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梦幻年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十八章 炮轰(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没达到预期就算输?

    资本家的嘴脸真让人无语!

    首日3100万,你还想咋滴?

    这口碑,这首日成绩,3个亿妥妥的!

    “行了,你让宣传部门多关注一下,还有,韩国那边的票房情况实时跟进报道,我有预感,韩国版这次也能创造不小的拍票房收益!”

    “……知道了。”

    赵劲松扭头欲走,沈梦溪又交代了一句:“别不上心,这可是咱们一本两拍的第一部作品,很关键的!”

    “梦溪,我有点不太明白。”

    “什么?”

    “为什么一本两拍不选择中美?”

    沈梦溪愣了一下:“选了呀,《鲨滩》就是中美各一版!”

    “我是说《重返二十岁》,我说说不是中美各一版?美国市场的回报率、影响力远超过韩国市场!”

    沈梦溪有点尴尬:“……我也是快拍完了,才想到的美国市场……”

    “行,我知道了……”

    为什么不是中美各一版?

    因为一本两拍这个策略最开始针对的就是中韩合拍!

    沈梦溪压根没往美国方向想!

    后来,他查阅了相关资料——类似电影的票房,比方说《重回17岁》,北美票房6500万美元;《长大成人》,北美票房1.01亿美元;《辣妈辣妹》,北美票房也破亿了……

    说明什么?

    只要故事讲的不差,搭配几个还算不错的演员,这类‘美梦成真’式电影在北美还是很有市场的。

    鸡汤流行全球,不是没有理由的!

    这是坚定他独立制作的最重要原因。

    但这个事发生的时候,中韩两版《重返二十岁》已经宣传了——上影节、中韩电影峰会、釜山电影节,都有宣传过……

    总不能砍掉韩国版,改制作美国版吧?

    ……

    赵劲松离开,沈梦溪才点开电脑准备看看新闻,宋航一脸严肃的走了进来,告诉了沈梦溪一个挺悲催的消息:

    “托马斯不想做《长城》了?为什么?”

    “……他觉得这个故事不符合美国人的口味……还有……他可能不太信任你的导演能力!”

    “重点是第二个吧?”

    沈梦溪挺生气的……

    符不符合美国人的口味,根本就是借口!

    北美外语片票房票行榜前十就有《摩托日记》,甚至《切·格瓦拉》也在美国上映了……

    ——只要有利润,别说军民鱼水,就是《卡斯特罗》他们都敢拍!

    这个事归根结底,传奇影业还是看不上沈梦溪!

    宋航苦笑一下,解释:“……他们可能觉得你之前没拍过类似的电影,所以不太敢投资吧!”

    “……我的《海边的曼彻斯特》全球卖了接近4亿美元,论票房并不输给很多商业片导演!”

    “但《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剧情片,属于边缘题材……”

    “他们怎么想的?”

    宋航:“他们想邀请好莱坞导演执导这部片子……”

    没错,沈梦溪并不算主流导演,而且他还是《长城》的制片人、监制。

    传奇影业有理由怀疑沈梦溪的能力。

    但是,找好莱坞导演执导《长城》?

    沈梦溪无语:“好莱坞懂个蛋的中国!”

    “传奇影业对《长城》的预期是4亿美元,其中北美票房必须要过亿……内地票房他们觉得最多也就1.5亿美元……”

    “他们看不上中国市场?”

    “怎么可能……”宋航先是否认,接着又道:“但中国市场还没到日苯市场的程度!”

    倒也是……

    即便是今年,梦溪好几部电影丰收的加持下,内地票房被也才120亿……

    比不上日苯、英国、法国。

    暂列电影市场票房收入排行第五名……

    “汤姆克鲁斯那部《最后的武士》成本多少?”

    “一亿美元,日苯市场贡献票房超过1.2亿美元!”

    “……区别对待!”

    沈梦溪有点不爽……

    当然不是《最后的武士》那电影有多好……

    那破电影宣扬的其实也是白人救世主:阿汤哥的角色杀人老公,捅人哥哥,最后还泡到寡妇,这是赤果果的殖民侵略!

    又称《第一个驻日美军》……

    结尾:汤姆克鲁斯最后回到基本没有男人剩下的村庄,接管了一切:土地,老实巴交的农民,当然也包括了死去武士留下的女性们……这个是不是太过讽刺现实了点?

    这破电影豆瓣评分高达8.0分!

    有没有搞错?

    “他们不愿意投资,也不愿意把项目交给我们……”

    “那就甩开他们,我们自己玩!”

    “那……片名我们也不好用啊……”

    “这倒是个问题……《长城》这个片名太好了!”

    沈梦溪也犹豫了一下……

    好的电影片名就能保证电影收益过半,比方说《夜闯寡妇村》、《闺蜜》……

    “过几天我去参加洛杉矶新人电影节,到时候找托马斯·托儿面谈!”

    “洛杉矶新人电影节?”

    “给《驴得水》还有《钢的琴》找一些海外发行……”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