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综红楼之重生之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21章 薛宝钗(十五)(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哦, 是这样吗?”萧大夫人终于转头,正眼看了马氏。

    见王德居然如此不识时务,马氏心头恼怒。但面对萧大夫人的质问,她却是有恃无恐:“是又如何?我的夫君乃是萧家长房嫡长子, 我就是萧家的嫡长媳, 未来的宗妇。怎么, 我连查一查自家生意的账册都不行吗?”

    萧大夫人轻笑道:“你若是从前没听懂, 我也可以跟你再说一遍。你是萧家的嫡长媳不错,却不是未来的宗妇。早在成婚读书科举的时候,他这一房, 就没有继承权了。”

    这下, 马氏的脸色是真的变了, 语含威胁地说:“太太这话, 我必是要告知家中父母的。”

    萧大夫人忍不住嗤笑了一声, 道:“那我就等着亲家的书信了。”说完, 起身就带着何妈妈走了。

    ——你还真以为你们治国公府是宁国公府和荣国府府, 祖籍都在金陵吗?

    宁荣二府之所以逐渐败落的时候, 还能在江南做护官符,一是两家军中的人脉还没有散尽, 二就是两家都是从金陵起家的, 在江南算是地头蛇。

    治国公马家祖上乃是山西人士, 在江南可没有什么根基。若是在鼎盛时期也就罢了, 如今么……他们怕是比萧家还想息事宁人。

    若不然, 被马家的对头, 或是忠宁王的政敌知晓,马家的出嫁女自恃身份,欺辱婆家, 怕是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见萧大夫人就这么走了,马氏忍不住一懵,继而就有些惶恐起来。

    因为她突然发现:治国公府的名头,好像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有用。

    她不死心地写信寄回了京城,把萧家不把公府放在眼里的事添油加酱地说了一遍。

    说来真是不巧,治国公府的伯夫人收到信的时候,朝中正有人得了圣人的示意,弹劾忠宁王。

    伯夫人的亲女儿是忠宁王妃,虽然忠宁王夫妇感情不和的事几乎是上层圈子里公开的秘密,但这个世道,从来讲究夫妻一体。若是忠宁王不好了,她的女儿又能好到哪里去?

    正在她焦头烂额的时候,庶女却拿这些琐事来烦她,更令她厌恶不已。

    而且,伯夫人是什么人?在京城的贵妇圈子里游刃有余那么多年,一看信上的内容,就把事实还原了个七七八八。

    “真是个眼皮子浅的蠢货!”伯夫人怒道,“就跟她那个狐媚子姨娘一样,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他们家为什么要把庶女嫁给富商出身的萧承运?还不是看中了萧家的财力,想要搭个顺风车,多置办些产业,贴补一下家用?

    他们这些开过勋贵们,除了极个别的,权势早不如从前了,那些灰色收入自然也就缩水了大半。

    这些年,伯夫人作为当家主母,为了维护公府的体面,操了多少心?结果倒好,她的亲女儿如履薄冰的,一介庶女倒是仗着公府的名头,在婆家作威作福了。

    更可气的是,人家萧家还不买账!

    “太太,消消气。”伯夫人的儿媳妇吴氏连忙给婆婆端了杯茶,“她一个庶出的,能有多少见识?太太只管休书一封,申饬一番便是了。”

    其实,吴氏也纳闷呢。

    这个庶出的小姑子做姑娘时挺低调沉默的一个人呀,怎么出嫁还没两年,就变了这么多?

    伯夫人叹道:“要真这么简单就好了!”

    他们马家再怎么着,也顶着个公府的名头,若是连给嫁到商户之家的女儿撑腰都做不到,外人该怎么看他们家?

    说他们色厉内荏也罢,死要面子也罢,他们家到了这步田地,唯一能挣的,可不就只剩下面子了吗?

    被婆婆稍一提点,吴氏也露出了愁容,忍不住埋怨庶出的小姑子多事。

    可该解决的问题,还是要解决。

    “诶,对了。”吴氏眼睛一亮,“太太,荣国府贾家的祖籍,好像是在金陵吧?”

    伯夫人一怔,亦是面露喜色:“不错,的确是金陵。”

    他们马家与贾家,在四王八公里也算关系不错的,那贾家的老太太又最是要面子、好排场的,她只要带上礼物,好好奉承一番,请贾家帮忙震慑一下萧家,应该还是可以的。

    ******

    且不谈马家如何出手,萧家又该如何应对。只说薛王氏得了好消息之后,便欢欢喜喜地回了家,准备和女儿好好说道说道。

    只是,待进了二门,她才有些尴尬地发现,这话题她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本来嘛,这件事都是她太过紧张给闹出来的,她一个做长辈的,总不能拉下脸来和小辈道歉吧?

    但若是不说开了,她又怕女儿继续赌气。

    ——女儿这会儿是因着赌气才整日念佛,谁知道会不会念着念着,就真的迷上了佛法呢?

    但对薛王氏来说,解决不了的问题,完全可以去找丈夫,把这项烦恼转嫁到丈夫身上。

    于是,她收回了要去宝钗院子的脚步,转身便去了丈夫的书房,把萧大夫人的话转述给了他。

    然后,她便抱怨道:“当初都是你出的好主意,说什么把佛像、佛经都给弄走。这些可好了,弄巧成拙了吧?”

    看着眼神闪烁,脸上带着点儿心虚却又强撑着的妻子,薛端在心里笑叹了一声,果断把这锅给接住了背好。

    “也是我当初太过武断了。”

    ——这种接锅的事情,他从成婚后就开始了,到如今,已经是行云流水,娴熟无比了。

    自己宠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