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番外四 家长里短的那些事(第2/3页)
南小心翼翼的唤。
刘攸宁继续练字仿若未闻。
书房里没有别人,刘攸宁读书写字都不喜欢屋里有人,宫人都守在廊下等候传唤。
“殿下。”慕容熙南靠近一些。“那虫子已经作茧了,再过不久就能蜕变。”
刘攸宁依旧没反应。
天空阴沉不明,殿宇内外都是一片宁静。
没有什么比刘攸宁不理他更郁闷的事情了,慕容熙南懊恼不已。
“殿下,我错了,不该打架。”
“殿下……”
慕容熙南软语认错,站在左边说我错了,见刘攸宁没反应又跑到右边去说,不厌其烦的说。
最终刘攸宁恼了。“闭嘴!”
慕容熙南双手合十。“我错了。”
刘攸宁撂下笔,冷眼看他。“为什么打架。”
如果只是口角斗气打架还不至于让刘攸宁生气,这人分明还藏着事。
“……”慕容熙南心里苦,真正的原因他不能说也不敢说。
见他不愿意说的模样,刘攸宁的眼神更冷了几分。“行,明日开始你不用进宫了。”
这是什么意思?慕容熙南如遭雷击。
刘攸宁转身就走。
“殿下!”见刘攸宁是来真的,慕容熙南急了,忙追上去。“殿下,我说!”
忽然起风了,北风刮进殿宇,翻得书页梭梭直响。
刘攸宁停下,回过身来看他,很显然这是慕容熙南最后一次机会。
“是因为他看出来了。”慕容熙南心里苦涩。
“看出什么?”刘攸宁蹙眉,是什么事情他都没看出来,结果才第一次见面的郭明玉看出来了?
“我……”慕容熙南欲言又止,心中一片惨然,也许他说出来的结果也是得马上离开。
但是,聪明如刘攸宁,他根本糊弄不过去。
“因为他看出来我倾慕你。”
极轻的一句话,结果刘攸宁怔住了。
就在不久前长辈才张罗着要给他指婚,说是让刘氏女嫁给他,往后有了孩子便是刘氏的血脉了。
作为汉王唯一的儿子,他及冠之后必定也是会受封爵位,如此就可以延续下去。
刘攸宁不知情爱,他觉得这个安排无不可。
但是第二天,母后告诉他,父王希望他能跟相爱的人成家,而不是随便跟一个女子成亲,婚后相敬如宾囫囵一生。
听完母后的话,刘攸宁也没有太大的反应,因为确实不懂情爱也想象不到。
直到此时此刻,刘攸宁才体会到了父母的用心良苦,能够让他自己选择,何其幸运。
这一年冬,天下格局大变,汉国王宫内的气氛也是日益紧张。
汉王会南下用兵,驱逐西戎,入主中原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个冬季对于汉国上下来说,无疑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转年,大梁盛平五年,仅立国五年的大梁灭亡,汉王出兵南下,自汉中入中原。
太弟留守国中,监国。
头一个月一切顺利,直到汉王大军出了高州。
“报!!燕军南下!!”传令的士兵连滚带爬的冲入大殿。
“禀报太弟!燕军南下!近十万兵马!”
一时群臣哗然。
汉国出兵五十万这样大的动静,燕国那边自然也得到了消息,又怎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都吵什么!”刘明淙喝止群臣的喧哗。
虽然他心中也没底,但他不能表现出来半点不安,刘湛不在,他就是国中的定心丸。
“传胡旭令黄午时入宫!”
刘湛出征留下了胡旭令黄午时,并有交代,若是燕人不安分,可招二人商量对策。
消息很快传到后宫。
日前太弟妃刚诞下小儿子,因是有约在先,次子会过继给宋凤林,如今宋凤林陪伴刘湛在前线打仗,孩子的名字还没定下。
东宫里,宋宜均夫妻和刘学渊夫妻都在,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宫人突然传来燕军南下的消息,一时让所有人都是一愣。
“汉王出征前留下了对策,国中还有十万兵马,另外太弟已经下令征集青壮,燕人过不了松辽关。”太监总管一字不漏的转述。
是过不了松辽关,但燕军可以攻打齐云山下的北丰县、北饶县。
对此刘湛也有对策,若是燕军袭击两县,黄午时便率骑兵出松辽关与通天关下山的骑兵里应外合。
不久之后,刘明淙大步踏入东宫。
“父王,母后,我要到松辽关去督军,即刻便走。”刘明淙进门便说。
十万燕军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他不打算坐以待毙,不去前线如何能把握时机反击燕军。
刘学渊捏紧了拳,他点头。“好,就该如此。”
情况紧急,刘明淙转身入了寝殿见妻子。
宋凤熙躺在床上没有睡,小儿子就静静靠在她怀里,方才宫人回话的声音清晰,她都听到了。
“抱歉。”妻子刚生产他就要离开,刘明淙觉得无颜见她。
“太弟言重了。”宋凤熙温婉的笑。“国事为重,宫中的事不用挂念。”
这才是一国继承人该有的担当,如果刘明淙躲在宫中不敢出,宋凤熙反而不赞成。
“汉军战无不胜,此战也不会意外。”宋凤熙眼中没有一丝慌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