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投胎系统在后宫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9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陈国使者曾听闻, 大雍皇帝有位贵妃,千娇百媚,恩宠甚重。就算是他国皇帝来了, 她也照样能不给面子。

    于是一听到从门那边传来的声音,陈国使者脑海中就浮现出个跋扈贵气的女子形象来。

    “请皇后娘娘安。”

    张贵妃进了坤宁宫, 轻飘飘睨了那陈国使者一眼, 侧过身朝王皇后行礼。王皇后含笑让她起身,并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下来。

    “使者方才说什么?本宫倒是一时没能听清楚。”王皇后语气轻柔问道, 张贵妃则捏着涂了丹蔻的手指,撩起眼皮也看过去。

    顶着这两人的眼神,陈国使者咽了咽唾沫, 硬着头皮将自己方才的话再说了一遍。

    “我们国主, 欲为七皇子求娶泰清公主。”

    这话说完, 殿中登时就静了下来。宫人们眼观鼻鼻观口, 不敢有动作。王皇后则是仍笑着,但那笑意却未曾抵达眼底。她放下手中茶杯,落在桌案上发出令人心下一紧的响声。

    陈国使者也因着这声响抖了下。

    “七皇子是哪位皇子?”王皇后温和问道,好似只是单纯地问问那位七皇子是谁, 但在寂静的宫殿中却令人生出一股寒意。

    “本宫曾听人说起过,陈国有位皇子,容貌比之女子更为出色, 只不过流连青楼, 颇为放荡不羁, 是个极有意思的年轻人。就是不知,陈国使者你说的七皇子,是否就是这位?”

    没想到自家皇子的名声已经传到大雍来了。陈国使者暗呼失策。

    陈国皇帝想同大雍联姻,但数来数去, 挑来选去,最后却发现国内的皇子里竟只有一个花名在外的混世魔王年龄合适,其余的都早早成了亲。

    要不是这样,陈国皇帝也不会想着坑蒙拐骗,趁昌平帝不在的时候派人来这雍皇宫。可他们也没想到,王皇后对陈国情况竟这般清楚。

    “娘娘、娘娘说笑了。我们七皇子虽说被有心人陷害,落了不好的名声在外头,但其本质是个极良善的人。风度翩翩性情温和,同泰清公主郎才女貌,定是绝配。且如今这乱世,您难道愿意将泰清公主交予其他不知身份的人吗?若论知根知底,两国邦交,又有谁能比我陈国七皇子?再者说,旁的人是护不住公主的。这乱世之中,手里头有兵才能安心。我陈国不说旁的,绝对能保泰清公主无忧。”

    陈国使者发挥了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从为他们七皇子辩解说到了如今天下局势,又细细说了他们陈国的诸多好处。条理分明,很好地拿捏住了一位母亲对子女的担忧。要不是他面前坐着的是王皇后,说不定就被他给说动了。

    王皇后拿锦帕沾了沾嘴角,眼帘垂下,叫人看不清里头的神色。可熟悉的人都知晓,她此时情绪不高。

    张贵妃笑出声来,她声色媚人,即使是这样不客气地笑出声,听在人耳朵里,也觉得是种享受。

    “哎呀,还真是巧,本宫这儿也有个侄子呢。也同你们那陈七皇子一样,被奸人所害,在京都留下了不好的名声。惹得如今京都的小姑娘都视他为豺狼虎豹。想来,本宫这心情,陈国使者你也能体会一二吧?”

    陈国使者略沉思了下,没发现这话里不妥之处,便点了头。

    张贵妃见他点头,便又道:“我那侄儿是个好的,身上还有爵位,人长得一表人才,除了名声,堪称良配。不知陈国有无适龄的公主?使者可否替本宫那侄儿去问问?”

    这一句话就将陈国使者堵得哑口无言。

    难不成要反驳张贵妃,说他陈国没有适龄公主?可这种事一打听便知,骗不住的。可真让他回陈国替张贵妃那名声不好的侄儿问姻缘,那他还不得被后宫那些嫔妃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要怪只能怪,他们七皇子的名声实在太差了……

    陈国使者默默叹了口气。

    打的算盘落了空,陈国使者也不在大雍多待,第二日就启程回了陈国。

    只是不知道远在落云城的昌平帝是怎么知晓这个消息的,近半年没有书信的人竟专门为了此事传了书信回来。

    不过,那信的内容却是让段嫣冷笑出声。

    当初为了安定西岭,让戎族继续替大雍守着西岭。昌平帝答应了戎族和亲的要求,将年纪尚小的段妘送过去。如今为了拥有赵国这个盟友,便又希望段嫣去与陈七皇子成婚。

    看来当初昌平帝没有把自己送去戎族,也不是因为别的,只是要将她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作为一个皇帝,昌平帝完全是合格的,甚至可以说英武明君。他有抱负有才能,臣子只需要尽心辅佐他就行了,不需要操心别的。

    但作为父亲,丈夫,昌平帝只能说是无心且渣。

    陈国皇帝都尚且觉得他儿子那情况,昌平帝知晓肯定不会同意,这才周转着派人来了雍皇宫,企图哄骗。

    可昌平帝并不会理会那个联姻的七皇子是不是优秀,是不是最适合段嫣的,他看的是同陈国联姻能为他带来多少利益。要是陈国皇帝直接派人去落云城那边找昌平帝,说不定这联姻的事早就成了。

    如今大雍看起来,确实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不少人都认为大雍是逐鹿中原最后登顶的热门人选。

    可自家事自己知道。大雍同宋国陷入胶着,看似输少赢多,占据上风。但实际上,大雍这半年来已经被宋国耗得精力憔悴。

    昌平帝希望段嫣主动赞同联姻一事,就是想在不同王皇后与王家起龃龉的同时,又获得陈国的帮助,一举拿下宋国。

    他的算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