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投胎系统在后宫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4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随着这花落坠地声, 须臾之间,仿佛将什么东西惊动了,放走了。方才段嫣感觉到的一切又如潮水般消退, 不留半点痕迹。

    淑妃眼睑动了动,像僵硬的人终于回暖, 她抬起眼, 看到段嫣。

    “泰清来了啊,”她如往常那般温柔打着招呼。

    一直陪在她身边的静兮也不见踪影, 这会儿除了风声,便静得吓人。

    段嫣渐渐松开紧皱的眉,偏头朝含细道:“有些话同淑娘娘讲, 你先回吧。”

    含细也被淑妃这骇人的举动惊吓到, 此时见主子叫她走, 脸上顿时显出不安之色。

    段嫣睨她一眼, 没再多说,却让含细明白了她的意思,尽管再担忧也只得忍住离去。

    “今日天儿不错,”段嫣蹲下身, 捡起枝花骨朵儿,将开未开,是最动人心魄的样子, 连色泽都像燃尽了所有气力, 红得震撼。

    寒暄的话说完, 两人间沉默了会儿。

    淑妃突然叹口气,带了点笑,“是啊,天儿不错。”

    她慢慢走向段嫣, 脚下残败的花瓣被碾成汁水,混进尘埃里。

    “不是身子不舒服?跑外头来干什么?”淑妃弯下身,摸了摸段嫣的额头,“这地方偏僻,不如宫里便宜,受了凉可有你哭的。”

    素秋之际,落雨时分,整个奉山拢在潮湿里。

    不管再厚实的衣裳,摸起来都是冰凉凉的。

    淑妃牵着段嫣的手,两人穿过曲折蜿蜒的石子路回了寝殿。

    相较于张贵妃,淑妃是个性子更复杂的人。她长于世家,自小看惯那些弯弯绕绕,即使清流如陈氏,也免不了勾心斗角。

    她有一副温柔无害的模样,却注定不可能是个纯粹温柔无害的人。

    满京都里,那些世家贵女,谁又敢说自己是真正的表里如一?就连王琦灵那样平日里爱聊闲话看起来没什么心机的,手里都经过些阴私。

    是以段嫣并不打算说什么。

    可能真是受了凉,加之早些时候身体确实不舒服,一到淑妃住的东砚小院,段嫣就手脚发软,昏昏欲睡。

    连忙叫人去请了随行的太医,并告知王皇后,淑妃替段嫣理了理被角,随手拿了本书就在一旁的榻上坐下了。她斜斜倚在隐几上,单手支着额角,眸子微垂。

    左手慢慢翻动书页。

    静兮站在一旁,欲言又止。

    “想说什么便说,同我还顾忌什么?”淑妃没有抬头,手下又翻开一页。

    这时候段嫣已睡沉了,即使这么近的距离,她也没醒。

    “您这般喜爱孩子,为何不试着生养位公主?母女情深,总比泰清公主要亲近些。”

    “她是不一样的,”淑妃停下动作,眼神落在段嫣身上,“静兮,你可记得小时候三叔家那些孩子?”

    静兮一怔,想到了还在陈氏的往事。

    那位三叔是庶子,生母活着的时候受宠,同陈氏老夫人明争暗斗,手段狠辣。最后还是陈老夫人以死相逼,并威胁不将人除掉,便死也要将陈老家主宠妾灭妻的事情宣扬出去。

    陈老家主疼爱那妾,却终究还是更加看重自己的仕途,最后将人扔给陈老夫人处置了。庶子那时候已经长大,早已在亲娘的影响下将陈氏的一切视为己有,生出了不该有的念头。

    可陈老夫人将那宠妾除了,怎么还会忍得了这个庶子?

    书香世家里的人做事终究顾着名声,陈老夫人没有斩尽杀绝,只不过也没让他们好过。她将那庶子逼得主动同陈氏断绝关系,随后又扯出大段腌臜事,让那庶子连同他的若干儿女都名声尽毁,京都里谁听到他们的名儿都会避开。

    静兮记得,最后一回见到那位陈三爷,他穿着身破旧的衣裳,从烟花柳巷出来,他那本该是陈氏娇贵养大的女孩儿,不过七八岁,便穿着柳巷女子惯穿的颜色,抹了口脂在门口张望,稚嫩的小脸上全然是风霜后的麻木。

    “看来你是记起来了。”

    “宁为小官妻,不作权贵妾。”

    淑妃淡漠又残酷地说出这句话,静兮听了心中不忍,“娘娘,您何必这般贬低自个儿,宫里头哪儿有这些说法?”

    “妾便是妾,即使是皇家的妾,那也是妾。”

    淑妃的声音很柔,里面却像藏着把刀子,直直劈下,疼得静兮眼框泛红。

    陈氏的家规是每个人自小背到大的,其中一条“不为妾”更是让那些未出阁的小姐们引以为傲。她们出生陈氏,从不与人为妾,身有傲骨,冰壑玉壶。

    直到出身陈氏主家一脉的淑妃入宫,她们的骄傲被拦腰折断,如同当头一棒,所有人将怒火对准一处,发下毒誓此生再不往来,更有甚者逼着那时候的淑妃自觉向家主请求除籍,以免毁了姐妹名声。

    那些个长辈看重淑妃入宫的利益,没有阻拦,却也没有站出来替她挡下这些。

    七年深宫,除了那时候还算是父亲的陈氏家主偶有探望,淑妃就真的称得上孤家寡人了。

    而如今,什么也没了。

    “娘娘管他们做什么,这些年还不是有事便求到您身上,当年那毒誓都发进狗肚子里了。”静兮终于是落下泪来,泣不成声。

    淑妃依旧是淡漠地翻着手里的书,好似那众叛亲离的人不是她,而是某个毫无干系的陌生人。

    她既没有静兮的悲痛,也没有忆及往昔的怨恨。

    “泰清多好啊,正宫所出,嫡长皆占了。”她甚至还能悠闲地谈起段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