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师尊总馋我妖丹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9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章莪山, 荆雪尘在山中生活过五年,却不知山外是何模样,只在那夜里有过匆匆一瞥。

    在他稚嫩的印象中, 那是一只比狰还庞大千百倍的巨兽,巨兽的五脏构成了他五岁之前的整个世界。

    这个商氏一族千年来世代隐居的地方,在古籍中也不过一句“章莪之山, 无草木,多瑶碧。有兽焉, 名为狰”。

    “瑶碧”说的应该就是灵脉, 狰的祝福自然会带给章莪山数不清的灵玉。

    在他心里,那一定是座美不胜收的玉山。

    然而现在, 当荆雪尘透过前缘玉镯, 从里向外窥望时,却发现章莪山表面千疮百孔, 只剩下一副贫瘠的骨架。

    寒风在山间呼啸而过, 玄黑岩层坚硬如铁, 连一粒草籽都无法存活。

    “商氏灭族之后,各方势力都来寻找传说中的灵脉,即便原来是座玉山,现在也早就被开凿空了。”奶猪在玉镯中说道,“可惜当时陛下忙着营救殿下,所以没分到什么好处。”

    荆雪尘的心像被挖得坑坑洼洼的章莪山,空落落的。

    “奶猪, 其实……即便在世人眼中我是被‘囚禁’在章莪山里, 但我从来没有怨恨过它。”少年眸光黯淡,“那里曾经是我生命的全部,是我的‘家’。”

    “……抱歉, 是臣失言了。”奶猪蹭了蹭他的下巴。

    “这种感情确实有些难以理解,阮哥哥的心情或许比我还要复杂。”荆雪尘摸摸狮子猫的头,“家族把他当做‘容器’,结果到头来,他却是整个家族里唯一活下来的人。”

    爱也好恨也罢,无论他对家族是何种感情,当看到自己的家乡毁于一旦之时,都无法避免悲伤。

    但商梦阮并未表露出任何情绪。

    他只是静默地在前面领路,腕间戴着前缘玉镯,后面则跟着近六十名天鸢宗弟子。

    他们身着整齐划一的仙袍,头戴面具,不发一声,宛若一队静默的人偶。

    但那面具之下,确是各不相同的活人。

    荆雪尘想起数日前在飞行法器中,他问商梦阮,怎么才能确定天鸢宗宗主——寰宇尊者会亲自随他们进入坟墓。

    那时商梦阮是这么答的:“十一年前他为狰与宝藏而来,我记得他。商氏一族累积千年的宝藏,他定会牢牢握在自己手中,不会假手他人。”

    果然他想的没错,众人离开天鸢山不到一日,前缘玉镯便收到了写着消息的小纸鹤:寰宇尊者对外宣称闭关修行。

    荆雪尘望向那六十张一模一样的面具,眯起豹眼。

    到底哪一个才是寰宇尊者呢?

    几不可闻的咒语从商梦阮唇间传来,章莪山中飞沙走石,沙石汇聚而来,山岩拱起,形成条通道和一扇石门。

    “我道为何整个三界都搜寻不到入口,原来是空间法器。”一名面具人道。

    荆雪尘排除了这个人的嫌疑。露在外面的一定是幌子,真的寰宇尊者另有其人。

    墓门有百米之高,锁芯亦有十数米之大,纹路纷繁复杂。商梦阮拿出一枚黑色小球,按向锁芯中心。

    “那就是你找来的钥匙?怎么可能?”面具人欲阻止他,“开锁失败不可能没有机关,你想害死我们吗?!”

    商梦阮不为所动,只见那粒黑球融入锁芯,犹如水银般融化开来,沿着凹陷的纹路蔓延流淌,一点一滴覆盖了整片图腾。

    无数齿轮精密咬合,墓门开始沉缓地向上拉升。

    面具人皆震惊地盯着眼前一幕。

    荆雪尘看惯了师父手里的各种小玩意,倒不怎么惊讶:“能变形的钥匙?和我的银月好像。”

    商梦阮审视的目光从天鸢宗众人身上移开。墓门已经全然洞开,新鲜空气灌入,墓道两边的烛火在风中依此亮起。

    天鸢宗众修士不远不近地跟在他身后,鸦雀无声。空气对流,从墓穴深处传来的风声宛如呜咽,听得人毛骨悚然。

    他们用了大量法器支撑墓门,以免其落下,但当他们愈发深入,当再也看不到入口的天光时,即便是修士也不免心下惴惴。

    为首的面具人手举明光符,走一步照一步,步履谨慎。当光芒照亮墓道头顶时,他冷不丁对上了一颗人头。

    人头表情狰狞,如魔似幻。

    “呵——!”

    他大喝一声,操控法术攻向那颗人头。

    众修士慌作一团,随之进攻墓道顶部。然而烟雾散去后,那颗人头还在,连表情都没有稍变。

    “壁画罢了。”商梦阮道。

    面具人这才发现那人头只是一张过于逼真的壁画。

    只见画中那人脸裂成两半,角从额间裂隙挤出,迸出血液。他双目惊惧如铜铃,竟是眼睁睁瞪着自己的身体从中撕裂。

    这只是壁画的冰山一角,整个墓道顶部都绘制着畸变的人,身边密密麻麻标注着古文字。

    面具人啐道:“画这种东西干什么?晦气,果真商氏的人脑子都不正常。”

    荆雪尘却知道,壁画上的不是故事,而是商氏一族千年以来的历史。

    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每一个“容器”的结局,都通过壁画的方式永远保存在了墓道之中。

    后面的壁画中出现过寥寥数只完整的狰,代表成功的“容器”,而墓道尽头,则是千年前诞生的原初之狰。

    所谓“尽头”并非无路可走,而是有太多路可走。

    上、下、左、右和前方,五个方向,皆有墓道向里延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