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林家豆腐乳之后,李家的皮蛋也可以吃了,聚福楼又开始帮着李家卖皮蛋。
皮蛋的味道不像咸蛋,稍微有一点点碱味,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但是喜欢皮蛋那个味道的人又会特别喜欢,预订的数量也不少,只是都得等到年后李家新养的母鸡下蛋,才能开始大量做这些订单。
皮蛋风靡了十来天,林家的香肠腊肉又做好了。
豆腐乳装罐的事忙完,林夏至掐着点开始做第二批香肠腊肉,第一批就已经晒得够干,再晒就不好咬了,收下来包装好,第二批做好就可以挂上竹竿。
让下人把第一批包装好送去聚福楼,请他们帮忙卖。
聚福楼希望林家或李家天天出新东西,连带着聚福楼自己的生意也更好,收到后忙不迭帮林家宣传新出的香肠腊肉。
新奇的吃食得尝过味道才能决定要不要买,聚福楼在挂香肠的位置立了一口锅,上面蒸了一根香肠,一截腊肉。
没蒸多久香味就出来了,充斥在整个聚福楼里,让那些在旁边吃饭的客人直流口水,招小二问这是什么东西。
听小二一介绍是林家新出的吃食,有些了解林家的食客马上就让小二给他上二十斤。
每次林家出了什么新鲜的东西都得快点下手,晚了就买不到了,虽说过段时间还会有,但对他们这些喜欢吃美食的人来说,等待就是折磨。
“客官,您听我解释,林家香肠一共就四百来斤,腊肉和腊排骨加起来才一百多斤,每个客人只能买十斤,您看您要买哪种?”
“十斤,那也太少了。”
“数量太少我们也没办法,您放心再过十来天,林家还会做一批出来。”
“那就给我来六斤香肠,两斤腊肉,两斤腊排骨。”
……
这样的对话在聚福楼出现过好多次,老食客也习惯了林家做东西少的行为,只能时时刻刻关注着聚福楼,不错过每次聚福楼推出的美食。
香肠和腊肉卖得贵,一百文一斤,腊排骨稍微便宜,八十文一斤,这些老食客们买得眼睛都不眨。
香肠肥瘦搭配,又有各种大料腌制入味,蒸熟之后切成片嚼一口满嘴都是香味。
腊肉晶莹剔透,肥而不腻,聚福楼的大厨切成薄片,一盘子没吃几口就被吃光。
腊排骨肉质紧实,把上面的肉啃掉之后连骨头都是香的,恨不得嚼碎了吞下去。
不过是十斤,家里人口多的一两天就能吃完,大家全都跑到聚福楼说数量太少,强烈要求林家多做一些。
那些来晚了没买到的食客,更是如此。
侗掌柜让聚福楼里的伙计跑一趟林家,把香肠腊肉不够买的事告诉林家人,看他们愿不愿意多做一些。
林夏至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看着有些惊讶地李秀笑着说:“阿么,我当初说你定的数量太少,您还不相信,现在看到了吧。”
“那我们要不要再多做一批?”李秀回想着刚才那个伙计着急的样子,他哪里预料得到香肠腊肉会这么受欢迎。
“今年就按照我说的来,明年用了小舅舅他们养的猪肉再大量做。”林夏至说。
“行,听你的。”李秀尝过自己三弟养的猪肉,确实味道不一般,说不上来为什么更好吃,就是吃了一口还想再吃第二口。
林夏至见李秀点头,继续给他说:“其实香肠和腊肉做起来不难,很容易被人模仿出来,您看着吧,过不了多久就有其他卖香肠腊肉的了。”
“啊,那我们后面还做香肠吗?”李秀担心。
“咱们家有哥么调味,做出来的香肠腊肉味道更好,不怕没人买。今年就做三批,第二批也拿出去卖,第三批留着自己吃和送人。”林夏至继续说,“阿么,等明年有了小舅舅家的猪肉,我们再大量做出来卖。”
“我懂了,这样一来,我们既有更好的猪肉,又有更美味的调料,比别人家的香肠更有优势。”李秀点头。
林夏至还琢磨着现在家里的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要不自己在县城开一家店,既可以卖林家生产的,还能顺带卖一些李家的,不用老让聚福楼帮着卖了。
林夏至仔细算一遍,如果开店能够卖什么,如果就几样东西没必要。
豆腐要新鲜卖,林家只做批发的买卖,其他的比如说豆腐干、豆腐皮、粉丝、豆腐乳、酸菜、泡菜都是平时能够长期卖的,还有中秋节的冰皮月饼、寒冬腊月的香肠腊肉,这样看来种类还是不够丰富。
林夏至摇摇头,毕竟凉皮、凉面、凉粉、豆腐脑这几个在十里飘香卖,没必要自己和自己抢生意。
还是等多加一些吃食了再开店,要开就开家大的,做成总店。
杨夫郎已经在林家住了快一个月,他一开始来林家觉得特别不好意思,但是林家人都对他很好,也不会说他什么,渐渐地也习惯了不少。
杨雨生出嫁之后他一个人住在家里冷冷清清经常想东想西,来林家之后忙着照顾杨雨生,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都被抛在脑后,身体还好了不少,看上去人精神了许多,脸上都长了一圈肉。
眼看着杨雨生胎像稳定下来,又马上过年了,杨夫郎准备收拾东西回县城。
然而杨雨生没有孕吐反应后,胃口开始变得特别好,看到什么想吃什么,大家又开始担心他吃太多孩子长太大不好生,杨夫郎收拾好的包袱被解开,继续留在林家看着杨雨生。
其实杨雨生没有真的嘴馋到看到什么吃什么,这些都是他装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