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妃省亲, 自然不是小事儿。
后宫之中,议论纷纷。
景仁宫。
惠贵妃这儿来了一个客人,这自然是永和宫的良婕妤。
“恭喜惠贵妃娘娘, 娘娘的亲族已经请下了省亲的旨意。”良婕妤自然来给惠贵妃说好话儿的。
惠贵妃听了,那是笑的开心。
“同喜同喜。”
惠贵妃脸上有点儿小得意,如何也掩不住啊。
“妹妹谋划的如何?”
惠贵妃的目光又是望向了良婕妤,问了这一位的盘算。
良婕妤的目光垂下。
谋算的如何?
自然有些结果了。
想是史才人落了胎,一个皇嗣没了。
皇贵妃查来查去, 查到了良婕妤这儿。
良婕妤自然喊了冤枉。
可皇贵妃有证据, 人证物证俱在。
于是,皇贵妃就是要罚了良婕妤。当然,这一位是皇帝的宠妃,这罚之前,肯定要禀明了天子。
这事情到了正统帝这儿, 又出现意外。
正统帝觉得这人证、物证, 有些过于的巧合。
于是, 再让查了。
最后,良婕妤洗涮了委屈。
真正的凶手也是露了行迹,跟史才人住一个宫里的贾才人, 这算是栽了。
贾才人的结局自是不必说。
天子很震怒, 赐了贾才人三尺的白绫。
一位得皇贵妃提拔, 这本来就将要得了圣宠的才人, 就是这般的落幕。
如何不让人唏嘘。
如此结果,史才人自然是满意了。
给她没保住的皇嗣复仇了。
可皇贵妃却觉得丢了体面。
她对良婕妤自然是怨上了。便是史才人那儿,在皇贵妃跟前的宠信,也是少上几分。
如今的后妃里,良婕妤依然是一枝独秀, 占了一分的鳌头。
至于要说独宠后宫?
那又不至于。
良婕妤的身份摆那儿。
正统帝还没有晕过头。
“妾哪有什么谋划?”
良婕妤就算有谋划,也不会承认的。有些事做的。那是说不得。
“妾就盼着得圣上几分怜惜。妾亦想回娘家省亲。唉……”良婕妤一声的叹息。
惠贵妃听了良婕妤的话,只是沉默了。
后妃想回娘家省亲,想搏一个天大的体面。可这能回娘家省亲的,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就可以。
至少,也要一个一宫位娘娘。
如今的后宫中。
惠贵妃的娘家已经请了省亲的圣旨。
那么,剩下来的就看皇贵妃、裕贵妃二人。
至于其它的嫔妃,就要看圣上是不是愿意开恩,给这些后宫的嫔妃晋升位份。
寿康宫。
皇太后在听了皇贵妃述苦。
“母后,妾就知道,圣上偏心眼儿的。那良婕妤就是一个胡媚子。”
皇贵妃真不满。
皇贵妃想拧下了良婕妤。
那是因为皇贵妃真的查出了一些事情。特别是良婕妤对她的不满。
对于这等心怀叵测的小嫔妃,皇贵妃当然不想给对方机会。
能拧下去,何必留着碍自个儿的眼。
“你糊涂。”
皇太后就是如此的一个评价。
“圣上是天子,后宫是圣上一言而决。”
皇太后说的严肃,道:“一个宠妃,不管她的位分高低,天子乐意宠,你就得学会避让。你真想踩一个宫妃,那就待她失宠。”
“得宠的嫔妃,就是如日的骄阳,避让才是正途。否则你以位份压人,让天子知道后,天子给对方一些体面晋升了位份呢?”
皇太后觉得皇贵妃一点儿也不争气啊。
“后宫的嫔妃,哪管家世背景如何?天子想提拔谁,就能提拔谁。”
皇太后用了一种肯定的语气。
“你得记住,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你真恨了哪一个嫔妃,你就得等她失宠。失宠的嫔妃,你想如何踩,就能如何踩。”
皇太后说的肯定,道:“一朝落泥里,任你如何拿捏,想决她的生死都可。”
皇贵妃听懂了。
“儿一时糊涂,是让怒火冲了头,太失了智。”
皇贵妃赶紧回了话。
她不是真傻,她就是让良婕妤炫耀之态,那给刺激狠了。
“你要真明白才好。”
皇太后讲道。
“母后,关于后妃回娘家省亲一事,儿……”皇贵妃有点迟疑了。
“你想回承恩公府省亲?”
皇太后问道。
“圣上旨意,儿身为皇贵妃,自然得做一个表率。”皇贵妃这理由够官面堂皇的。
皇太后听了,若有所思。
“既然是天子的圣旨。那你便递话给承恩公府,此事,哀家不多嘴。”
皇太后真没觉得有什么。
承恩公府已经有了爵位。
当然,承恩公府的出身,也不缺了银钱。
真是建了省亲的别墅,在旧址上改一改,不必花费太多。
承恩公府还是承担的起。
这一个侄女啊,在宫里这些年,瞧着还是压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