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派还是个小团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4章 火炮构想(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未央宫里的事儿, 长宁侯府注定无从得知了。他们如今满心想的都是德妃的叮嘱。家中大老爷,也就是德妃的兄长素来都有一条与宫里联系的暗线,今儿宫里的人带了话, 说是皇后有意让十七皇子与王相家结亲, 且德妃让他们务必搅乱了这门亲事。

    张大夫人倒是有些想法,他惦记着自己的小儿子张七郎的婚事。张七郎与赵元邑差不多大的年纪,与那王家嫡女年纪也相仿, 若是这门亲事落到他们七郎头上未来也未尝不是一个助力。

    张大夫人便将自己的念头同丈夫说了一遍,张大老爷也只是摇了摇头:“娘娘的意思是让三房的四郎顶上。”

    “四郎?”张夫人对自家这侄子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印象。四郎跟他们家的大郎比着实是差了太多了, 文不成武不就还不通俗物,就连老太爷也为他的往后发愁呢,“若是四郎顶上也着实太委屈王家嫡女了,这又何必呢?结亲不成反成仇了。”

    那王家可是有一位宰相撑着呢。

    张大老爷道:“你不知道这里头的事儿, 从前娘娘跟三皇子有意与王家结亲,许的是三皇子侧妃的位置,只是王家不同意。娘娘心里只怕是存了怨的,如今这样吩咐未尝不是想叫王家好看的意思。”

    何苦呢?张大夫人叹了一口气, 可她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他们家一家都支持三皇子, 三皇子没倒他们就得听德妃的。

    这几年来来, 张大夫人往宫里跑的次数也少了。主要是宫里的娘娘不受宠,他们每回进了宫也不怎么受重视,一个不好还会被宫里的太监宫女们怠慢。次数多了, 就连张大夫人这样嫡亲的嫂子都不愿意去德妃宫里找不自在了。张家的人心里都清楚,十七皇子越是受宠,宫里的娘娘跟三皇子日子越是难过。若是十七皇子与王相家联合,那三皇子在朝中便越发艰难了。

    毕竟, 那苏相对十七皇子听说也挺看重的,苏嫔所处的康宁公主,还是十七皇子给选的封号呢。若是这两位丞相若都支持十七皇子的话,那三皇子真是危险了。

    张家大老爷也知道这件事情紧迫,耽误不得,所以得知消息之后立马就叫人下去准备了。

    张家憋着坏心思,赵元邑也在憋着一个大招。

    他自进了工部之后便老老实实地窝在自己的差房里头,除了偶尔进去递交公文的小书吏,余下人平常是看不到他的。不过他们也都知道十七皇子这两天一直在画图,就是不知画的到底是什么。

    赵元邑画了三天,这日中午才终于将图纸给画好了。他从前看书的时候就一直对这玩意儿感兴趣,后来又找系统要来相关的书,自个儿在学业之余偷偷摸索,也渐渐学出了点成绩来。图画完之后,赵元邑本来是想立马交给李尚书的,可是到了李尚书差房里头时才发现他人不在。一问时辰,原来已经是中午了。

    赵元邑跟前的小太监便上前,问他可要用膳。

    赵元邑见他已经把食盒给拿上来了,又突然问道:“李尚书他们如今是不是都在膳房里头?”

    “在呢。”

    赵元邑来了兴趣:“那咱们也去瞧瞧。”

    小太监委婉地建议:“您是皇子,何必去那里凑热闹呢?”

    “错了,你家殿下如今是赵侍郎。”赵元邑拍了一下他的脑袋瓜,从他手上拿过食盒自己慢悠悠地拎着去了膳房。所谓入乡随俗,他如今来了工部自然要改了习惯,早早地融入工部。

    膳房离这里并不远。那膳房占地儿并不大,称得上小巧玲珑。不过也分上下层,下头的是品阶不大高的小官儿,楼上只高位才能去的。赵元邑一边观望一边称奇,这官场上果然什么时候都要分个三六九等,就连这新修的膳房也要分个上下来。

    赵元邑如今可是侍郎,自然提脚去了二楼了。上去之后尚未见到李尚书,便先看到他舅舅韩侍郎了。

    “先生。”赵元邑立马凑了过去。

    韩侍郎抬头,见到赵元邑还挺惊讶的,不过也让出了旁边的位置给他坐:“殿下怎么过来了?”

    “我来了工部,自然也想赶紧融入工部,不好再独自一人用膳。”

    “这很好。”韩侍郎摸了摸他的脑袋,就像他小时候那样,“殿下能放下身段才能与工部的同僚打成一团。对了,我听说工部的李尚书听说待你不错,可是真的?”

    赵元邑点头:“李尚书待我很客套。”

    “他可是盼了许久才把你盼来了。你是不知道,李尚书跟程尚书私底下互相看不顺眼,李尚书觉得程尚书不过就是仗着户部有三皇子,对此不大服气,直到如今你来了李尚书才觉得掰回了一成。”

    “这也要争?他们两个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吗?”赵元邑想了想,李尚书好像对他还不错看着也不像是什么坏人,那个程尚书每次瞧这也是笑嘻嘻的,对他也很客气。

    韩侍郎摇了摇头:“哪儿能啊?都是当朝做官的怎么可能有什么深仇大恨,不过就是两个人的脾性不合罢了,也算不上是有什么大的恩怨。”

    那就好。赵元邑想着,自己虽在工部可往后少不得要与户部合作一番,若是两边的人有仇的话那这事情还不大好吧。

    赵元邑打开自己的食盒,开始用起了午膳。

    说起来这膳房还是赵元邑提议重修的呢,原本那膳房有些老旧,做的菜也不好吃,以至于诸位大人都不愿意去膳房里头用膳,赵元邑知道自己早晚都要去外头领职之后,有一回就跟他父皇开玩笑,说他抠门连吃都不让底下的大臣吃好。

    皇上把他给骂了一顿之后,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