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秦]秦狮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37章 银鞍照白马(第2/2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但脑子也不笨,很快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随行的副将是之前跟着王翦征战的副将蒙恬。”

    “那个三年前赵国还没打,就先带着雁北之地叛国投敌,借道秦国让他们直取邯郸,后来又在追人时放走了赵嘉的那个雁北君?”熊负刍皱起眉头十分不解,“这样没骨气的墙头草,秦国竟然真的用他了?”

    这种轻易就能被收买,还没打仗就先投诚的家伙,哪个君王敢用?没瞧见这位雁北君投敌还放走了赵国正统王室之后,就销声匿迹了三年,连灭魏这样能建功立业的大事情都没有让对方插手么。

    “恐怕是秦国的障眼法。”项燕与熊负刍有着相同的想法,“真正在幕后出谋划策,主战奇袭的,恐怕是蒙恬,蒙家三代为秦将,王翦之前已经连灭韩赵魏三国,无论是风头还是名望都盛极一时,秦王不会让他继续下去了。”

    所以换将变成了必须做的事情,而最好的人选便是同为秦国老臣,当初在王翦身边为副将,并不那么显眼的蒙家。

    至于雁北君,恐怕是秦王放出来蛊惑人心的靶子——你瞧当年投敌的人如此光耀,敌人啊,可有心动也想要一并投诚?

    想到秦王这波阴险的操作,熊负刍黑了脸;“决不能让他们继续这么嚣张下去了,秦国如今是虎狼之貌,也该是时候打压一下他们校长的气焰了!”视线落在了项燕身上,“项将军,你看,派何人出战委托?”

    项燕并没有立刻回答熊负刍的话,他站在原地似乎在沉思什么。

    “项将军?”

    “王上,”项燕抬手行礼,熊负刍是个标准的王室公子,没上过战场也不怎么擅武,“臣下在想那个雁北君,真的是秦王放出来的标靶么?在他投诚秦国之前,也是割据了赵国北部疆土的君侯,能够守住雁北数十年,他应当不是什么酒囊饭饱之徒。”

    雁北和楚国基本是一个极北一个极南,赵国和楚国更是没有直接交壤的地方,这种距离和隔离让楚国从未直接与赵国对立,对赵国武将的了解也就只有赫赫有名的那些人,比如廉颇和李牧。

    “更何况他既然能够带着雁北直接投秦,这三年来我们也未曾听过雁北叛乱的消息,反而听说前翻王翦攻燕时,便是直接从雁北调的兵,可见雁北对他转投秦国之事并非那么难以接受,有如此掌控力的人,真的愿意被当成一个靶子么?”

    像是雁北君这种最近几年莫名兴起,似乎是因为抗击草原外族而被封赏的,楚国不甚了解:“臣下之间,还是派人去雁北调查一番,”虽然现在可能有些迟了,“秦国那边儿也要派人去探——但当务之急,还是丢掉的那一城。”

    站在另一侧的文士哼了一声:“说的都是好听的话,王上的问题将军是没听见么?”

    项燕看了眼对方花白的胡子:“臣下之间,我们对那个雁北君知之甚少,还是稳妥起见,由臣亲自——”

    “将军乃是国之重臣,岂能轻动。”在项燕把话说完之前,楚王先行打断了他,“叫将军的手下去便好了,将军还是坐镇寿春吧。”

    站在高处的楚王不知是私心,还是为了王位稳固:“将军在寿春,孤才能放心。”

    而项燕,他看着很有自己注意的楚王熊负刍脸上不容拒绝的表情,忽然开始怀念几个月前那个坐在王座上手足无措,底下大臣说什么是什么的哀王熊犹。

    这个时候,他忽然就觉得君王那么有主意,也不是什么好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春秋战国早起打仗是要约的,定好时间地点大家都到了再开始那种,所以现代人的什么奇袭战啊,夜袭战啊,都是完全不可以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后来会有人感叹礼乐崩坏的原因吧——本文还是崩坏吧,否则九歌真的没辙了。

    谢谢北星遥的火箭炮(*  ̄3 ̄ *)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