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