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后娘娘每天都在艰难求生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六十九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太极殿的举子桌案都是按照名次依次排列的, 列在第一位的蓝衣举子便是秋试的头名,司马戈未坐在龙椅之上,慢慢踱步立在蓝衣举子的身后, 面容冰冷阴沉。

    原本他已经不将这个无能弱小的男子放在眼中, 可是走进殿中的第一眼他就看到了这人, 虽不起眼但让人无法忽视的温和雅致。即便是司马戈都不得不承认,抛却了身份地位, 大晋女子在他和此人之间绝对会选择让人亲近没有攻击力的一个。

    司马戈冷冷地哼了一声,挟带着帝王威势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不少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举子当即就白了脸色, 暴君的名头他们谁人没有听过, 尤其是当殿斩杀王侍郎一事更是亲耳所闻。

    若是陛下对他们看不顺眼,直接命人拖出去处死也是有可能的。

    笔下一乱, 一些人偷偷拿眼睛去瞧赫赫威名的暴君,只见他一动不动地立在最前面那人身后, 怒火似也是冲着他而去, 心下稍安,又有些幸灾乐祸。

    排在第一位的举子自然是这次秋试闹得沸沸扬扬的连益, 他是头名, 若是陛下不喜他,自己不就多了些机会?

    殿中的动静群臣都看在眼中,他们坐在一起虽不能交谈但眼神中表达的意思明了, 被陛下一声轻哼就吓到的那些人胆子未免太小, 不适合为官,或者说不适合在京中为官。

    头名举子处变不惊, 仿若未察觉神色不善的帝王就站在他的身后, 下笔顺畅目光清泠, 脊背也挺的很直。一些老臣诸如太傅暗中点了点头,此人不愧是头名,是个可造之材。

    然而,陛下似乎对此人有意见,恐怕殿试的名次是高不了了,也许堪堪是个二甲进士再不济只能落到三甲里面。

    连益没有反应,若说他真的没有意识到身后人的存在那是不可能的,他脸上绷紧深吸了几口气平静地看着自己作答的文章。

    他在秋试中和王侍郎的那场官司定是让朝臣和陛下记住了他这个人,格外关注是理所当然的,他不该大惊小怪,心中默念着少年时抄写的佛经,不一会儿身上的气息就趋于平和。

    “……帝王也,国之掌舵……民也,国之根本……”他一笔一划写地极稳,字体劲瘦有力,方正而不失飘逸,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司马戈漫不经心地看下来,眼神中有轻微变化,此人倒是一个有真材实料的,也不怪他的嫡母一家如此打压防着他不让他出头。

    看到这里,他起了点兴致,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臣子里面的临王世子司马誉,这道遏制宗室和藩王的题目十有八-九是司马誉出的,倒是不知太后和临王知晓了心中作何感想。

    司马誉察觉到一道带着嘲讽与看好戏意味的目光,不动声色地抬头看过去,掀了掀眼皮又低下了头。

    临王带来的贡女相貌与当今的皇后娘娘有八分相似的事情他不打算和司马戈禀报了,司马戈一个真庶子也不比自己这个假嫡子好到哪里去。

    身后帝王和临王世子的眼神交锋连益并未察觉,他认真回答了题目,又仔细地誊写了一遍,直到最后一炷香燃尽的前一秒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各位举子,答题时间到,请放笔。”报时的内监尽职地高喊,随后又有数名低眉垂眼的内监动作仔细小心地将答题的宣纸收起,然后首先呈给那边的臣子审阅。

    一切都在举子们的眼皮子底下进行,基本保证了殿试的公平公正。

    一看字迹二看文章,臣子们一份一份地审阅文章,时间一秒一秒过去,殿中的举子依旧要静坐在属于自己的桌案面前,这也格外考验举子们的应变和忍耐能力。

    为了不在此时出丑,相当多举子只在大早上啃了些饼子和容易饱腹的糕点,连水都只敢喝上半口。此时经历了两个时辰的作答,腹中是又饥又饿,偏偏这个时候内监们提着膳盒进了殿。

    “陛下,皇后娘娘派人给您送来了补汤。”当然不是只有娘娘的补汤,马上就要到用午膳的时间了,御膳房的御厨识趣儿又往里面加了些点心和炙肉。

    司马戈眉挑的老高,先是漫不经心地往微微垂着头的蓝衣举子那里看了一眼,而后才慢悠悠地打开了膳盒。

    浓郁扑鼻的香气,在整个太极殿中弥漫。不只是饥肠辘辘的举子就连一些朝臣都不由自主的咽了咽口水。他们早膳也不敢用多,只喝了点参汤补一补。

    这就是暴君,最爱在人的神经上横跳的暴君!可是你又敢拿他如何?

    也许是香气太过浓郁,朝臣们加快了审阅文章的速度。半个时辰之后,十份被挑选好的文章被呈上了帝王的御案之上。

    其中三份摆的特别显眼,上面已经戳上了红章,显然是太傅等人比较中意的文章。

    司马戈慢条斯理地拿着锦帕擦拭手指,之后才一份一份挑着略看了两眼。有一份的字迹他很熟悉,也是太傅他们比较中意的其中一份。

    三份连着看了一下,司马戈的脸微微沉了下来,目光阴冷,重重地哼了一声。

    这一届举子都是些无能之辈,倒让一个被打压的人比了下去。

    他性格虽肆意不讲道理,但众目睽睽之下还不屑于使些阴私手段,直接开口,“诸卿之意便是朕的意思,拟旨。”

    说完他便摆了手,不管不顾了,斜倚在龙椅上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闭目养神。

    殿试名次已定,殿中的举子终于从饥饿中逃脱变得紧张起来。

    “…一甲头名,江南东道连益…二甲…”举子们一齐跪在殿中,声音洪亮的礼部官员宣旨,一切尘埃落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