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让太子入赘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0章 正文完(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吉时到, 太子率领一队亲兵,浩浩荡荡地从宫门之中走了出来,往沈府去迎亲。

    诺大的阵势让围观的百姓都忍不住屏息凝神, 一脸好奇。

    上一回他们看到太子,还是太子凯旋那日,当时穆衡的长须未除, 百姓们只见到太子身量挺拔,对太子生得如何则没什么概念。

    不少人更觉得太子之所以留满脸的胡子定是样貌不够好看,怕糟人耻笑才故意蓄须。

    可今日, 穆衡不但将胡子清理的干干净净,一头乱发规规矩矩地梳理整齐束在发冠之中, 能将他的模样看得一清二楚。

    只见他生得面若冠玉, 绣着金色蛟龙的大红婚服更衬得他英姿勃发, 叫沿途暗暗窥视的姑娘小姐们忍不住心生倾慕。

    那些曾暗暗揣测太子面容丑陋的人也在心里念叨,那沈家大小姐的容貌也是京中首屈一指, 倒与太子十分相衬。

    真真称得上一句郎才女貌。

    太子仪仗到了沈府大门前,亲兵训练有素更是气势轩昂, 而队伍前方马上的太子更是一身上位者的睥睨之态,叫人不敢直视。

    来观礼的人,齐刷刷地跪了一地。

    还未等参拜, 只听见亲兵队伍整齐划一的喊道:“恭迎太子妃回东宫!!!”

    亲兵都是穆衡亲自挑选出来的,一个个声若洪钟,连着喊了三声, 方圆十里的人都能听见这浩大的阵势。

    从前太子大婚从未有过这阵势,这是穆衡特地为沈如娇准备的。

    他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沈如娇的风光,再不敢对她非议一个字。

    来观礼的宾客也是被亲兵的吼声给振得耳朵发痒。

    但太子跟前儿, 谁也不敢做掏耳朵的小动作。

    穆衡从马上下来时,沈明煜也亲自出门来相迎,太子让人在门口这一通吼,让他这个当大舅哥的十分满意。

    见到沈明煜,穆衡让人将他亲手捉的一对儿大雁拿过来进雁礼,以示琴瑟和鸣、白头到老之吉意。

    后来迎亲的环节,沈明煜都没怎么好意思去为难穆衡。

    只让他念了两首催妆诗便放行了。

    不过,到底是没好意思,还是没敢好意思,也就只有沈明煜自个儿心里最明白了。

    不过虽然请了穆衡进门,但沈如娇仍是压着吉时才出的院门上轿。

    到了前厅,新娘离家之前照例是要向父母双亲拜别。只是沈如娇的父母亡故,因此只有一双牌位,和哥哥沈明煜坐在上首。

    沈如娇便对着哥哥和沈崇文夫妇的牌位拜了三拜,穆衡也陪着她一起。

    在场的众人知道太子看重太子妃,却没想到这般看重,尤其沈家的几房亲戚,心中没有一个不后悔的。

    早知今日,当初也该多来国公府走动来往才是。

    也不知今日这礼观完,下一回再寻着机会登门还不知是猴年马月了。

    沈明煜看着妹妹,此时心中骤然生出强烈的不舍之情。

    出了这道门,今日之后,妹妹的一生荣辱和幸福安康皆在太子一人的身上。

    他没去叮嘱妹妹要如何如何恪守妇道等嘱咐新嫁娘的话语,而是拉着妹妹的手,双眼泛红地看向穆衡:“微臣这世上就只有这么一个亲妹妹,今日将娇娇交给殿下,希望殿下能看顾好她,莫要让她受委屈。娇娇性子烈脾气急,若是有冲撞了殿下的地方吗,还请殿下多宽宥些,莫要与她计较。”

    沈如娇原本还没有离别愁绪,此刻被哥哥的话一激,瞬时落下泪来。

    其实沈明煜这话就是老国公在世对太子殿下说,也有些僭越了。

    可穆衡听完不但没有面露不悦,反倒极为郑重地应道:“兄长放心,穆衡此生定当竭尽所能,爱护妻子,予她一声荣光和幸福。”

    沈明煜再是不舍,也不能误了吉时。

    红着一双眼,亲手牵着妹妹出门。

    “哥哥,保重。”

    虽然千般万般不舍,吉时已到,沈如娇在哥哥的搀扶之下,上了花轿。

    鞭炮齐鸣,穆衡骑着马走在前端,沈如娇的花轿跟在他的身后。

    从沈府抬出的嫁妆足足有二百八十抬之多,观礼的人瞧着眼热心馋,这随便的一抬都够一家人一辈子的嚼用了。

    而且,看得出来,东宫下的聘礼沈国公一点儿没留,全都填进了嫁妆里,那两颗巨大的珊瑚树,怎么搬进来的又怎么随着嫁妆一起搬了出去。

    洋洋洒洒一长队出去,十里红妆,羡煞旁人。

    沿街的老百姓是过足了眼瘾,整整二百八十抬嫁妆,光是看看,到过年的时候去乡下走亲都能吹嘘好一阵子。

    迎亲的队伍一路从皇宫的正门到了东宫的台阶前。

    穆衡下马,到花轿之前伸出手,两帮的喜娘立即帮忙将珍珠穿成的轿帘分开,沈如娇缓缓伸手撘放在穆衡的掌心之中,被穆衡珍而重之地从花轿上牵了下来。

    沈如娇手上执着孔雀尾羽所制成的扇子遮挡了半张脸,双目轻垂,一副含羞带怯的模样顿时叫观礼的文武大臣们暗暗吸了口气。

    早就听闻太子妃极美,今日一见,哪怕只看得到扇子未遮盖的眉眼,也足以惊艳众人。

    方知何为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当真是仙姿凤貌,也难怪太子如此珍视了。

    不过也有些老臣担忧,太子妃生得太过貌美,恐美色误君。

    东宫大殿前的文武群臣心思百转千回,但沈如娇眼中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