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冬在程宅混得如鱼得水,书送走之后好些人都找上他问以前主家的事,能够写农书的人一定很厉害,林小冬就把他知道的林虎子描述了出来,于是众人脑补了一个沉默寡言、学识渊博的林家家主,选择性忽略了林虎子才识字几年这件事,也不去深想为什么这本读起来很简单的书有什么了不起。
于是,林小冬带着疑惑跑去找林夏至:“二少夫郎,咱们老爷的书真的写得有那么好吗,我识字不多,上面的意思大都能理解,没觉得这本书多复杂,可是我听其它院子的人都说这本书很厉害,说咱们老爷很厉害,是农神下凡。”
林夏至吃着葡萄差点把自己呛着,看着林小冬迷惑的小脸解释:“就是因为这本书大家都看得懂,才会让县令大人重视,种地的农民有几个识字,以前大家都把农书往复杂了写,读书人是看明白了,可他们又不种地,这些农书对农民丝毫没有影响,只有把农书写成农民都能够理解的样子,才能对天下农民有帮助。”
“原来是这样,那为什么以前没有人写这样的农书呢?”林小冬还是不明白。
“刚才我都说了,你自己想想,以前的农书都是什么人写的。”林夏至向来把林小冬当成半个弟弟,借此机会培养他自己思考想问题的习惯。
林小冬抱着脑袋蹲在树下戳老树冒出地面的根,嘴里念念有词:“写农书的人,小冬儿我没看过那些农书,我怎么知道呢,二少夫郎这个问题真是折磨人。”
林夏至看了他一眼继续吃甜美的葡萄,让他自己慢慢想。
“啊,我知道了!写农书的人都是读书人,他们不用种地!”林小冬一下从地上蹦起来,小脸上满是得意,全身散发着让林夏至快表扬他、夸他聪明的意思。
一个问题林小冬想了这么久,林夏至一小盘葡萄都快吃完了:“这么久才想明白,罚你把桌上的葡萄皮收拾干净。”
林小冬的脸瞬间就垮了下来,为什么他想出来了还要被罚:“二少夫郎,我——”
“这次惩罚还算轻,下次我问的问题你再想这么久,就等着接受别的惩罚吧。”林夏至说完毫不留情地转身离开。
林夏至忍不住想他当初决定带林小冬到程家是不是做错了,林小冬这个孩子说他笨吧也不是完全转不过弯,就是一个问题要想很久,照他这个效率,要是真遇到事情黄花菜都凉了,哪里敢让他以后独挡一面出去做个掌柜或者管事。
林小冬在后面任命地收拾桌子,嘴里还念叨着刚才那个问题。
在林虎子的农书被县令大人拿走之后,林夏至让人跑了趟林家,把这件事告诉林虎子和林承祖,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估计后期县衙的人会到林家来找他们商谈这本书的相关事情。
程家下人为了争夺这个去林家的名额,在院子闹了好一出笑话,林虎子因为写农书被县令赏识,成了这些下人心目中特别厉害的人之一,一个个都想去林家看看。
最后,林夏至点了一个安静没参与争夺的人过去,别的人反应古来之后全都骂这人奸诈,故意做出一副不参与的假象,迷惑二少夫郎。
之前林虎子来过几次程宅,因为他在外面不怎么说话,程宅的下人对他其实不了解,只有几个贴身伺候主子的人知道林虎子真实性格,他们非常默契地没有告诉大家林家家主真正的形象。
等那个去见林虎子的下人回来大呼受骗,才终于有部分人从自己的幻想中清醒过来——其实林家家主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厉害,一切都是想象的!
这些事情都是林夏至后来从林小冬口中了解,在他不知道的时候,他那个憨实的阿爹居然在程宅有了一批小粉丝,早知道他就应该把林虎子再包装包装,不让他们的偶像幻灭。
林夏至又把这件事当成乐子同程夫郎分享,程夫郎也觉得很有意思,想着亲家阿爹换身衣裳再板着脸不说话不笑的样子,还真的可以唬一唬人,让人觉得他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可惜只要他一说话就会破功。
这两天时间,程夫郎了解到了梁家哥儿梁明的亲事,因为梁家最近生意下滑,梁老爷和梁夫郎起了让他去联姻的心思,想要把他嫁给隔壁县大户——周家的嫡出汉子。
周家人的名声表面上还不错,只要稍微用心打听就能查到他们家那位小汉子不长进不说,屋子里还没有正夫郎,小妾通房就有了一大堆,只要进了他的院子就没身子干净的,要不是当家主夫郎是个厉害的,什么庶子、庶哥儿早就生了一大堆。
程夫郎对梁家那种嫁哥儿换取利益的行为特别不齿,将自家哥儿嫁去周家那种地方,无异于把人往火坑里推。
“那周家是做什么的?”林夏至对周家好奇,看梁夫郎的样子眼光应该挺高的,以前看上了程闻柳,他再给梁明找一个夫家,家里的情况还这么复杂,那周家应该挺有背景的。
程夫郎说得含含糊糊:“听说是县令的亲戚,家里的生意挺杂的,有县令撑腰他们能够做的事情很多。”
林夏至有点明白了,梁家这是走了一步什么样的臭棋,那种人家一看就是不好相与的,把哥儿嫁过去想打人家的主意,也不怕噎着自己。
而且,梁明如果知道自己将会嫁给周家汉子那样的人,会不在家里闹?林夏至想着梁家马上又要有好戏看,心情再次变好。
梁家现在确实一外面一团乱,家里一团糟,梁明得知自己的亲事快要定下来,是隔壁县的周家,天天都不消停,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屋子里的瓷器被他砸了一轮又一轮,梁夫郎气得给他全换成铜器。
梁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