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了,索性连着大哥二哥也一起请来吧。”
收到信的姚家人惊喜极了,可姚大姚二放心不下家里的酱生意,只能收拾些特产让姚家父么带上京去。
三个月后,姚彦接到姚阿么和姚阿父。
两人精神头十足,身上也穿着新衣,看样子也是在行头上下了大功夫的。
现在姚阿么他们住的房子也成了大砖瓦房,起房的银子是由姚家三兄弟一起出钱修的,又大又宽敞,在村里数前几个好房子。
瞧见孩子的时候,二老又惊又喜,姚彦和司琪也没说孩子的出处。
“你也是,怎么也不递个信儿!”
抱着孩子就不撒手的姚阿么瞪着姚彦,姚彦摸了摸鼻子,看向司琪,司琪连忙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姚阿么哪里舍得说司琪,这事儿就这么过了。
“那老陈么被陈老四气死了,”好几年才凑到一块儿,自然也说不完的话,姚阿么说着说着就说到了陈山的阿么。
“怎么气死的?”姚彦也好奇。
书中对姚大姚二的夫家描写不多。
“陈老四为了让狗蛋去镇上念书,可那镇上束脩可不得了,一年就得十两银子!就想着狗蛋以后能有大郎那么有出息……”
可陈阿么把钱抓得十分紧,就是不愿意给,这让陈老四夫夫心里很不得劲,再加上之前得罪了前面三个哥哥,没人愿意借银子给他们,索性趁着陈阿么和陈阿父不在家,将陈阿么所有的银子都偷走了。
“就这么气死了,陈山还想去报官,可他阿父拦下来了,现在狗蛋去镇上念书,他阿父跟着老二一房过日子。”
说到这,姚阿么一脸庆幸,“好在当年你帮了你大哥的忙,让他们分了家,不然有陈老四那对搅屎棍,家里一定不得安宁!”
姚彦点头。
难得来京都,姚彦带着姚阿么两人在吃遍了京都的美食,逛遍了京都出名的景色,期间也将司琪当初吃剩补身的药材炖给二老喝。
在京都待了三个月的姚阿么夫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胖了起来。
“要不不回去了,就在这陪我和大郎?”
“那怎么行,”姚阿么摇头,他十分不舍的抱着青木,青木现在已经能自己走两步了,可现在初春地上凉,姚阿么能抱着就不让他下地走,“你阿父昨晚上做梦都梦见地里的活儿,他想得厉害呢。”
姚彦看向姚阿父,姚阿父脸有些红,“我们在地里忙了一辈子,田地就是我们的根,我想回去,等有空了再过来看你们。”
无奈之下,姚彦又买了不少吃的穿的,以及京都这边的特产,请姚阿么他们带回去分一些给司家人,以及姚大姚二两家。
“你可得照顾好青木,孩子小万不能冷着冻着,”站在马车前,姚阿么红着眼叮嘱着姚彦,姚彦连连点头,司琪站在一旁也听着姚阿父的叮嘱。
在二老走后,青木还找了许久,一找不到就哭,也不是哇哇大哭,而是一抽一抽的,看着十分可怜。
姚彦和司琪连忙哄着,一直到青木忘记后,才好转起来。
司琪在朝廷越发受到重用,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晚,姚彦却每天都等着对方回来才睡,司琪心疼不已,却也知道要想让他们过得高枕无忧自己就得更加努力。
好在是重活一世的人,官场上的司琪如鱼得水,不过三年便升到了正二品,姚彦也得了诰命,年前还跟着司琪入了宫。
宫内的饭菜其实不怎么好吃,有些冷,只有糕点能入口,回到家后一家三口还加了餐。
司琪三十五岁成为宰相,也迎来是新帝,他尽心尽力的辅佐新帝,在其羽翼丰满时递上告老还乡的折子,那年他才四十三岁,而青木也已为人夫两年。
青木的夫君是逍遥侯世子,两人都无心权势,只爱游山玩水,美食佳肴,得知司琪退位后,夫夫二人赶回来,特意将姚彦和司琪接出去游玩。
“这个也带上,那个也舍不得,哎呀怎么那么多啊,”收拾行李的姚彦看啥都不愿意丢弃。
他和司琪不准备回京都了,这宅子就给青木,等在外面游玩够了就回乡养老。
“阿么,”青木看得一阵好笑,上前挽住他的手臂,“咱们可以把这些东西都寄回去啊,再说阿父不是说要在乡下建房吗?吴叔他们回去正好可以看着进度,等游玩够了回去也有住的地方。”
“青木说得对,”司琪点头。
于是吴汉子和吴夫郎带着一大堆行礼回乡,文哥儿和武哥儿也成亲多年,现在糕点铺子已经开了许多分店了,他们是姚彦留给青木的保障。
“主君,这是我和阿文的一点心意,您一定要收下。”
武哥儿手里捧着一个大包袱,里面是他和文哥儿给姚彦夫夫做的衣服鞋子,都是他们一针一线做出来的。
姚彦和他们相处多年,自然也十分不舍,几人说了会话后,便不得不上马车了。
姚彦靠在司琪怀里,双眼微红,“咱们在京都生活了二十多年,这一走,倒还真舍不得。”
“你若是想回来,咱们就两处住,青木还在京都呢,你不想回来看看?”
时光并没有给夫夫带来太多的痕迹,看着俊美如斯的司琪,姚彦蹭了蹭他的脸颊,“好。”
他们并未在外游玩太久,许久不见亲人,即便外面的景色再美好,姚彦也想回乡看看。
“哎哟我的好孙哥儿!”
见到青木夫夫,姚阿么等人爱得不行,他和姚阿父的已经生了不少白发了,可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