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谢家金堂(嫡幼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八十八章 谢家金堂(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舅老爷, 小心门槛。”

    金堂迷迷糊糊的,被这么一提醒,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回到了王府, 此时正在正院。

    他迈出去的脚不够高, 一下子绊在门槛上, 得亏他已经回神, 反应迅速的跳了进去, 才免于摔个大马趴。

    他自己不觉得有什么, 倒是把身边伺候的人都吓了一跳, 连屋子里安坐的谢斓都被惊得站起身, 往这边走了几步。

    “没事吧, ”谢斓拉着金堂上下看了一通, 才道,“走路不好生看路, 心里想什么呢。”

    金堂左右看看,让屋里的人都退出去, 才把谢洛说的那句话告诉了谢斓。

    “看来他的伤已经没什么大碍了, ”谢斓头一句话,就是这个。

    金堂有些惊讶,道:“姐姐怎么知道?”

    谢斓没正面回答金堂的话,只问:“听见他那样说话,可是惊着了?”

    金堂点了点头:“到这会儿我还没回神呢。”

    “大哥打小就是那么个性子,瞧着沉稳,却常常有惊人之语,听着却叫人解气,”谢斓一时有些怅惘, 却又很快笑起来,“后来他被爹说过几回,才渐渐收敛。等到大嫂进门,瑞哥儿出世,他越发绷的紧了,我们也难再听他几回。”

    “我倒是从没听说过这些,”金堂摸了摸头道,“我记忆里的大哥,永远都是那副处变不惊、八风不动的模样。”

    “毕竟是咱们谢家的长子,”谢斓道,“早先没出门子时,我还常常打趣大哥,后头我瞧见他,倒比爹还威严些。”

    谢斓见金堂好奇,也没再多说:“他日后再有这样的话,你也不必放在心上。”

    金堂应了一声才道:“姐夫什么时候回来?”

    “想是快了,”谢斓正说着,就听见外头回话说是李恪回府了。还没等她与金堂起身迎出去,人就已经进来了。

    “在说什么呢,”李恪见屋里没人伺候,便想着该是姐弟俩正在说话。

    “金堂正问你什么时候回来,”谢斓说着,又道,“金堂今儿去了谢宅,说是老大伤已经好多了,只是额头上瞧着不好看。”

    李恪点了点头,才看向金堂。

    金堂垂下眼睑道:“我在门口遇见二哥怒气冲冲的出来,初时和我说话那会儿,脸上的怒火都没消了。”

    “等去书房见了大哥,我看见他在画一幅画,墨都是新的,画的也简单,”金堂顿了顿道,“不过画的是黑云压城、惊涛拍岸的边城景象。”

    李恪听见这话,眸光一闪,笑道:“我知道了。”

    只这么一句,金堂便安了心,将这事儿放下,专心和谢斓说话。

    上回金堂去谢宅时,正赶上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谢斓也没来得及问,这回家中太平,谢斓便让金堂和她说说谢家的变化。

    “若说是变了,还是我小时候那棵石榴树变得厉害,”金堂笑道,“大嫂念旧,没叫移到别处,反而让人殷勤对待,如今长高了好些,花儿也开得不少,听说年年都是要结果子的。”

    见金堂一边比划着,一边吞了吞口水,谢斓就知道他是馋了:“等过几日,咱们自己摘去,保准叫你摘个够。”

    “那敢情好,”金堂道,“我有个庄子上,石榴桃子都熟透了,不知姐姐姐夫何时得空?”

    “这个休沐是不成的,”李恪摇头道,“我与吕大人说好了,要带你去他那里的,等过些日子吧。”

    金堂虽早得了准话,如今再听见,也还是高兴,默默的算着,如今离着休沐到底还有几天。

    谢斓见状,便只推说到下次,不过下次是什么时候,却说不准,金堂被吕大人收做弟子,休沐日莫非还有得闲的时候吗。

    谢斓是半分没想过吕大人不收金堂的可能性的。

    门口有人请安的声音传来,是李铮夫妻与李钺进院子了。

    白日里玉书两个发了狠心,领着人把知了粘了个干净,是以金堂用过晚饭,回到有涯斋,便觉得耳朵清净许多。

    知了不再此起彼伏的吵着,他也能睡个好觉。

    离着休沐也没几日工夫,金堂便也不肯再往外去,只日日在家用功读书,直到粗略的将书本过了一遍,他才松口气。

    这时候,已经是休沐日的头一天晚上了。金堂便赶紧叫人收拾了自己新近的功课,如大字、文章,并上几样给吕大人一家的礼物,方才安心休息。

    次日早晨,天还没亮,吕家内院的绣楼就点了灯。

    “姑娘皮肤白皙,这件石榴裙最衬您了。”

    “不成不成,”吕婵摇头道,“前些日子我不是叫你们给我新做一件鸭蛋青的?我要穿那个。夏天热得很,穿些清爽怡人的才好。”

    丫鬟听罢,道:“今儿也不出门做客,姑娘怎么想起要穿新衣裳?”

    “只是想穿这件罢了,”吕婵耳垂微微发红,眼睛里像是含了秋水,“再把我的妆匣子拿出来。”

    丫鬟应了一声,先将她请到妆台前,才去将吕婵说的衣裳取了出来,搁在一旁备用。

    “姑娘今儿要梳什么头?”

    “就倭堕髻吧,”吕婵伸手将匣子几层都打开,挑了一根玉兰簪出来,又选了些米珠团成的小花。

    梳头的丫鬟瞧见,心里便有数了,道:“不如再配一根与衣裳同色的缎带。”

    等吕婵应了,丫鬟才敢上来动手。

    梳头这事儿,最需要耐心,虽然吕婵的发式不算复杂,可要把吕婵挑出来的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