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巨星从氪金开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34章 :真正的音乐(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出来了出来了!”

    “终于到子安哥了!”

    “快看快看!”

    ……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

    原本略有些困倦的几个女孩,听到Tina的提醒,一个个顿时都精神了起来。

    “接下来,让我们以着热烈的掌声,有请本轮补位歌手,为我们带来他的原创歌曲——《赤伶》!”

    主持人报完幕,便匆匆走下了舞台。

    望着屏幕上黑漆漆的舞台,此时实时收看节目的观众数量俨然达到了一个巅峰。

    七千万!

    海内外共七千万人同时收看!

    如此高的实时收看人数,已然可以和第一季《最强唱作人》的总决赛数据相提并论了。

    “《赤伶》?这首歌的名字听起来就很古风啊,只是不知道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吗?求大佬科普!”

    “伶,是古乐官名,相传黄帝时有伶伦,世掌乐官,后以伶人形容戏子,而这个赤字,我觉得可能是取自赤子之心的赤。”

    “楼上大佬牛掰,涨知识了!”

    “终于到李子安了,好激动!”

    ……

    网络上评论如瀑,网友们都表达了极高的期待。

    就在这万众瞩目下,古乐萧索凄凉的前奏响起,古萧幽幽,琵琶凄凄。

    一身素白汉服的李子安,从巨大的LED屏幕中缓缓走出,带着些许忧愁的轻柔歌声低吟浅唱的响起。

    满是古意的优美歌词,瞬间让无数收看节目的观众沉迷在了李子安的歌声中。

    抬眉低眼间,更是将歌声中的那抹忧愁凄凉之感发挥到了极致。

    转瞬间,第一段主歌的部分便被唱完。

    ……

    台下人走过

    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

    心碎离别歌

    ……

    副歌来临,当那饱满的腔音从李子安口中绽放,在无数观众的耳畔炸响时。

    所有人都惊呆了,身上瞬间布满了鸡皮疙瘩,甚至被李子安的这一声腔音震撼的身子发麻。

    练功房中,五个女孩猛地抬起头,看着她们身前不远处的李子安,眼中尽是震惊。

    “子安哥,他……他是怎么做到的!”

    Tina喃喃自语的说道。

    “这分明是女声啊,子安哥怎么唱出这么饱满的女声?”

    作为本队的vocal担当,宝儿对自己的声乐实力向来很自信,认为自己的声乐实力,即便是和那些专业歌手也不会相差太多。

    然而……

    听着耳畔的歌声,再看着不远处那淡然若素的李子安,她突然感觉自己就好似是一个井底之蛙。

    什么是音乐?

    这才是真正的音乐!

    她为之沾沾自喜的那点实力,和李子安相比,中间的差距简直不亚于是天堑。

    她如今根本配不上音乐人这三个字!

    今天的李子安,向这五个女孩展示了什么叫做真正的专业!

    五个女孩的反应,皆收入在了李子安的眼底。

    总决选的四连冠,让这五个女孩的心已然浮躁了起来。

    今天其实即便五个女孩不央求他,他也会让五个女孩看一看这个节目。

    主要就是想用这个节目告诉她们,在音乐这个领域中,她们顶多算是初出茅庐的菜鸟,和真正的音乐人相比,她们还差的很远,未来的路,她们还有很远一段距离要走。

    ……

    情字难落墨

    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

    戏幕落

    谁是客

    ……

    此时此刻,节目的评论区完全沸腾了起来。

    “我裂开了,我真的裂开了,这是什么神仙唱法啊,流行和戏曲居然能结合的这么好,怎么会有这么惊艳的音乐啊!”

    “我哭辽,子安哥真的是太有诚意了,没有白费我这数百天的等待,仅凭这一曲,足矣!”

    “作为一名芋头,我是江轩宇的铁粉,但我不得不承认,李子安的这首《赤伶》真的精彩,而且高级,有一说一,江轩宇在国风上面,和李子安真的是有些差距的!”

    “楼上说的很中肯,我不是谁的粉丝,我只是这个节目的粉丝,江轩宇这一路是我看着闯过来的,但他的古风和李子安的这首《赤伶》的差距真的明显。

    李子安向所有古风音乐人展示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古风,古风不应该只有浮华的辞藻堆砌,更应该有一些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李子安将流行和戏曲的唱腔融合,这才是真正的古风!”

    “从未质疑过李子安的才华,最好的李子安,最好的唱作人!”

    ……

    无数评论刷新的速度甚至超出了肉眼捕捉的速度,如果任意评论刷新,此时只能看到评论区有着一条好似五颜六色的光在流动着。

    京都,市中心的某处四合院内。

    一名年过古稀的老者,双手拄着拐杖坐在太师椅上,而在他的身前,则是刚刚年满十五岁的外孙女,正端着她的平板电脑给她的爷爷看,平板电脑上放映的正是李子安的表演。

    “啊……”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早,秦淮水谢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