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舞动古代娱乐圈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6章 明敬公子与杜少将军(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96章:明敬公子与杜少将军

    作者:天际驱驰

    就在安然想着自己小觑了锦奾郡主的时候, 东方明敬笑道:“安公子的舞蹈真的令我大开眼界,跟坊间那些媚俗的舞蹈相比,安公子的歌舞曲调悠扬、词境幽远, 意境深邃, 舞境蕴藉, 虽然有些失之哀伤, 我却喜欢。郡主殿下对安公子此舞,评价得不错, 我深以为然。”

    不能不说,古代的文人更注重对内心内涵的挖掘和索求,他们更能静下心来,去体会舞蹈中所蕴含所表现的意义。

    像锦奾郡主,像东方明敬, 他们对舞蹈的欣赏达不到李子实那样的鉴赏高度,但是, 他们看得懂舞蹈,体会得出安然所要表达的意思。

    这,就够了!

    这个时代的人因为娱乐贫乏,大家都注重自己修养, 因此能静下心来观赏自己的歌舞, 也能看得懂自己的歌舞,通过舞蹈,跟自己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种心灵共鸣, 甚至比相爱更令人销魂。

    这个时代, 有这么多人喜欢看自己的歌舞,并且能体会出自己通过舞蹈所要表达的意思, 安然觉得这个时代真好!真好!

    相反的,前一世的人们生活太过丰富多彩,娱乐项目眼花缭乱,致使人心浮燥,所思所想,流于表面和浮夸。人们喜欢看舞蹈,不过是喜欢看明星们简单地扭动身体蹦蹦跳跳,歌为主,舞为辅。

    安然并不排斥以舞伴歌,但是安然觉得很多伴舞,仅是无意义地抖动身体,吸引观众眼球罢了,根本不具备舞蹈的内涵。

    真正的舞蹈演出,又有几个观众能静下心来体会出舞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意思?他们看的,不过是精致的舞衣,飘逸的舞姿,高难的舞技罢了,透过这些,人们又看懂了些什么呢?

    歌词可以明明白白把想要表达的意思告诉观众,而舞蹈必须要观众用心去体会舞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然而,现代社会里有几个人静得下心来去体会?

    歌与舞,一个表达直接,一个表达间接,大约就形成了穿越前那样,舞蹈沦为歌曲的辅助表演手段的格局吧。

    安然朝东方明敬露出个灿烂澄澈的笑容,忍着想要给东方明敬一个大大拥抱的冲动,笑道:“谢谢东方公子懂我。”

    安然一瞬间就把东方明敬许为朋友,在安然的行为规则里,他不会对朋友虚于应付客套,心头想什么,便说什么。

    东方明敬恰好也喜欢安然的坦诚待人,便从小河渠里捞起两盏花觞,一看,一盏是莲花觞,一盏是梅花觞,便把梅花觞递向安然:“浮一大白,如何?”

    安然心头高兴,正有此意,正要伸手去接,旁边的杜宁启忽然走了过来,把安然伸去接酒的手往下一按,朝东方明敬笑道:“怎么?你看了安公子的舞蹈,是不是心有所感,手痒了吧?”

    不等东方明敬回答,他又高声叫道:“哎呀,明敬公子面前久不停觞,怎么这会儿一停就是两只花觞!快快快,喝了酒,作画去……不行不行,书和画一样都不能少!”

    安然愕然地看着杜宁启,忽然又明白了:东方明敬跟杜宁启原本就相识,只怕私底下还是很有交情的朋友,不然他们不会避开众人,在曲水下-流这个角落里坐在一起。倒是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一杠子-插-在两人中间。

    竹林下,众少年听见杜宁启的叫嚷,便纷纷也跟着叫嚷着,说要看明敬公子现场作书画。

    安然这才惊觉,他曾听说的洛城明敬公子书画双绝,以为姓明名敬,原来人家是叫东方明敬,在洛城士绅层阶大名鼎鼎的书画公子,就坐在自己身边……

    东方明敬不理那些人的叫嚷,径自把两只花觞里的酒杯端起来,一杯递给安然,把自己手里的那杯一举,意示相邀,然后一饮而尽。

    他见安然也举杯一饮而尽,才笑着朝杜宁启说道:“我手痒?怎么我不知道,你倒知道了?”说着,他又回身在小河渠里捞出一盏菊花觞,直接掷向杜宁启,叫道:“今儿大家真有眼福,杜少将军停觞舞枪!”

    不是吧,这两人相互陷害对方,古代版最佳损友啊。

    安然看见杜宁启眼里似乎闪过一丝寒芒,在安然以为菊花觞要掉到地上时,杜宁启伸手一抄,就把菊花觞连酒杯稳稳接住,然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再然后咬着牙,寒着脸从牙缝里吐出几个字:“算你狠!”

    随后一转身,他的脸色又变得温暖和熙起来,含笑朝锦奾郡主方向走去,但并没有走得太近,只远远抱拳,向锦奾郡主一揖道:“郡主殿下芳辰吉日,在下哪敢携凶器入场。这样吧,在下便演练一套剑法,为郡主殿下贺寿。”

    竹林中众少年轰然叫好,对此两人的赞溢之辞滚滚而出,乱糟糟的,一时间,气氛很是热烈。

    安然只听过明敬公子的名头,能够在洛城号称书画双绝,大约这两方面确然有过人之处,当得起这些少年们的叫好赞誉。

    只不知那杜宁启如何能跟明敬公子一样,受到这些勋贵豪门二世祖们的追捧盛赞?

    东方明敬和杜宁启在众少年的吹捧下,走下小山坡,东方明敬走进水阁作书画,杜宁启登上棚子演练剑法。

    趁他们各自准备的当口,有其他的少年向他旁边的少年解释,说杜少将军最精擅的是枪法,一杆镕金枪,有万夫不当之勇,十四岁随其父从五品游骑将军杜沐宇出战西番人,勇猛过人,一战成名。

    不过他并未从军入伍,军士们佩敬其勇猛,称之为杜少将军。后其父战死,他扶灵回京,这会儿刚才出服。

    说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