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女也搞基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1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村长,我们村里这么多户人家,也不可能一一帮扶过去。”

    吴大城的思索许久之后开口,“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困难,选谁帮也是一个问题。”

    “我是个粗人,不懂什么挣钱的路子,只会几下功夫,你告诉村里的人,有意学打猎的,可以秋收之后来找我。

    不过打猎是个危险吃苦的活儿,愿意吃苦的就来。”

    吴大城最后开口。

    “打猎?”

    村长恍惚,他差点忘记了吴大城做了十几年的猎户,进山打猎谁也不能保证会平安归来,只是之前吴大城金山打猎整的钱财,对于一般的农户来说,确实是一大笔银钱。

    “爹爹,你还要进山?

    我们不是说好了不进山。”

    吴静香有些不太高兴,她不知爹爹为何应允了村长。

    这进山打猎本就危险,还带着一群不懂拳脚的人,在山林中遇见猛兽,想全身而退更加困难了。

    “爹爹,不会有事的。”

    吴大城自然是知道女儿担心自己,安慰道。

    “谁担心你有事了,我是怕村里的其他人跟着你进去,缺胳膊少腿了怎么办。

    那猛兽也不是善茬,你让它不咬人就不咬人。”

    吴静香说道,眼神有意无意地飘向村长,“若人残了,我们岂不是得照料他一辈子。

    还有学成之后,自己进了山林送了性命,总不能怪爹爹当初没有教好吧。”

    最近的闲言碎语,吴静香可是略有耳闻,她也不能堵着人家的嘴不让说,她可以当没有听见,他们家现在去帮那些嘴碎的家人,她心底反感不乐意。

    况且吴大城的提议,本就吃力不讨好。

    如今谁学个手艺,不是鞍前马后伺候师父几年,师父才肯教授。

    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珍惜。

    这教打猎得多久,一两个月,还是三个月,半年的。

    “大城静香的担忧无不道理。”

    老村长说道额,他也不愿村里的人老往山林里边钻,容易出事,人老了,就喜欢平静的生活。

    “村长,你也别急,眼看秋收就要开始了。

    什么事情也不耽搁秋收是不?”

    最后还是苏氏三言两语把村长先劝慰回去。

    “静香刚才你怎么跟村长讲话的,没大没小。”

    吴大城还是把女儿教训一顿。

    “大城,你也别说静香了。

    你这主意,可真不行。

    太容易出事,反而好心干了坏事。”

    苏采薇说道,“我也不赞成你教打猎。”

    “那你们说怎么办!

    村里的那些人可是三天两头找我,还挺烦人。”

    吴大城无奈地说,“都是一个村子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总不能总一直拒绝。”

    “爹爹要不这样,你以前不是教过大哥启蒙吗?

    有你这个金牌启蒙师在此,我们可以教书啊,村里的许多小孩子都没有钱去书院读书,我们可以教他们启蒙,认几个字。

    到时候我们搬进了新院子,现在住的院子可以作为学堂,我们可以找木匠定做几套桌椅。”

    “启蒙?”

    吴大城惊讶地说道,眼睛透露着一丝委屈,“闺女,你真要我给那些小孩上课?”

    他脑仁疼,让他教一群小娃娃读书识字,不过带一群人进山打猎来的爽快。

    “城哥,你不是逢人便说,清哥是你启蒙教得好,基础踏实,才考上了案首。

    我看那村里面的人恨不得我孩子放在你这儿,也教出案首。”

    “娘子,你也要取笑我。”

    吴大城摸着脑袋上的头发,“你明知我看着那些字就犯困。

    闺女要不你来教,现在你也是师从郑先生,郑大家,传道授业乃你们郑氏经常做的活。”

    “爹爹,我可以吗?”

    吴静香倒是有点跃跃欲试,她可没忘了史诗级任务,拿一些小孩练手也不无不可。

    “我瞧着就很好!”

    吴大城立即赞同,有人代为教学自然是好。

    次日,吴大城立即找村长说了开办村里启蒙学堂的想法,村长立即同意,并连番感谢吴大城。

    “村长,你跟村里的人讲,我们家半个月后,开学堂。

    只要村里想来的学识字的孩童六岁以上都可以来,无论男女。

    想来的先来你这报名。

    我们再根据报名的具体情况开始授课。

    村长女娃子也可以过来一起学的。

    多读书识字,总没有坏处。”

    吴大城想起闺女交待的话语,有强调了一番。

    吴家村开办蒙学学堂的事情一下子传遍了整个村子,不过因为授课的是吴静香,没有名气,又是女娃子,六岁以下的她又不收,跟她一样大的,很多也拉不下脸报名。

    不过好在全部免费,加一起也有十来人,足够撑起一间小学堂的人数了。

    “静香姐,六岁以下的真不能来识字。”

    吴大牛已经报名了,出去一趟,他算是见识了,如果不识字,连店铺的门匾上写的什么都不知。

    “怎么,你家妮妮也想来。”

    妮妮,李桂芬婶子最小的女儿,现在才五岁,离她定的标准差了一岁,吴静香站了起来,忽然说道,“大牛,太小的孩子容易闹腾,我不想我办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