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继承者情绪很稳定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2章 、阿巴(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谷子陪舅夫人去休息扭头不见申姜, 便叫陈三七出来找,见她和茶茶一道,叫她们过去:“走吧, 舅夫人说要回去了。”

    申姜松开茶茶,快步上前, 茶茶叫了一声:“可别告状!”扭头就跑,钻在人群里一下就不见踪影。

    陈三七叫了一声, 也叫不应,只得算了。

    回去见舅夫人, 到是并没有提茶茶偷偷跑过来看热闹的事。

    舅夫人携姐妹她们两人出去, 好不得意, 上车把腰牌给了两人:“以后在族学, 要好好地用功。我今日帮你们, 一片苦心,别不识好歹。”

    两个人收了腰牌。

    谷子原本对她是有些怨气,现在反而觉得, 她性情就是这样,虽然说话难听, 可实打实地是帮了大忙, 应声:“舅娘放心”好奇地问:“不知道今日是什么大事, 有这么多客人。这些客人又是些什么人?是家里的亲戚吗?”她没有见过修士, 对外界一无所知。

    “什么亲戚呀。那都是各山门的人。他们来这里是为观灵宴。”舅夫人懒散靠在枕上一脸嫌她没见识的样子:“除了孙家与我家结怨不来之外。其它山门宗族每年十一月初三都会来。”

    申姜好奇, 连忙比划。

    舅夫人看得头晕:“哎哟。你那手可别在我眼前晃了。怎地都哑巴了话还这么多。”想到今天的事哧地笑, 伸手戳申姜的额头:“你这个小机灵。固然不会说话, 可一点也不傻嘛。”回头问谷子:“她说什么呢?”

    谷子说:“她问,为什么十一月初三都要到这里来。”

    舅夫人厌烦:“到底是没正经读过书。连古史都不知道。要说赵家,就得从上古神祇说起了, 那时候仙家与凡世同为一界之中,还收了很多凡世的人为门徒,后来仙家因故隐世,把门徒都留在这儿,这就是最先头的一批灵修了。这些灵修来来去去,历经数千年,慢慢凋零,渐渐只有四大家存世。也就是赵、钱、孙、李的由来。至于蚩山这种,都不是正统。一群野人!”

    谷子皱眉:“他们竟然是野人?实在看不出来。”

    舅夫人无语:“你傻啊。我就是打个比方。我的意思是,他们修炼之法,大约是从哪个落没的先辈灵修那里得来的。后自钻研,发扬光大。不是正统的仙家师承。”

    “哦。舅娘,那他们为什么十一月初三要到这里来?”谷子因为受了她的恩惠,十分尊老。态度诚恳。申姜觉得,自家姐姐就是这一点好,恩怨分明。

    “啧,你急什么呀。我不是在说吗?你这个孩子。”舅夫人可烦死了:“赵家呢,打先头,在仙家座下为弟子,仙家去时留下了一块玉碑。赵家的祖宗就把这块玉碑保存了下来。后来仙家的东西,多数陨灭,就还剩下这玉碑。四海灵修皆以为尊。每年十一月初三都会来拜。再说,它还有个功效。人只要触摸它,就可知道天赋如何。是以,各山门氏族每年也都会带新弟子来。试试灵脉天赋。”

    “舅娘,我和妹妹也要去试的吗?”谷子问。

    舅夫人嗤地笑:“试什么呀。从你大姑姑被测出来天资绝绝,前无古人,而后辈也没有一个超过她的,以至于每年十一月过完,大姑姑的名望都会更高。赵敏行越来越没面子,后来定了个规矩,说什么赵家的人是守碑人,世代不必再测了。于是年年开始吹嘘赵宁男天赋如何了得。放出风声说,比大姑姑绰绰有余。反正没测过,什么牛皮都可以吹。”

    “要是我们能测一测就好了。”谷子有些向往。

    她想知道,自己和大姑姑差了多远。会不会也是一个天资卓越的人呢?

    或者只是个庸人……

    舅夫人说:“嘁。那玉碑就在宣楼外头,几个人看守得和什么一样。生怕赵氏子弟有不守规矩的。”

    “也不至于这么紧张吧?”谷子不明白。

    “怎么不紧张,几年前,赵宁男也是不服,大约是好听的话听得多了,连自己都以为是真的,觉得自己天下第一天赋无人可比。于是心高气傲偷偷跑去摸了石碑。据说就是个笑话。赵敏行面上过不去,只说石碑识得赵氏,不肯再向赵氏道破天机,只为坚固赵氏守碑人的决心,不分心肖想登仙。所以才不亮的。你说吧,这话都说成了这样。那万一,之后赵氏子弟去摸,结果又亮了呢?他脸往哪里搁。不看牢一点,怎么行。”

    到了潋滟阁,两人下车扶舅夫人下去。

    舅夫人又觉得这两个小鬼也可以,很识相的,对她们好一点,她们也知道好歹。便又多问了几句,衣裳够不够之类。又说竟然可以入族学,就早早地去。别观灵宴一过,赵敏行又搞什么鬼。

    谷子拉着申姜,只说知道了。

    舅夫人十分满意,扶着侍女,缓步进去,雍容华贵,实在是一副大族夫人的作派,谁能想到之前撒泼的厉害呢。

    谷子和申姜与陈三七一道回了星河宛。陈三七帮姐妹收拾东西,可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无非是两套衣裳。

    “族学那边,有两样规矩。如大姑姑一般,长年呆在那里,不得大成不轻易回来的是一种规矩。这种,若没有大成,就顶多每十年出族学一次。而像茶娘子这般,白日去,夜里归来,又自今年起,因已经能驻颜。便连白日都是三天才去一回了。又是一种规矩了。茶娘子那是不打算有什么前程的做法。左右都是要嫁人的,差不多也就好了。大姑姑则不同。只不知道两位小娘子是什么打算,若真打算一心入道……”

    “你放心,我与阿姜进了族学也会和大姑姑一样,除非大成,不然绝不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