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确实热,带着孩子尤其热,又不敢在马车里直接放冰盆,只能放在外面不够解暑。
“热、热。”小年糕听着大人说热,坐在李秀腿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耶、耶。”小米团念不清楚字,尤其喜欢跟着小叔学舌。
林虎子擦了擦额头冒出来的汗珠:“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现在除了水田,别的地都干了,要不是田里都有竹管运水,每天浇地就够累人。”
李秀听林虎子这样说,有些忧心:“还好咱们这边靠着大江,水不会少,就算天热不下雨也不缺水,听村里的老人说再这样热几天就差不多该下雨了,如果不下雨恐怕就会出现旱灾。”
“不会那么容易出现旱灾的,咱们景国有两条大河,几乎没有旱灾的记录,就算有旱灾那也是西北那边,那边才是干得吓人,就算没有旱灾的年头,夏天都难得下几场雨。”程闻柳有不同的看法,他平时看书多,比林虎子他们知道得多。
林虎子嘿嘿一笑:“闻柳说得有道理,就算今年有旱灾咱们老百姓的日子也能比以前好过,第一轮一年两熟水稻都收割了,马上土豆和红薯也可以挖,都是能填饱肚子的好东西。”
“都说了不会有旱灾,你怎么老是提旱灾,真是。”李秀掐了林虎子一把,这人就是一根筋,刚才不就是提了一句,他就说着旱灾不放了。
林虎子在面对李秀的时候一点都不会强硬,夫郎不高兴了立马低头认错:“好了好了,我不说就是了。”
“阿爹和阿么感情真好。”程闻柳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想着以后自己和林夏至也能这样一起老,他就会觉得很幸福。
把人接到了程家,程闻柳告了声罪就出去忙事情了,现在正是月底,他和各个掌柜、管事最忙的时候。
林夏至没有在意程闻柳没留在家陪他,和程夫郎一起高高兴兴地招待林虎子和李秀。
程夫郎特别喜欢小年糕和小米团两个小家伙,和李秀两人一人照顾一个,正好方便林夏至和林虎子商量事情。
“阿爹,村里的番茄和辣椒收得怎么样了?”林夏至吃了一口林虎子他们带来的糕点,这是杨雨生最新研制的薄荷味,吃起来冰冰凉凉的,非常解暑。
“番茄和去年一样,做了好些番茄酱正在卖,辣椒也在收,我照你之前说的告诉了村里人,大家都积极帮忙。”林虎子乐呵呵的,大家高兴他也跟着高兴。
“我这次过来就是想和阿爹你商量一下这两个种子怎么处理。”林夏至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让林虎子看看。
其实,番茄和辣椒种得多了之后,种子很容易被外面的人拿到手,找个晚上偷偷摘几颗果实回去就行,与其以后有人过来偷种子,不如他们林家把种子大大方方拿出来卖。
因为番茄去年就给村里人种了,如果现在要把番茄拿到外面种的话,村里可能会有些意见,林虎子回去之后得要先找里正商量,争取村里大多数人的支持。
至于辣椒种子,那就更简单了,之前只有林家人在种,现在林家要把辣椒种子拿出来给所有人,他们就算有意见也没用。
听完林夏至说的话,林虎子久久没有反应过来:“夏哥儿,这样村里人会不会找咱们闹?”
“闹?”林夏至挑了下眉,“他们闹什么,有什么好闹的。这些种子都是我们林家的,想给谁就给谁。”
挠了挠头,林虎子慢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尝到了种番茄、卖番茄酱的甜头,以后别的地方也种番茄,卖番茄酱,咱们村的优势就没有了,村里人会不会怪咱们?”
林夏至听完他说这些话,顿时觉得阿爹这些年长进了不少,居然能想到这些,值得表扬。
“阿爹,咱们村的腐竹和豆杆是不是也有别的人在做?影响了咱们村的买卖吗?”林夏至反问一句。
“没有——吧。”林虎子不太确定,他对村里、家里的买卖都不怎么了解,下地的时候偶尔听别人说起,他也从来都不会插嘴。
“不仅没有,因为别人也做,让越来越多人知道有两种吃食,村里的买卖比以前更红火了。”林夏至提点他,“番茄酱也是一样,别人如果也卖番茄酱,才会有更多人知道番茄酱,这是在帮助咱们的番茄酱扬名,是好机会,只要我们把口味做好,村里的番茄酱买卖不会变差。”
“如果说到了这个份上还有人闹事,那您就告诉他们,番茄和辣椒的种子是程家从外地找来,委托咱们种的,如果他们有意见,不去程家买种子就行。”
把程家拉出来还闹的,那就是同程家、林家撕破脸皮了,以后有事他林夏至一定不会记得他们,不仅是他林夏至,还要让里正和村里人也对他们不满。
林虎子似懂非懂,林夏至把话再说了两遍让林虎子记住了回去找里正商量,有里正在相信他能把这件事处理好。
里正是个看得明白的人,现在林家村风头正盛,村里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越是这种时候越要让别人挑不出毛病,番茄和辣椒的处理不能用激进的手段,让村里人和平接受最好。
林虎子心里揣着事,坐在一旁皱着眉头想事,同大家说话的时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都没注意到给他倒茶的下人换了好几拨。
程家的下人看到这样的林虎子,想着前段时日下人圈子里流行的林虎子形象,又对比了一番那个单独去林家的人口中描述的林家老爷,显然那个人在骗他们,顿时又将他们对林虎子的崇拜捡了起来。
李秀倒是觉得有点不对劲,他不知道为什么,便悄悄地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