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女谋士的奋斗日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7章 交付太学(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风贯满袍, 日色艳丽。

    郭瑾下意识揉了揉眼皮。荀彧与崔琰正难舍难分,她迎着光影瞧去,崔琰不愧为曹操力推的美男子, 其相貌俊美,虬髯若仙,极为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标准。

    据说此人曾师从经学大家郑玄, 想必定是知交甚广,郭瑾灵光一闪,不由试探开口:“瑾斗胆求问, 不知崔兄可有相识的太学博士?”

    太学博士?

    崔琰拧眉浅思,忽而忆起自己的师门旧交, 不由颔首回道:“确有一二相识”。

    郭瑾连忙拱手长揖, 神色分外诚挚:“崔兄若得空, 可否为郭某稍作引荐?”

    话罢,见对方似有疑惑, 忙添上一句:“瑾欲以薄礼相赠,并无他求。”

    崔琰眉宇微紧, 薄礼相赠?

    对面的少年说出这番话时,虽端地清清明明、霁月光风,可崔琰心中首先想到的却是, 这位少年应是想太学求师?否则又有何事,要对博士施以薄礼?

    可他自诩清流之士,平日里最是看不惯这种背后宵小的勾当, 这位小少年当着自己的面如此直言不讳,倒是触了他为数不多的逆鳞之一。

    崔琰不由冷了神色,但鉴于荀彧在此,这位小郎君又是好友近交, 荀彧此时仍是一副波澜未惊的表情,自己若直接拂袖而去,那就真的毫无气度了。

    思及此处,崔琰平淡开口,语调比之初时自是冷淡几分,“琰不过一介布衣,与那博士更是泛泛之交,琰只得尽力而为,小郎君莫要见怪。”

    生怕烦扰大佬们的郭瑾,连忙垂首称是。

    瞧着少年诺诺从从之态,崔琰更是笃定心中所想。难为那汝南许劭为这少年评出一“善”字,不曾想,竟是这般阿时趋俗之辈,不堪深交。

    如此想着,初见荀彧时的欢喜彻底淡了,崔琰寻了托词,匆匆拢袖作别。

    荀彧与崔琰虽算不得莫逆之交,但相识多年,好友的性情总是钻研了通透。瞧着对方飘然远去的身影,荀彧俯身凑近那位若有所思的白衣少年,低声劝慰:“季珪许是对瑾弟有所误解?”

    郭瑾闻声,不明所以地抬首与他对视。对面的青年本就文雅持重、惊才风逸,如今眸中盈着泠泠笑意,更是叫人轻易移不开视线。

    被美色蛊惑的郭瑾,大脑成功宕机片刻。

    荀彧自然抬袖,细心揩去她额角的泥点,郭瑾未及反应,忽闪的眸子就这般直直凝着荀彧。

    不自觉便望进少年的眸光水色中,荀彧掩袖干咳,并不继续方才的话题,只握住少年的宽袖,回身向药铺赶去。

    ·

    造纸工程结束时,已是季冬朔月。郭瑾细细盘算了一下,此时距离最初开工之际,恰满八月。

    崔琰自上次一别,便再未登门相聚,回想起荀彧的好言提醒,郭瑾心知对方应是误解了自己的语义,可事已至此,崔琰定是指望不上了。

    郭瑾戚戚然倚于廊下,寒风拂面,不由浑身一个激灵,忙拢紧身上的外袍,转身便欲快步回屋。

    视线扫过不远处的八角长亭,此刻亭中正有一人抄手而立,儒服单薄、面色无光,不知是否被这阴风糊了脑袋。

    体贴解下自己的披风,郭瑾狗腿地凑上前去,斟酌道:“荀兄可是在晨练冥思?”

    荀攸闻声来瞧,对面的少年眉眼温敦,荼衣烈烈,明明自己瘦削似柳,仿佛迎风便倒,却又一腔热血地迎上前来,将唯有的外袍借予自己。

    倒是……真挚的可爱?

    如此想着,荀攸险些轻笑出声,思及平日里艰难立起的人设,又生生将这笑意压下,一时如鲠在喉,分外难熬。

    郭瑾自然不知荀攸到底在想些什么,从她的角度,只能看到青年难得有些杂乱的短须。见她离得近了,青年淡淡垂眸,接过她递上的外衣,声音是惯有的深沉。

    “攸先谢过小郎君了”。

    郭瑾慨然摆手,示意荀攸莫要如此客气,见对方披衣果断欲走,忙紧随两步唤道:“荀兄且慢!”

    荀攸疑惑转身,平日里这位郭家小郎虽与叔父交情匪浅,可自己与他并无过多交流,对方今日如此反常地与自己生嗑硬唠,倒是让荀攸诧异非常。

    郭瑾顾不得那些许害羞,抓准机会便拱手拜请道:“不知荀兄可有相识的太学博士?”

    荀攸眉目微挑,太学?

    莫非此人是有求学之意?虽不清楚郭瑾的问话是何目的,可荀攸对于自家叔父的识人眼光从未怀疑,因此只应声回道:“攸不才,只与博士祭酒周伯笃相识。”

    郭瑾默默垂泪,博士祭酒啊天!

    据说在秦朝与西汉时期,这个职位还被称作博士仆射,位居博士之首,东汉时才改为博士祭酒,隶属太常,秩比六百石!

    感激不尽地执起荀攸的双手,郭瑾诚恳提议道:“荀兄可愿携我同去拜会伯笃先生?”

    荀攸显然很少遇到这种情绪喷涌的阵仗,被郭瑾攥住双手后,仍似有些不适,可到底同在屋檐下,荀攸仍是心软应道:“既如此,便依君所言。”

    郭瑾只差欢呼出声。

    抓紧时机同荀攸商量好拜访的时间和流程,又缠着对方打听几句,这才依依不舍地回屋小憩。

    原来这位博士祭酒名唤周俍,字伯笃,原为陈郡人士,博学多才,声望极高。

    想着要把自己的新纸推销给这样一位大佬,郭瑾深觉压力山大,刚刚回屋坐下,复又起身收拾起来。她先是将亲手所制的宣纸分门别类地规放于铜锁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