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女也搞基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0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盛京太学,明德五年,当今陛下采纳易钟书“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盛京设立太学。

    (1)易钟书便是昨日的邻人,他乃陛下钦定的太学院长,创始期间,访大儒,寻求经典典籍,后半生为太学奔波操劳。

    太学设律学、书学、算学三学,生员多为士族高官子弟、公卿大臣子弟,现今太学子弟增至五百余人,有太学讲堂三十余间,学舍一百来号。

    郑文仲带着吴静香道访太学。

    屋外蝉鸣不止,屋内茶叶沉浮,飘出屡屡香气,沁人心脾。

    “昨夜,我已翻阅。

    《三字经》简单易学,短小精悍、琅琅上口,作为孩童启蒙书籍,应当广为推广,流传千古。

    其他的诗句也极为优秀,如其中的《悯农》道理浅显易懂,又悲天悯人,诉说百姓的疾苦。

    就是诗句太少,整理成册出版,数量不够,我决定要几位大儒一起丰富完善,起名《大齐诗歌》”易钟书缓缓说道,茶气缭绕,增添几分仙风道骨风味。

    “自不过《三字经》、《大齐诗歌》的著作上,我要以太学的名义,面呈陛下。”

    “静香是吧?”

    老院长转而看着吴静香,沧桑的眼睛,犀利直射,似乎要看尽人心,“此提议,你觉得如何?”

    吴静香起身对着老者作拜,恭敬地说道,“一切全凭师祖做主。”

    易钟书眼眸更为犀利,如利剑般迎面而来,似乎要穿透人心,定定地看着吴静香许久,窗外的蝉鸣连连啼叫七声,“知了!

    知了!”

    吴静香地后背浸湿,依旧弯着腰。

    “你们这些小辈,动不动就喜欢行礼,别人不知的,还以为是我们这些老不休喜欢倚老卖老,欺压后背。”

    易钟书收回犀利的目光,变得柔和,如家中祖父对着小辈的慈爱。

    “还不快坐回去。”

    吴静香起身回到座位,笔直地坐着。

    “你不觉得,是我们几个老不死占了你书本的便宜。”

    易钟书又倒上了一杯茶水。

    “师父的安排自有用意,我们——”“文仲,我想听静香的回答。”

    易钟书阻止了郑文仲的解围,执意要吴静香回话。

    “静香当初着此书不曾想扬名天下,只是想教授村中不识字,上不起学的孩童,读书识字,明事理,辩是非。

    现如今,经师祖推广,全大齐的孩童都受此书的启蒙,与静香的初心一致。

    师祖及其他大儒,在文豪上举足轻重,只要此书印上你们的痕迹,便大大减小推广的阻力,受百姓欢迎,受士人推崇。

    静香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自有自知之明,当不了大任。

    如今又了师祖们的提携帮忙,自应喜悦。”

    被点名的吴静香发自内地说道,她真的不在意书籍的署名,她只想把这些启蒙书籍,尽快推广出去,提高大齐的文化程度,完成自己的扶贫使命。

    昨日她这个实习期的扶贫使,正式转正,如今也是有编制的公务员,享受公务员的待遇。

    正式转正之后,有一个总进度条,显示蓝星的文化、经济、文明等一些列的综合评估,只要她把进度条拉满,她扶贫的任务完成,可以申请回母星际。

    进度条如今还停留在零蛋处,刚才易钟书说带《三字经》面圣,由大齐陛下颁布政法,将《三字经》等列为儿童启蒙读物,进度条上有一个提示此举可挪动5%。

    “哈哈哈!”

    爽朗的笑声打断了吴静香思考进度条。

    易钟书在开怀大笑,“文仲,没有想到你收了这么个有趣的徒儿。”

    “在此我聘请你为太学算学先生,此木牌为信物。”

    易钟书将桌面上的一块小木牌扔给吴静香。

    “我?

    太学?

    先生?”

    吴静香不可置信,以为自己幻听,右手食指指着自己,重复着易钟书的话语。

    “怎么不敢?

    害怕了?”

    易钟书笑意盈盈,“你自然为我太学的先生,才更好地你所呈之物,冠太学之名号。”

    这话无赖之及,你都是我的人了,用你的文章怎么了?

    “为何是先生,不是学生?”

    依她的年龄,做太学的学生不是更合适,太学的生员有的比她还要大上几岁。

    “我太学没有女学生?”

    理由很简单。

    “难道太学有女先生?”

    吴静香反问。

    “先生方便安排,学生不易。

    你愿意与一群男生一起上课、一起同食、一起洗漱。

    如果这样你愿,我也可以让你成为太学学生。”

    “我愿为太学第一个女先生。”

    吴静香接过木牌。

    “太学的女先生可不是这么好当的,明日我安排你与太学的算学的三位先生对弈,如果你胜出则为太学女先生,输了只能当学生。

    文殊你带太学未来的女先生,去她之后居住的院子。”

    易钟书说道,身边的站着的侍童则请吴静香出去。

    “先生,我不明白,你为何要将静香推至人前?”

    吴静香一走,郑文仲便着急地问道,“她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还是一个女孩。

    你何苦为难与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