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之种田大户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04章 有人偷懒(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里正看了卫夫郎的眼神站出来:“老哥哥,我们村子没有建豆坊之前是什么样子,你是知道的,为什么村民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就是因为我们修了豆坊,豆坊里产出的东西卖了钱。”

    “你们那运气我们可比不了。”卫家村里正怎么不知道,他还知道那豆坊的方子就是林家给的,人家村子出了林家那样的人,自个儿村子可没有。嶼、汐、團、隊。

    知道对方在想什么,里正接着劝:“虽说我们豆坊是有林家的方子才能开的起来,但是在修豆坊的时候村里人也是出了不少钱的,现在我们村子里过得最好的那批人,就是修豆坊时出钱出力最多的那批人,我这个意思你明白了吗?”

    里正的意思就是,不论是挖池塘,还是买藕种、鱼苗都要花钱,与其让整个村子的人都同意大家一起出这笔钱,不如就像当初豆坊那样分分子,出的钱越多,以后分钱的时候也能得越多。

    里正这话一说,卫家村里正哪还有不明白的,他眼神一亮:“这是个办法!”

    “反正话我说到这儿了,老哥哥你再和你们村子的族老们商量一下,最后决定要不要做。”里正把话说完,拉着卫夫郎站起身,“藕种的路子不用担心,程少夫郎和人程家主宅的人合伙在辽台郡弄了个度假山庄,靠着鱼和藕去年大赚了一笔,藕种那边可以想办法。”

    最后这句话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解决了卫家村里正最担心的一个问题。

    既然程少夫郎已经做成功了,那他们就不是头一份,有人在前面指导要是还不能做好,那就真的只能怪自己村子的人没有财运了。

    里正和卫夫郎离开了卫家村,走在路上卫夫郎拍了拍自家相公的肩膀:“我看这事能成。”

    “我都亲自出马说了,当然不会有问题。”里正得意地吹了下口哨。

    他已经把能说的都说了,连夏哥儿都搬出来给对方做定心丸,要是这事真的成不了,那他就去另外找个村子说挖池塘,反正地势低的村子又不止卫家村一个。

    “哎,夏哥儿真是个好孩子,我以前在他跟前随意念叨了这么一句。没想到他真的放在了心上,还出了一个这么绝妙的主意。”卫夫郎感叹一句。

    “这是怎么回事,没听你说过呢?”里正听着自家夫郎的话有些奇怪,原来夏哥儿会提出帮卫家村有自己夫郎在其中起作用。

    “就是有一次夏哥儿回村的时候在路边遇到了他,说了一嘴我么家村子的事……”

    卫夫郎和里正坐在他们家的牛车上,把当时的场景说了出来,慢慢悠悠地晃回林家村。

    其实,卫夫郎这是想多了,毕竟林夏至经常回村子,也经常听村里的那些外姓夫郎们自己么家村子的事,早就不记得还有这么一段对话了,提到卫家村是因为卫家村距离林家村比较近,仅此而已。

    有这么个美妙的误会不打紧,反正最终的结果是两边皆大欢喜就行。

    卫家村的里正在自家门前抽了整整两管旱烟,才拍拍烟灰起身去找自家村子的族老。

    这么一个机会到底要不要抓住?瞧瞧人家靠豆子改变的林家村,家家户户没有牛车也有个驴车,可以卖林家的那些吃食挣钱,可以在作坊上工挣钱,还可以养猪养羊挣钱。

    还有偏僻得多的望山村,一开始只有李家沾光养鸡养猪,后来人家得了林家的法子开始养兔子,也渐渐变得越来越好,新房子一家接着一家盖起来。

    要是自家村子继续守着以前那点土过日子,只会越来越穷。

    心里的想法坚定了下来,卫家村里正的步伐越来越快,他现在就想把这件事和族老们商量清楚,然后召集村里人开会。

    有些人越老越是固执,有些人活得越久看东西越是明白,林家村的族老们是后者,卫家村的族老也是。

    他们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都希望自家村子的人能越过越好,二话不说直接让自己村子的里正学着林家村开村民大会。

    有人同意就会有人反对,宇熙団对保守胆小的人觉得这个办法行不通,他们世代都是种田的,根本不会是侍弄藕种,更不用说养鱼,大家吃的鱼都是在河里打的,都没有养过鱼。

    当然像这样保守的人是少数,更多的人愿意试一下,就像自家里正说的那样,就算失败了,也就是耽搁点时间,赔上买藕种和鱼苗的钱。

    如果成功了,他们以后也能过上林家村人、望山村人那样的好日子。

    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村里人大部分同意之后,卫家村里正到林家村学习林家村的做法。

    办法其实很简单,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不管是出钱的还是出力的,都给大家折算成份子,等到池塘有了收益,大家一起分钱。

    卫家村里正学到了办法,回村开会,村民自己选择。

    有林家村和望山村这样的先例,卫家村人相信他们也可以赚到钱,开了会之后一个个干劲十足。

    尽管现在天气还没有暖起来,土地还有一点点硬,丝毫不影响大家干活的热情,家家户户的壮汉都扛起锄头,自发到选定的地点挖泥。

    这些地点都是平日里一下雨就容易积水的地方,挖出来的泥很黑很肥沃,卫家村里正一看,干脆把这些挖出来的泥分给过来挖池塘的人家,让大家把泥运回去铺在自家的田里,增加田地的肥力,算是意外收获。

    就在两个村子都欣欣向荣,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时,总会有那么一两颗耗子屎——团溪山上有人开始干活偷懒。

    刚开始有人这样做的时候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