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给唐梨花的那些,肯定是比不过的。
在谢府上下不知发生了何事,方婆子便带着人,将谢渊的书房和卧房里的名贵摆件物件全都搜刮一空,谢老太那里自然没放过。
不管谢老太如何惊怒,方婆子只让一众身材壮实的婆子,将谢老太挡在了一边。
谢府这么大的动静,周围的人也都被惊动。
特别是唐梨花那一担担的嫁妆被从谢府抬出来,更是引来更多看热闹的人。
等方婆子带着人出来,已经是一刻钟后了。
站在车厢便,方婆子禀声,“姑娘,东西都收拾好了。”
唐梨花的声音从里面传来,“那便回府吧。”
这里的回府,自然说的回唐府。
方婆子应声,就要让马车前行。
这是被挡着的谢老太总算干了上来,她的脸色铁青。
经历这一场,险些控制不住,直接晕过去。
看到方婆子,谢老太当然知道,这一切都是唐梨花吩咐的。
站在谢府门口,谢老太也顾不上围拢过来看热闹的百姓,气急败坏,“唐氏,你这是要翻了天不成!?”
马车之中的唐梨花听到谢老太的声音微微挑眉,既然这老太太都跟出来了,那便把剩余的事一起办了。
谢老太太没有听到声响,更是拿手中的拐杖直敲地面,对着围观的百姓哭诉,“大家伙都来评评理,方才唐氏的人将府里翻个底朝天,这还有没有王法了,哪有儿媳如此无法无天,根本就没将我这个当婆婆的放在眼里。”
百姓们本来就是来看热闹的,听到这惊天八卦,顿时就嗡嗡一片,开始议论起来。
更多的是对唐梨花的马车指指点点,谢老太见状,顿时更来劲了,还要再接再厉。
此时,马车的车帘被掀开了一角,神态疲倦的唐梨花踩着脚踏,从马车上下来。
谢老太看到唐梨花便是一顿咬牙切齿,要不是人多,她现在就要拿着拐杖上来打人。
唐梨花先是对着谢老太行了一礼,谢老太却冷哼一声,面转向一边,明显不愿意接受唐梨花这一礼。
唐梨花动作一顿,随即露出一个极为苦涩的笑容,缓缓开口,“我知婆母不待见我,现下我便如了婆母的愿。”
谢老太一愣,不明白唐梨花这话是什么意思,她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只唐梨花也没有继续说太多,反而对着一边的方婆子吩咐,“奶娘帮我拿来笔墨。”
方婆子应声去了,不一会便脚步匆匆的回来,手中已经拿上了笔墨纸砚,还有一个大托盘、唐梨花便在围观百姓不明所以的目光下,执笔沾了墨迹,在白色宣纸上落下笔迹。
一番挥墨之后,方婆子接过宣纸,吹干上面的墨迹,再递回姑娘手里。
唐梨花接过,再看向面容不善看向自己的谢老太,双手将纸张递上。
“这是和离书,自此以后,我不再是谢家儿媳,与谢家也再无干葛,往后婆母也不必再见我就觉得心烦了。”
谢老太瞪大双眼,连怒气都忘到了脑后,她看到唐梨花递过来的纸张,便看到最上面‘和离书’三个大字。
谢老太的身子颤抖起来,她的手也颤抖起来,这自然是气的。
震惊之后,滔天的怒火便涌上了谢老太的心头,唐梨花竟敢,她怎么敢?!
她一把拿过唐梨花手中的纸,下一刻就将纸撕个稀巴烂。
谢老太双眼冒火的看着唐梨花,“你休想!”
唐梨花早就预料过她有这样的反应,很配合的露出受伤神色.
“谢老夫人不必因为谢家没了儿媳气恼,谢大人已经接回了你正经的儿媳。”
谢老太更是愣了,什么叫正经的儿媳,她还有什么正经的儿媳,这唐氏不就是自己正经的儿媳。
谢老太觉得唐氏就是在说胡话,简直莫名其妙。
还不待谢老太说什么,唐梨花又换了一副神情,脸上满是坚定,“既然谢家不讲我放在眼里,那我也不必再顾忌了,谢渊蒙骗我这么多年,害我至此,这些种种,我亦不愿再过多追究,只想往后和你谢家断的干干净净。”
谢老太冷笑出声,“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你都嫁到我们谢家,还想与我谢家断的干净,我看你是痴心妄想!”
谢老太的话音刚落,人群中忽而传来一个声音,“我倒是不知,谢家竟这么大的本事,我女儿难不成是卖身到你们谢家,想要和离都是不成了?”
这声音冷淡至极,并未很大,在嘈杂的百姓中,谢老太偏听得清清楚楚。
谢老太瞳孔紧缩,握紧了手中的拐杖,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只见拥挤的人群中,被分出一条道来,一个与唐梨花面容有些相似的妇人,渐渐走近。
谢老太看到刘氏的那一刻,心里不好的预感,愈加加深。
对于刘氏此人,虽见面不多,但是谢老太打心底就是有些发怵,她总觉得,刘氏能看透自己的所有心思。
这种感觉让谢老太不适,更多的是发怯。
要说对上唐梨花,谢老太还能强硬,但是看到刘氏,别说强势了,她甚至生硬的挤出来一抹笑。
“亲家怎地来了,也不提前让人来说声,我也好招待。”谢老太想要缓和一下气氛,她知道刚才自己那话,听到刘氏耳里,肯定是为自己记上了一笔。
刘氏冷淡看向谢老太,“便不劳谢老夫人了,我怕是没有这个福分,让谢府、让谢老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