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永明女帝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0章(第1/6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曹恒将手里的那二十份考卷放在手里,“武校是左仆射管的, 总算没有因为承儿徇私, 卷子改得也算公平。”

    在一旁的人纳闷得不知道这是何意时,曹恒接着出口的话算是说清楚了。

    墨问道:“臣等不敢, 武校是先帝创建的, 先帝说过,若是连武校这样的地方都做不到公平, 大魏也就没有了公平。”

    曹盼对学校的要求有多高,墨问这等近臣自是明白, 也正因为明白, 万万不能毁了他们才打下不久的基础。

    “左仆射还记得,朕就放心。这些排名, 朕还算满意。”曹恒对亲儿子了解, 但是底下的人见风使舵,自作聪明的太多,要来这些卷子查阅,曹恒也是怕他们放水, 谁让曹承的成绩看起来就那么刚好。

    倒数第三名, 曹恒拿着曹承的卷子算是放了心,至少无论底下有多少人存了多少心思, 他们还记得什么应该做, 什么不应该做。

    “是。”墨问是知道曹恒这份满意因何而起, 曹承上一次没考进, 要说一个个都没想法就是骗人的。

    因此曹恒在曹承考进去之后, 还是这样微妙的成绩,难免担心有人认出曹承的字迹,故意放风,只为让曹承成功考进武校,所以曹恒才会要来了二十份卷子,前十名与后十名,看完之后才放心。

    “陛下,大皇子考进了武校,身份是瞒不住,陛下以为,接下来大皇子该如何对待?”提醒曹恒接下来曹承要面对的事,也是由此思量曹恒对曹承的要求。

    “有教无类,在先生面前,难道天下的学子不是一样的?”曹恒目光清澄地直视墨问,墨问得了答案再没有别的问题。

    “承儿入武校,正好也让朕瞧瞧,武校的先生究竟是什么样的水平。”再次幽幽地吐这一句,墨问垂下眼眸,天下太平了,曹恒的帝位坐稳,该捉细节了。

    武校,太学,这可是大魏的学府,尤其武校,那是陛下创建的,太学自古就有,没什么新颖,最重要的是,武校的教学与太学完全不同。

    哪怕一开始的时候曹盼是打算一视同仁,一起那么办的,架不住世族们不肯。

    彼时曹盼对太学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为了一个学校跟世族们吵,太得不偿失了,没有太学,还有武校,世族不肯太学按她的要求来改,得,她不改,只对武校的教学大改。

    初初的武校是什么样的?武之一字已经表露得很清楚了,都是一群武将出身的孩子进的。

    可是这些年下来,武校每年参加科举而出仕的人,甚至是出将者,远非太学能比。

    好些人已经看出苗头,太学就是中规中矩,还跟从前一样是世族的地盘,只有武校那是天下学子真正汇聚之地,太学和武校的人站在一起,怎么看太学的学子都透着傻气,武校的人,精神抖擞不说,眼睛都是放光的。

    “还有一事。”说完了武校,曹恒从腰中抽出一封信亲自拿到墨问的手里,墨问接过,奇怪地看了曹恒一眼。

    “这是丹阳姨母自匈奴送来的信。”看出墨问的诧异,曹恒将这封信是谁弄来的告诉墨问。

    一听是丹阳送来的,那可是匈奴,匈奴虽然看着很平静,里面的暗流涌动,墨问立刻将信拆开了看,看完之后,墨问抬眼看向曹恒,不确定地问道:“陛下是想同意?”

    “当然要同意,丹阳姨母年岁渐长,想要确立继承人理所当然,既然她有些拿不住,想让人进来叫大魏看看,大魏岂有不同意的道理。”一派从公而论的态度,没毛病,是那么一个理。

    “况且自母皇去后,除了每年的年礼来往,大魏与匈奴再无往来,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人的感情都是走出来的,丹阳曾经长住洛阳,与曹盼或是曹恒都是有感情的。

    也正是因为这些感情,匈奴与大魏的关系才能牢牢固固,交好至此。

    但是随着曹盼驾崩,丹阳也在老去,丹阳想与大魏交好之心不改,但将来,待她也去了,匈奴与大魏的关系要如何,再不是她说了就算。

    所以在此之前,丹阳是想让她的继承人也能跟她一样,对大魏有着深厚的感情,也让曹恒对即将继任的新单于认可,情义都是相互的,单方面的付出对彼此之间的感情有建立并没有任何的好处。

    “这上面人,有文姬夫人的孙儿。”墨问对匈奴还是很了解的,一下子指出丹阳送来人员名单里,那里头有的人。

    “去岁文姬夫人就收到匈奴右贤王的来信,想送孙女入大魏,美其名曰一尽孝心,莫让文姬夫人觉得孤独。”提起去岁的事,墨问听得一顿,“未偿听人提起。”

    曹恒淡淡地道,“既无意让他们入洛阳来,何需提起。”

    说的是蔡琰不同意,然而墨问幽幽地看了曹恒一眼,显得不那么相信曹恒话里的意思,曹恒却是平静与之对视,“文姬夫人一向懂得取舍。”

    当年曹操将她自匈奴赎回来,蔡琰选择回来,到了现在,她的儿子在匈奴是什么地位,需要做什么事,她有数。

    取舍二字用得玄妙,却是事实。

    曹恒道:“丹阳姨母让他们一道入洛阳另一层深意你没看出来?”

    墨问垂眸一笑,“臣看出来了。借大魏的手,让他们都老老实实的,好主意。”

    很是认可丹阳的举动,曹恒道:“你看让谁去迎匈奴的客人?”

    这也是重点,曹恒提起来,墨问立刻道:“萧霁月。”

    在扬州的事情上,萧平办得极好,所以回到洛阳,曹恒正式让他出任鸿胪寺卿一职,这个位子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