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玛丽苏斯图亚特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7章 安定与动荡(又捉虫)(第3/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的“专利款”,现钱五十万利弗尔,总算安安全全运到了苏格兰。

    被拖欠许久的债主玛丽,几乎想要泪流满面——史有记载,法国王室信用素来不好,赖账稀松平常;她仗着儿媳妇的身份,总算还没吃大亏。

    据吉斯舅舅讲,本想给她再争取几年分红;可惜王室财政持续紧张,此事只得暂缓。

    算了,玛丽暂时也没法计较。她拿着法兰西传过来的销售数据,盘算苏格兰紧跟投产的可行性。

    不行,还是太多不便。

    法国有一个时尚奢华的宫廷作文化标杆,且贵族数目庞大、家底丰厚,彼此之间关系紧密,销路都是现成的。因此,他们抢占威尼斯人的市场,简直轻而易举。苏格兰就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了,海路运输也欠发达,且没有强大王室打广告的水银镜,恐怕难以获得欧洲大陆的青睐。至于隔壁英格兰,市场本就不大,同时有威尼斯和法兰西货品竞争,亦缺乏胜算。

    再说,苏格兰本土的玻璃工业,基础还相当薄弱。产品质量,乃至保密工作,都问题多多。

    长期悉心研究之后,却发现法兰西模式不可复制……玛丽对本地奢侈品工业,几乎失去了信心。

    唉,要她是伊丽莎白该多好。瞧人家英格兰,依托纽卡斯尔煤炭业供养,取暖、玻璃、制皂、制糖、制盐业样样发展迅速……这才叫工业体系完整,这才有进步提升的希望啊。

    玛丽更想要英格兰了。

    她没有耐心等伊丽莎白自动让位。若不发生特殊情况,童贞女王本来就很长命;况且,谁知这个年近三十的表姑,什么时候就打算结婚生子了呢?

    种种阴暗想法,如小树苗,在玛丽心中簇簇生长。

    她一次冲动,在给英格兰的外交函中,夹带了“时尚的礼物”。

    包括她刚收到几面精致水银镜(含汞)、婆婆赠送的意大利皮手套(甲醛甲苯严重超标)及一批重金属美白化妆品(这就更不用说了)。

    虽然本是投其所好,也多半没明显效果……但……好卑鄙的感觉。

    玛丽收到伊丽莎白那热情洋溢的回信时,更是狠狠唾弃了自己一把。

    可这是权力斗争呀。

    其他暗搓搓的运作,还得持续下去。

    待到1562年年底,她终于逮着了“光明正大”的机会。

    作者有话要说:瓦西惨案内容,参考《细说凯瑟琳·德·美第奇与法国宗教战争》

    【注一】房龙:这话是我说的没错。(笑)

    【注二】《圣经》中,耶稣的引路人,施洗约翰便是为希律王所杀。这个殉道者与暴君的故事里,还有个被国王继父“觊觎”、(有可能)钟情于约翰的莎乐美。历史上,这一直是很好的创作题材。

    【注三】圣巴托罗缪大屠杀是法国天主教暴徒对国内新教徒(胡格诺派)的恐怖暴行,始于1572年8月24日。从法国宫廷暗杀新教领袖开始,民众亦“自发”屠杀新教徒。暴行由巴黎扩散至全法国,持续了几个月。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