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韩侍郎从外头回来的时候, 便发现这里的气氛有些古怪。
他看了一眼张太傅, 又看了一眼自家小徒弟,忍不住狐疑:“你们没有故意欺负人吧?”
张太傅冷哼一声:“你以为我跟你一样?”
韩侍郎再次看了一眼自家小徒弟,还是不信。
赵元邑已经重新整理了一下心绪。
这个张太傅,看起来有点不大好相处, 说话还有些出其不意,叫赵元邑掌控不住。不过对方在朝中威望甚高, 不能得罪,因而赵元邑冲着韩侍郎摇了摇头:“没事,先生您刚才去哪儿了?”
韩侍郎立马道:“刚刚去找圣上了。圣上看今儿来的人多,便打算除了题让大家作诗。”
韩侍郎一说这个, 周围不少人瞬间来了兴趣,纷纷围了过来, 想要打听出圣上到底出了什么题。
话题转眼间就被带了过去。
张太傅又看了一眼赵元邑,眼中称赞。这个小殿下还挺聪明的,不过聪明是聪明,就是太老沉了。
小孩子家家, 太老沉了,就显得没有那么可爱。张太傅还是比较喜欢聪明又活泼一点儿的。
没多久,皇上跟前的张望全便下场了, 宣布圣上给的题,再宣布头名的奖励。
众人听罢,自然卯足了劲儿想要争表现。
今儿是太后娘娘的寿宴,自然是以祝寿为题的, 这题目一出来,众人心中也是早已经有了预料了。不少人还没开始就跃跃欲试了,打算在这寿宴里头大显身手了。尤其是底下年轻的后生,初入官场,总想着争一争头功。
赵元晔亦是如此。
他是诸位皇子之首,又是张太傅的弟子,论起才学,少有年轻人能及得上。这样的场合他自然也想展露头角的。
三皇子旁边的赵元泽却是兴致缺缺。
他好武,虽是儒将,虽也读过诗书,但真比起诗词来肯定是比不上赵元晔的。赵元泽无奈摇头,这武将于文官相比,还真是大不讨喜了。
比起作诗,赵元泽更愿意去演武场比划两下。
韩侍郎也在悄悄交代赵元邑:“待会儿先生的诗写完了之后,你就拿纸笔将先生的诗词誊抄一遍,交上去。”
赵元邑一愣:“我不要写吗?”
韩侍郎笑了:“殿下也想试试?”
赵元邑点头。
“那就试试吧。”韩侍郎从来也没教过赵元邑如何作诗,可是作诗这种东西的讲究的是一个灵气。韩侍郎觉得自家小弟子是不缺灵气的,没准还能一鸣惊人呢。
就算不能一鸣惊人,在这么多人里头排个中流,也算是很了不得了。
韩侍郎想得挺开,没一会儿便自顾自写诗去了。
赵元邑坐在边上,也开始仔细琢磨起来。
系统蹲在赵元邑脚边没有说话,它在想心事儿。赵元邑已经过了六岁生日了,寻常孩子六岁便可以换牙,想来赵元邑也差不多到了换牙的时候了。它实在是想象不出来,小怪物一嘴豁牙的样子。
“噗——”系统不觉得地乐了。
赵元邑轻轻踢了一脚,踢到一身肥肉:“再捣乱下次不带你了。”
系统瞬间闭嘴。
它心里还挺不服气,心想着等你换牙的时候,看你还怎么神气!
赛诗还是有时间的。一炷香的功夫,若是作不出来,权当是弃权了,若是作出来了,先交由左右丞相张太傅一同评出前十,再交由圣上定夺前三。
前头这么大的动静,赵元齐两个自然不会不知道了,只是他们即便听说了也不会去作死跑去充人数。万一被父皇逮到了,让他们当中作诗,那岂不是糗大了。
他们不会作诗,连打油诗都不会。
只是赵元齐心眼儿还挺多,他自己不愿意去,却交代了太后跟前的宫女,让她们带话给太后,就说前头有比试。
太后一听这个,果然立马就同赵元祚道:“十八,前头你父皇正在让他们作诗,你要不要过去看看?”
赵元祚惊悚地摇头:“我才不要去呢!”
他回的实在是太果断了,反而让太后迟疑了一瞬:“为何不愿意去?”
“这还用说么……”赵元祚小声道,“我才不去丢人现眼。”
太后心都凉了半截。
谁说出去一定是丢人现眼的?去见见世面也好啊。这孩子怎么就这么畏手畏脚呢,听说小十七已经被韩侍郎带到外头去了,那孩子被带过去的时候,可一点儿都没露怯。
“出去见见外头的那些大人也是不错的啊。”太后说道,“你还从来没有在那些大人跟前露过脸呢,如今十七都已经去了,你还在后头躲着想什么话。”
“我还不想在他们跟前露脸,不过就是些小官罢了。”
太后无奈了。
这孩子怎么能这么想?不用想也知道,,这肯定是贤妃灌输给他的想法。没有比较也就算了,已经有了比较,太后心里难免不会多想。
她的十八,难不成真比不上皇后的小十七吗?
半夏姑姑朝着太后微微摇了摇头。
十八皇子如今才离开贤妃娘娘,若是他们逼得太紧了,岂不是又要闹着回去了。半夏姑姑看得远,甚至已经把赵元祚的小心思摸的透透的。想要让这位小殿下安安心心的在长乐宫里头住下来,短时间内是不能再提功课的事儿的。不过,这教人,也不一定非得紧紧抓着功课。重要的是要教会十八皇子为人处事的道理,这比背书可有用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