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退婚我是专业的(快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3章 归妹卦 送给姐夫做滕妾的嫡女23(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昌和县城门外,县尉冯琦带领几个僚属迎候信任县令,等的时辰不短了,捕头李兴就问冯琦:“县尉,怕是今天到不了了吧?”

    冯琪摇摇头,“你小子给我打叠起精神,这才什么时辰,文书都送到了,人能不到?”

    “得,听您的。”李兴左右瞧了瞧,凑近冯琪小声道:“咱们大张旗鼓的来迎好吗?杨现丞憋着劲要给新县令一个下马威,为他马首是瞻的人都没来,咱们这样会不会遭他忌恨?”

    冯琪一瞪眼,“怎么着,我还怕他不成?别废话,我还能害你?你只记住,我能得的消息,不是杨明那货能知晓的。”

    要他说,杨明就是个夯货,仗着杨家是昌和的大族,一向很有些作威作福,前几任县令更换频繁,竟真让他坐大起来,便是县令都要被他拿捏一二。

    不过他这次要踢铁板上了,别以为新来的县令年轻可欺,自己幸亏朝中有人,提前得了信儿,这位身份可不一般,别看一杆子给支到这犄角旮旯来,可实际上人家深受太子宠信。

    虽然他不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也不是个能干的,但他识时务啊,有大腿还不赶紧抱上更待何时?杨明那货,也就只能看见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正琢磨着,李兴喊了一嗓子,“来了!”就见远处官道上烟尘滚滚,看样子来的人不少。

    等到了近前,冯琦倒吸口凉气,难道弄错了?县令上任不至于带一队兵马吧?

    秦无咎没想弄这么大阵仗,可柏擎苍执意要先把她送到昌和县,自己再转道交州。

    有这五百亲军在,他们一路畅通无阻,但因为谢佑乘坐马车,行的并不是很快,好在并没有误了到任日期。

    看着眼前稀稀拉拉来迎接自己的僚属,秦无咎心里明白这是有人不服,不过不要紧,她专治不服。

    客套寒暄几句,冯琪等人带路秦无咎和柏擎苍跟着进了城,亲军则在城外侯着。

    冯琪暗暗抹了把冷汗,县令姿容不俗,一时瞧不出深浅,可旁边这位一身的煞气,他也是见过血的,都有些受不住。

    等他一眼瞄见柏擎苍腰悬的金鱼袋,再次庆幸今天来着了。一个七品县令劳动紫袍高官护送上任,这比听来的任何信息都有说服力。

    柏擎苍把秦无咎送到县衙,并未多做停留,两人各有王命在身,他也要尽快去军中交割。好在两下里离得不远,想见面也不难。

    送走柏擎苍,秦无咎先让芳婶带着谢佑进后衙安置,她让冯琪陪着转了一圈,对县衙的布局心里有了数,吩咐冯琪传下话去,明日卯时正,行接印、排衙之礼。

    新官到任时,本该出城迎接的本衙官吏、僚属,当地官宦,豪商大贾,乡绅耆老等,除了冯琪带着的七八个人,其他人都不见踪影,秦无咎冷哼,下马威嘛,她也会。

    第二日一早,秦无咎身着公服,登堂拜谢了皇恩后,升坐大堂。她微眯了眼,看了看堂下比昨日多了不少的僚属皂吏,昨日柏擎苍弄出来的动静不小,哪里都不乏识时务者。

    比如捧印的那个,当是司印了,还算有点眼色,不然她今天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

    接印礼之后排衙,一点卯,主簿在,县丞等一干人等还是没来。秦无咎也不废话,以无礼于前、失职于后的罪名,勒令县丞杨明在家反省,其他的胥吏衙差,直接去职换新的。

    补缺三班衙役,这差事交给冯琪去办,既是给他机会,又是一次考验。

    又命主簿呈上上任县令的交割状及各类文书,秦无咎退堂,吩咐何进,谁来都不见。

    从这一日起,没人能见到秦无咎。她在太子那初步了解昌和县的时候,就知道最重要的就是要保境安民,对外要防御外敌侵扰,对内要安抚百姓,坐在县衙里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

    于是,在她把各类文书看完后,就带着何进和两个侍卫出了城。

    因此等县丞发现自己被架空了权力,纠集了一帮豪绅耆老来给秦无咎施压时,只见到了两个铁血侍卫的冷脸。

    用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秦无咎足迹几乎踏遍昌和县,除了山民聚居地她没去,昌和县的现状基本上她都烂熟于胸了。

    让她惊喜的是,何进深藏不漏,居然是个画舆图的高手,这种她从未接触过的技能激发了秦无咎的学霸之魂,暗搓搓的从何进那里偷师,让何进哭笑不得。

    “本就是柏卫率安排属下学的,您二位亲如兄弟,我如今又跟随您,您想学我还能不教么?”之后何进果然倾囊相授。

    回衙之后,对照这份舆图,秦无咎心中大致形成了治理方案。

    她给谭宁写了一封信,大体画了下昌和县的地貌山川,拜托他向非常赏识他的水部郎中请教请教,看能不能给出一个修建水利的章程。

    随后,秦无咎开始计划去拜会山民女头领。外御敌獠,安养百姓,前提条件是内部要安定,互相敌视,兄弟阋墙,三天两头纷争不断,不解决这个问题,能有好吗?

    然而还没等她行动,女头领护阿朵先遣了人来找她,问县令管不管跑到山民地盘上捣乱的人,不管的话她就给处理了。

    据秦无咎所知,山民与山外百姓虽然时常发生冲突,但能让女头领和县令出面处理的并不多,如今对方既然找来了,秦无咎自然要给个面子,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借着这件事正好与女头领当面。

    去山里的路上崎岖难行,路上的时间足够秦无咎了解事情的经过。

    两下里的纷争大多都是利益上的冲突导致的,秦无咎本以为这次也不列外,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