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种田人设不能崩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作者有话要说: 新的预收文求包养,感兴趣的小仙女们戳戳收藏呀~

    非人类小吃店

    沈飞舟毕业后继承了失踪的双亲留下来的遗产——一个天黑就开张,天亮就打烊的非人类小吃店。

    小吃店没有固定的菜单,但是老板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利用现有食材做出各种小吃,来小餐馆的有各式各样的客人,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非人类。

    于是,为了生计也为了寻找双亲,沈飞舟开始做起了女鬼/半妖/走蛟/死灵法师/怨灵/僵尸/妖怪……的生意。

    酱香饼、鸡蛋汉堡、鸡翅包饭、烤鱿鱼、冷吃串、油炸臭豆腐、麻辣烫、烤面筋、手抓饼、鸡蛋仔、酸辣粉、鸭血粉丝汤、烤猪蹄、烤冷面、砂锅系列、铁板烧、关东煮、甜不辣、棺材板……

    沈飞舟:今天也是在为馋(寻)哭(找)食(双)客(亲)努力的一天呢!

    如果不是周杨的态度太端正,胡友华都要怀疑对方是在装疯卖傻了。

    偏偏周杨还义正言辞道:“杜娇同学不正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吗?鸡鸭鹅猪这些也是动物,我觉得有很多需要共通的地方。”

    胡友华瞪大了眼睛:“她学习动物医学是想以后毕业开个宠物诊所,你学动物医学……”

    “我也会担心鸡鸭鹅猪这些生病啊!农村本来医疗条件就差,别说是这些动物了,很多时候人生病了都只能躺着,但实际上,很多病症其实并不严重,只是没有及时治疗而已,等我学了这些,回到老家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牲畜因为疫病夭亡减产了。”

    胡友华:我竟然觉得有几分道理是怎么回事?不对,差点被带到沟里去了,周杨学的是市场营销,他就算信誓旦旦说学动物医学,但他就凭着问专业学生就以为自己能学会了?

    不等胡友华之一,另一个室友忍不住插嘴:“怎么,周杨,你怎么三句话不离鸡鸭鹅猪不离农村,你是老家的家禽家畜这些出问题,所以你父母让你帮忙问问吗?”

    周杨:“不是,是我准备回老家实际操作这些。”

    “什么?听你的话里意思,莫非你是打算回农村发展了?”

    周杨毫不犹豫地点头,眼里似乎还有小星星:“那是当然!我在村里可是有好几亩地的!还有我家里人的,供我发挥的空间还不小呢!”

    ☆★☆★

    在得知周杨做出了毕业之后离开这座大城市,回农村老家——一个交通不便的偏远小山村的决定后,他的室友们都吃了一惊。

    刚才问他的那个男生更是心直口快的脱口而出:“什么,我是真的以为你会留在这个城市找工作的,我记得你这几个月不是还去了好几家公司实习吗?”

    话一出口胡友华就不满道:“还能怎样,肯定是最后没留下来呗!”

    其他人顿时用眼神盯他: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这把话摆在了明面上,还直接对着当事人说了,那真的是尴尬他妈给尴尬开门——尴尬到家了。

    要知道周杨平时自尊心比较强,这话不是戳面子嘛?

    本来毕业都要各奔东西了,没必要临到头了还弄得不愉快。

    不过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回周杨听了并没有对他们摆脸色,反而很随和地笑了笑:“毕业择业,本来就是双向选择嘛。而且你们可能不知道,我老家很偏僻也很穷,原本我是想着留在大城市多赚钱,以后回报父老乡亲的。但是这段时间的求职经历却让我反思——我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就算赚钱又能赚多少呢?等到我衣锦还乡的时候,又是多少年后呢?我可以慢慢奋斗,但是我老家的乡亲们却不能等。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想不如带着我这一身知识回老家去,开发我的家乡,大家一起富起来,而不知将希望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

    室友们听着周杨的话,都一愣一愣的——毕竟以前一直以为周杨那副模样有点端着,夸张点来说就是有点装模作样,叫人看了觉得假的冒泡。

    尤其是胡友华,听说他和表妹杜娇走得近,心里还想着这丫肯定是想泡自己表妹然后做上门女婿,谁知道对方不仅没有这个意思,还打算回农村去?而且还不是灰溜溜地回去,而是打算回去建设新农村?

    这可不得让他们大跌眼镜了嘛?

    不管他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到底最后能不能做成功,他能说出这番话,室友们就高看他一眼。

    说白了,他们毕竟还是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的学生,还没有被现实和生活磨平棱角、冷却热血,听到周杨的这番话都激起了心中的那点豪迈。

    ☆★☆★

    不过热血过后是理智:“可是你学的是市场营销啊,你是打算回去卖土特产吗?说起来,我们都还不知道你老家的土特产有哪些呢,能开发出来市场吗?”

    周杨想也不想道:“什么开发市场?我当然是回去种田了!要不然我去找杜娇‘取经’做什么?她不是学的动物医学吗?”

    周杨进入的学生会是校学生会,故而不同学院的学生都有。

    不过正如胡友华心里想的那样,周杨找杜娇“取经”完全是个借口——原身是为了找话题撩妹,而周杨则是为了掩饰自己突然多出来的许多关于种田的知识。

    虽然周杨对于真实的自己除了名字和长相外没有了清晰的记忆,但是却意识到自己似乎懂得挺多的。

    而且这些“懂”都是触发式的记忆,得等到需要的时候,才能能自然而然地浮现。

    像是这些关于种田的知识,就是在他在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